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的詩意

來源:趣味百科館 9.28K

《峨眉山月歌》的詩意:

峨眉山月歌的詩意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遊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係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明(秋月揚明輝”)。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根據生活經驗,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纔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青年,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捨。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明月畢竟不是故人,於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原文: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註釋: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縣西南。

(2)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3)影:月光的倒影。

(4)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東北。源出四川蘆山,流經樂山匯入岷江。

(5)夜:今夜。

(6)發:出發。

(7)清溪:指清溪驛,屬四川犍爲,在峨眉山附近。

(8)三峽:指長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今在四川、湖北兩省的交界處。一說指四川樂山的犁頭、背峨、平羌三峽,清溪在黎頭峽的上游。

(9)君:指峨眉山月。一說指作者的友人。

(10)下:順流而下。

(11)渝州:治所在巴縣,今重慶一帶。

譯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着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明亮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捨去向渝州。

《峨眉山月歌》的全詩句的意思是什麼?

意思是: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着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捨去向渝州。

峨眉山月歌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擴展資料:

賞析

古人論此詩,最稱道它對地名的妙用。明人王世懋說:"談藝者有謂七言律一句不可兩入故事,一篇中不可重犯故事。此病犯者故少,能拈出亦見精嚴。然我以爲皆非妙悟也。作詩到神情傳處,隨分自佳,下得不覺痕跡,縱使一句兩入,兩句重犯,亦自無傷。

如太白《峨眉山月歌》,四句入地名者五,然古今目爲絕唱,殊不厭重。"(《藝圃擷金》)王世貞稱此詩是太白佳境,並說:"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使後人爲之,不勝痕跡矣,益見此老爐錘之妙。"(《藝苑卮言》)。

這裏需要補充的是,作者不僅擅用地名,不露痕跡,更值得注意的是其對於絕句詩藝的嫺熟,尤其是第三句,承轉很見工夫。作者是從平羌江順流而來,所以第三句的"夜發清溪"是實接,如果再是實轉,由清溪直下渝州,則成了水上碼頭名稱的羅列,便可能詩味索然,而"向三峽"卻是在虛實之間,作爲地名,"三峽"屬實,但此時詩人尚未抵達。

它又是在想像之中。由於第三句承轉得妙,第四句便成了順水之舟,並把一系列普通地名賦予濃郁的詩情畫意。變成了詩中的佳境。全篇說來亦巧亦壯,不愧爲古今絕唱。

峨眉山月歌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峨眉山升起半月的秋月,月影映入青衣江隨着江水流。

夜晚我乘的船從清溪出發駛向山峽,思念你卻不能看見我乘的船駛下渝州。

賞析題目叫“峨眉山月歌”,也就是多峨眉山月而歌唱。描寫峨眉山月所構成的美景,表現的是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全詩的意境正如峨眉山月與影入平羌江一樣,明朗清美,不顯雕琢痕跡,也就是“自然天成”;並且藉助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山峽,展現了船行萬里的峽江行舟情景,而處處都貫穿着“峨眉山月”這一美好的意象,象徵着詩人對故鄉的永遠思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