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發明家分別是誰

來源:趣味百科館 1.51W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家分別是張衡、蔡倫、畢昇和杜詩,他們通過實踐經驗和智慧爲世界的文明進步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四大發明家分別是誰

其中張衡爲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被後人譽爲“木聖”。另外,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改進了造紙術,製成了“蔡侯紙”。

此外,畢昇創造發明的膠泥活字、木活字排版,是中國印刷術發展中的一個根本性的改革。而杜詩又稱杜君公,人們稱他爲召父,發明了水力鼓風機鼓風鑄鐵的機械水排。


四大發明是哪四位人

中國四大發明的發明人是:蔡倫、欒大、孫思邈、畢昇。四大發明分別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活字印刷術,其中造紙術的發明者是蔡倫,指南針的發明者據說是軒轅黃帝,火藥是中國古代煉丹家在煉丹過程中發明的,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是畢昇。

1、造紙術

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同時也是人類文明史上傑出的發明創造之一,但是造紙術的創造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西漢勞動人民創造,因爲《三輔舊事》、《漢書·趙皇后傳》、《後漢書·賈逵傳》都有提及紙。另一說法是蔡倫創造,理由是《說文解字》中提及之前的紙都爲絲質纖維所造。

2、指南針

指南針也叫司南,《古礦錄》記載司南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磁山一帶,其主要的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阿磁針,磁針能夠在天然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同時始終保持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而磁針上的南極指向地理南方向,古代人們便通過這一性能來辨別方向。

3、火藥

火藥也是人類文明重要的發明之一,火藥的發明是我國古代人們長期煉丹、製藥的實踐結果,到目前爲止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根據《範子葉然》的記載,我國在春秋時代就已經在民間應用火藥,並且在唐朝末年,火藥就已被用於軍事。

4、印刷術

印刷術時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它爲知識的廣泛傳播和交流提供了有力的條件。印刷術分爲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其中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並且在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而活字印刷術是由宋仁宗時期的畢昇發明的。

四大發明家分別是誰?

四大發明家分別是張衡、畢昇、蔡倫、杜詩。

1、張衡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陽郡西鄂縣(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人。東漢時期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蜀郡太守張堪的孫子

張衡爲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後人譽爲“木聖”。

2、畢昇

畢昇(972年-1051年),生於淮南路蘄州蘄水縣(今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爲北宋發明家,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

畢昇初爲杭州書肆刻工,專事手工印刷,在印刷實踐中,畢昇認真總結了前人的經驗,於北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發明活字印刷術,其法未及推行即卒。

3、蔡倫

蔡倫(61年-121年),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倫因有功於太后而升爲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改進了造紙術,終於製成了“蔡侯紙”。

4、杜詩

杜詩(?—38年),字君公,河南汲縣(今河南省衛輝市)人,東漢官員,水利學家、發明家。光武帝時,爲侍御史。

建武七年(公元31年),任南陽太守時,創造水排(水力鼓風機),以水力傳動機械,使皮製的鼓風囊連續開合,將空氣送入冶鐵爐,鑄造農具,用力少而見效多。他還主持修治陂池,廣開田池,使郡內富庶起來,有“杜母”之稱。

擴展資料

蔡倫改進造紙術的過程:

改進造紙術時的蔡倫主管監督製造宮中用的各種器物。他挑選出樹皮、破麻布、舊漁網等,讓工匠們把它們切碎剪斷,放在一個大水池中浸泡。過了一段時間後,其中的雜物爛掉了,而纖維不易腐爛,就保留了下來。

他再讓工匠們把浸泡過的原料撈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攪拌,直到它們成爲漿狀物,然後再用竹篾把這粘乎乎的東西挑起來,等乾燥後揭下來就變成了紙。蔡倫帶着工匠們反覆試驗,試製出既輕薄柔韌,又取材容易、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的紙。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向漢和帝獻紙,蔡倫將造紙的方法寫成奏摺,連同紙張呈獻皇帝,得到皇帝的讚賞,便詔令天下朝廷內外使用並推廣,朝廷各官署、全國各地都視作奇蹟。

九年後,蔡倫被封爲“龍亭侯”,食邑300戶。由於在全國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紙方法是蔡倫發明的,人們便把這種紙都稱爲“蔡侯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