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改進了簡儀和 主持修訂了什麼

來源:趣味百科館 1.34W

郭守敬改進了簡儀和圭表,主持全國範圍的天文測量,他主持修訂了《授時歷》。主持全國範圍的天文測量,年週期與現行公曆相同,但早於現行公曆300您問世。《授時歷》,爲公元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實施的歷法名,因元世祖忽必烈封賜而得名,原著及史書均稱其爲《授時歷經》。

郭守敬改進了簡儀和 主持修訂了什麼

《授時歷》,每月爲29.530593日,以無中氣之月爲閏月。它正式廢除了古代的上元積年,而截取近世任意一年爲曆元,打破了古代制歷的習慣,是我國曆法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革。明初頒行的《大統歷》基本上就是《授時歷》,如把這兩版曆法看成一版,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施行最久的一版曆法,達三百六十四年。

公元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元軍佔有了南宋都城臨安。就在這一年,元世祖忽必烈遷都大都,並且採納已死大臣劉秉忠的建議,決定修訂曆法,頒行元朝自己的歷法。於是,元朝廷下令在新的京城裏組織歷局,調動了全國各地的天文學者,修訂曆法。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臺縣(今河北省邢臺市信都區)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早年師從劉秉忠、張文謙,官至太史令、昭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事,世稱“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歲。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種天文曆法著作。




郭守敬改進了簡儀和圭表他主持修訂了什麼?

綜述:郭守敬改進了簡儀和圭表,主持全國範圍的天文測量,他主持修訂了《授時歷》。

《授時歷》,爲公元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實施的歷法名,因元世祖忽必烈封賜而得名,原著及史書均稱其爲《授時歷經》。其法以365.2425日爲一歲,距近代觀測值365.2422僅差25.92秒,精度與公曆(指1582年《格里高利曆》)相當,但比西方早採用了300多年。

公元1276年(元十三年)元世祖命許衡“領太史院事”,全面負責這一工作,並以郭守敬、王恂爲副,共同研訂。

歷史意義:

這部曆法,反映了當時我國天文曆法的新水平。它有不少革新創造,例如,定一回歸年爲365.2425日,比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實際時間,僅差25.92秒,和現代世界通用的公曆完全相同。

郭守敬主持修訂了什麼歷

郭守敬主持修訂了《授時歷》,成爲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曆法。郭守敬改進了簡儀和圭表,主持全國範圍的天文測量。

郭守敬主要成就

制訂《授時歷》,造天文測量儀器;西夏、大都治水、開鑿通惠河、制定新曆

數學: 郭守敬參與制定的《授時歷》除了在天文數據上的進步之外,在計算方法方面也有重大的創造和革新。

光學: 郭守敬在創造的景符、仰儀等天文儀器中反覆運用了針孔成象原理,這在中國光學史上也是比較突出的成就,體現了中國古代較高的光學知識應用能力。

水利學: 西夏治水、大都治水

天文學: 編制《授時歷》

地理學: 郭守敬曾提出,以海平面作爲基準,比較大都(今北京)和汴梁(今河南開封)兩地地形高下之差,這是地理學上的一個重要概念“海拔”的創始。

改制發明: 天文儀器製造;郭守敬在簡儀上設計的赤道經緯儀是世界上最早的赤道裝置,歐洲直到公元1598年才由丹麥天文學家第谷發明類似的裝置;郭守敬在簡儀中使用了滾柱軸承,以使簡儀南端的動赤道環可以靈活地在定赤道環之上運轉。西方的類似裝置是在二百年後才由意大利科學家達·芬奇發明的。

郭守敬與授時歷

1280年春,一部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歷法——《授時歷》宣告完成,它整整花了郭守敬 4年多的時間。1281 年,元世祖便命全國一律實行《授時歷》。《授時歷》以 365.2425天爲一回歸年的天數,這和地球繞太陽一週所經歷的實際時間只差 26 秒,比現行公曆早了整整 300 年,它廢除了傳統的 “上元積年” 的計算方法,採取實事求是的簡易辦法,以 1280 年冬至爲推算各項天文數據的起點,這在我國曆法上是一大進步。

