梧桐雨寫的是誰的故事

來源:趣味百科館 3.04W

唐明皇和楊貴妃。《梧桐雨》通過描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揭示出唐王朝盛極而衰的歷史教訓,其中也滲透了劇作家白樸在金元更易之間的亂離身世之感和山川滿目之恨。

在劇中,白樸雖然也花費筆墨描寫楊貴妃與唐明皇纏綿悱側的愛情,但更多則是借這出悲劇揭示人生變幻無常的深意。

梧桐雨寫的是誰的故事

《梧桐雨》講的是唐明皇寵幸楊貴妃,醉生夢死,不理朝政。在長生殿乞巧盟誓,又在沉香亭觀賞《霓裳羽衣舞》。忽報安祿山叛亂,明皇、楊妃倉皇出逃。至馬嵬驛,軍士譁變,逼明皇賜楊妃縊死。

亂後,明皇退爲太上皇,日日哭祭楊妃畫像。一夕夢與楊妃團聚,被夜雨驚醒。雨打梧桐,更添明皇鬱悶。

《梧桐雨》是元代劇作家白樸的名作,該劇被譽爲元雜劇四大悲劇之一,其巧妙的情節設計,讓戲劇衝突跌宕起伏;美妙的文辭,也使之具有很強的抒情性和韻味,成爲元代歷史劇的佼佼者。《梧桐雨》寫的是一出愛情悲劇,然而又不僅僅只是一出愛情悲劇,在白樸筆下李、楊二人既是這一悲劇的受害者,同時又是這一悲劇的製造者。這正是該劇不同於一般愛情戲的地方,李,楊愛情的悲劇性結局是由二人所處的地位所決定的。

作爲一個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唐明皇可以爲所欲爲,赦免安祿山已透露出他的顢頇昏憒,而與楊貴妃整日沉溺於歌舞之中,置社稷黎民於不顧,縱情聲色,更爲這一愛情悲劇埋下導火線,叛亂的發生也就在所難免了。劇本就是這樣把李、楊之間的愛情置於廣闊的政治歷史背景之下來表現的。叛亂之前,二人墜入異乎尋常的溫柔之鄉,卿卿我我,山盟海誓,真乃帝王家所罕有。

然而兵變一至,生死關口,七夕蜜誓立即煙消雲散,楊貴妃首先爲這一愛情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即便是苟且保全了性命的唐明皇同樣也要爲此付出代價,那便是平叛後失去了帝位的他,不得不獨自品嚐咀嚼難以忍耐的孤寂與悔恨。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更大的代價,因爲它無法逃避。無可解脫而又無時無處不在。

這種對心靈的折磨其實已不僅限於對愛妃之死的追悔,往昔的愛情只不過是他過去美好的帝王生活的一部分,作爲一種象徵,楊貴妃與他的地位。尊嚴等密切相關。因此,對楊貴妃的追悼同時也就意味着對已逝去的那曾屬於自己的一切的懷戀,愛情與政治便這樣拴到了一塊。

白樸(1226—約1310後)元隩州(今山西河曲舊縣)人,原名桓,字仁甫、太素,號蘭谷先生。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一帶),南京汴梁(今河南開封)人,流寓河北真定(今正定)。至元十七年(1280),遷居建康(今江蘇南京)。著雜劇十六種,現存《梧桐雨》《牆頭馬上》兩種;另有《天籟集》,收詞作二百餘首,後附散曲四十多首。

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元曲四大家。元代著名戲曲作家。與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稱爲“元曲四大家。

”白樸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親白華爲金貞祐三年(1215年)進士,官至樞密院判,仲父白賁爲金章宗泰和間進士,曾做過縣令,叔父早卒,卻有詩名。白家與元好問父子爲世交,過從甚密。兩家子弟,常以詩文相往來,交往甚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