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是幾年級學的

來源:趣味百科館 1.15W

三年級。《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創作的七言長篇歌行。

此詩沿用陳隋樂府舊題,運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以月爲主體,以江爲場景,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抒寫了遊子思婦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現了一種迥絕的宇宙意識,創造了一個深沉、寥廓、寧靜的境界。

春江花月夜是幾年級學的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月光照耀着春江,隨着波浪閃耀千萬裏,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繞着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麼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詩的開頭爲讀者勾勒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的生命。

江水彎彎曲曲地繞過花草離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撒在花樹上,就像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一樣。月光盪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灰色。因而“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詩人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得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優美恬靜。

這八句詩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詩人在最後句中用落花、流水、殘月來烘托遊子跋涉他鄉,連做夢也在念叨歸家。“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詩人的孤寂;“無限路”無限加深了他的思鄉之情。他在想:在這美好的春江花月夜,不知道有幾人能乘月回到自己的故鄉。

這種無着落的離情伴着殘月之光灑滿了江邊的樹林,也灑在了讀者的心上。情韻嫋嫋,搖曳身姿,令人陶醉。本詩中間夾敘閨情別緒,增加了哀怨纏綿的感情,突破了哲理詩的枯燥。詩人又善於反覆變化,造成了詭譎恢奇的波瀾,增加了詩的感染性,而成爲千古名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