由於它所取朔望月、 交點月和長度都很準確,加上它又掌握了較準確的日月運動軌道,採用了縝密的方法,因此它對日、 月食的預測十分準確。《授時歷》頒佈以後,深受人們的歡迎,它還漂洋過海,受到朝鮮、 日本等國的歡迎。

《授時歷》制定以後,他又開始著書說,他先後編撰了《推步》七卷,《立成》二卷,《歷議擬稿》三卷,《轉神選擇》三卷,《上中下三歷注式》12 卷。1286 年,他升任太守令,把這些著作獻給了元世祖。元世祖未過目就令收藏在翰林國史院。

郭守敬改進了簡儀和圭表主持全國範圍的天文檢測主持修訂了什麼

答案是:授時歷。主持修訂了授時歷

題目:

郭守敬改進了簡儀和圭表,主持全國範圍的天文測量,他主持修訂了?

答案:B.授時歷

A.重修大明曆

B.授時歷

C.天文鐘

D.紫金歷

郭守敬主持修訂了什麼書

郭守敬主持修訂的書是《授時歷》。1276年郭守敬修訂新曆法,經4年時間制訂出《授時歷》,通行360多年。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曆法。

郭守敬生平簡介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中國公元十三世紀天文學家,創制和改進了簡儀、圭表、候極儀、渾天象、仰儀、立運儀、景符、窺幾等十幾件天文儀器儀表;在中國各地設立二十七個觀測站,進行了大規模的“四海測量”,天文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歷議擬稿》、《儀象法式》、《上中下三歷注式》和《修歷源流》等十四種,共105卷。1981年,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形山命名爲“郭守敬環形山”,將小行星2012命名爲“郭守敬小行星”。爲紀念郭守敬誕辰750週年,國際天文學會以他的名字爲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

《授時歷》的主要內容

《授時歷》是一部曆法書。郭守敬經過精密推算,在《授時歷》當中明確指出每月爲29.530593日,以無中氣之月爲閏月。它正式廢除了古代的上元積年,而截取近世任意一年爲曆元,打破了古代制歷的習慣,是我國曆法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革。明初頒行的《大統歷》基本上就是《授時歷》,如把這兩版曆法看成一版,可以說是我國曆史上施行最久的一版曆法,達三百六十四年。《授時歷》爲公元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六月至公元1280年(至元十七年)二月間,許衡、王恂、郭守敬、楊恭懿等在東西六千餘里,南北長一萬一千餘里的廣闊地帶,建立了二十七所測驗站點,進行實測完成(即四海測驗)。

《授時歷》的歷史意義

《授時歷》採用的天文數據是相當精確的。如郭守敬等重新測定的黃赤交角爲古度23.9030度,約摺合今度23.3334度,與理論推算值的誤差僅爲1分36秒。法國著名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拉普拉斯在論述黃赤交角逐漸變小的理論時,曾引用郭守敬的測定值,並給予其高度評價。

《授時歷》中的推算還使用了郭守敬創立的新數學方法。如“招差法”是利用累次積差求太陽、月亮運行速度的。又如“割圓法”是用來計算積度的,類似球面三角方法求弧長的算法。

《授時歷》是我國古代最先進的歷法,代表了元代天文學的高度發展。自頒行後,沿用400多年,是我國流行最長的一部曆法,編制完成不久即傳播到日本、朝鮮,並被採用。《授時歷》作爲我國曆史上一部優秀的、先進的、精確的歷法,在世界天文學史上也佔有突出的位置。

郭守敬人物評價

郭守敬是十三世紀末、十四世紀初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他的科學成果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卓越的,郭守敬從事科學研究所體現出來的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方法,更是反射着人類智慧的光芒。

郭守敬的一生主要是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在科學活動中,他精心觀察客觀事物的特點,從中掌據它們的發展規律;他能很好地發現和總結勞動人民的發明創造,從具體實踐中得到運用和提高;他善於從別人的經驗教訓中吸取有用的東西,取長補短,使自已的科學研究事業逐漸趨於完善。但是,他從不滿足前人的現成經驗,敢於大膽探索,富有創新精神。由於他孜孜不倦、刻苦鑽研、勤奮實幹,所以在天文、曆法、水利和數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