駢文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3.14W
駢文是什麼意思

駢文:

指用駢體寫成的文章,是一種文體,又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起源於漢代,盛行於南北朝。古代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爲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

駢文是一種從修辭學角度劃分的文體,它與其它文體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討論駢文與其它文體的關係也是駢文學研究的重要方面。

文體的發展:

魏晉以來產生的一種文體,又稱駢儷文。駢文是與散文相對而言的。其主要特點是以四六句式爲主,講究對仗,因句式兩兩相對,猶如兩馬並駕齊驅,故被稱爲駢體。

在聲韻上,則講究運用平仄,韻律和諧;修辭上注重藻飾和用典。由於駢文注重形式技巧,故內容的表達往住受到束縛,但運用得當,也能增強文章的藝術效果。

而南北朝時期,亦不乏內容深刻的作品,如庾信的《哀江南賦》,他一方面描寫了自己身世之悲,一方面則譴責了樑朝君臣的昏庸,表達對故國懷念之情。唐以後。駢文的形式日趨完善,出現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駢文,所以宋代一般又稱駢文爲四六文。直至清末,駢文仍十分流行。

駢文的分裂:

文筆分裂後,駢文就成爲和散文相對舉的一種文體。駢文盛行於六朝,代表作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運動以後,稍告衰落。在元明兩代成爲絕響。至清初,作者接踵而起,以清末王闓運爲最後一個作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