駢文是有韻之文嗎

來源:趣味百科館 1.42W

駢文是有韻之文嗎的答案是:是

駢文是有韻之文嗎

駢文是有韻之文,駢文也包含於韻文,但是駢文以雙句(儷句、偶句)爲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駢文又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

中國古代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韻文不一定是駢文,韻文是講究格律的,甚至大多數要使用同韻母的字作句子結尾,以求押韻的文體或文章。包括瞭如賦、詩歌、詞曲等。

講究韻律的文學體裁,用韻律格式寫成的文章,韻文是講究格律的,甚至大多數要使用同韻母的字作句子結尾,以求押韻的文體或文章。包括瞭如賦、詩歌、詞曲等。

1、周、春秋:詩經,以四言爲主的詩歌。

2、戰國:楚辭。

3、漢朝:漢賦、古詩、樂府 。

4、六朝:駢文、詩、賦。

5、唐朝:唐詩、樂府、賦。

6、宋朝:宋詩、宋詞、賦 。

7、元朝:元曲、賦。

8、明清:戲曲、詩、詞、曲、賦。

9、近代:新詩、歌詞、賦。

10、現、當代:詩、詞、曲、歌、辭、賦。

又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是中國古代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全篇以雙句爲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因其字句皆成對偶而得名,其以四字六字與四字六字相對爲基本句法者,別稱四六文。並講究聲律的調諧、用字的綺麗、辭彙的對偶和用典。

春秋晚期,對應南方五七雜言《楚辭》的誕生,中原北方出現了另外一種韻文。它交叉使用《詩經》的四言和先秦散文的散句,比《詩經》格式更靈活,比《楚辭》又相對規整。這種新文體採用的表現手法,是“賦比興”中“賦”這種手法。也就是“平鋪直敘,鋪陳、排比”,文章多不長,所以稱爲“短賦”。

東漢末年,經學衰落,大賦凋零,從關注時政轉向了個人抒情,轉而在文辭上花功夫。“賦”比詩更早地滑入華靡而空洞的泥沼。

魏晉南北朝,賦體和當時的齊梁體詩歌相融合,產生了“駢賦”。形式上更加整飭,尤其講究四六句,並且是對偶聯排的四六句。

“駢”,就是兩匹馬並排的意思。駢文,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爲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