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是對哪個大臣

來源:趣味百科館 9.81K
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是對哪個大臣

以人爲鏡”是唐太宗對魏徵的評價。出自《舊唐書·魏徵傳》: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

譯文:以銅爲鏡子,你可以穿上大衣,用歷史作鏡子,瞭解國家興衰的原因;以人爲鏡子,找出對錯。

君臣關係,我們也是要勸誡,當臣子的有責任勸誡他的君王。提到勸誡,我們一定會想到哪個大臣?唐朝的魏徵。魏徵其實應該是個很可愛的人。他一開始輔佐唐太宗,他都把話先講在前頭,很有語言的藝術。他就跟唐太宗說:皇上,我不要做忠臣,我要做良臣。唐太宗聽了覺得很納悶,爲什麼不做忠臣要做良臣?魏徵接着說:因爲做忠臣都要被砍頭,做良臣纔不會沒命。唐太宗一聽就哈哈大笑。其實唐太宗是個聰明人,他笑時會想:忠臣都是被誰殺的?被暴君殺的;假如我把他殺了,那我是什麼?歷史上的暴君!所以,其實魏徵這段話已經讓他自己的命先保住了。

典故:

魏徵也常常在唐太宗有些許過失的時候對他直言不諱。他常常提醒唐太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統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讓船安穩地航行,也能將船推翻吞沒,沉於水中),人民可以擁護你,成就你的功業,當你不愛惜人民時,他們同樣可以把你推翻。所以,唐太宗也是時時刻刻戰戰兢兢地治理國家。

有一次魏徵激烈進諫,把唐太宗氣得半死。太宗皇帝氣沖沖地跑回他的寢宮,邊走邊喊:一定會殺這個人!”長孫皇后見他怒髮衝冠暴躁如雷,心裏思索——誰能令堂堂天子發怒到如此地步還不被立即處斬?只有魏徵辦得到。

於是長孫皇后去換了套端莊華麗的衣服,走到唐太宗面前,跪下來誠摯地恭賀: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唐太宗本來氣得半死,見長孫皇后這番舉動,莫名其妙。長孫皇后道:皇上,惟有明主出現,臣子纔敢直言不諱。

唐太宗一聽轉怒爲喜。

後來魏徵去世了,唐太宗哭得很傷心,他說:我有三面鏡子(以前都是銅鏡),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可以把他的衣服、帽子戴好;以史爲鏡”,用歷史來觀照自己的施政,可以知興替”,怎麼做纔可以讓朝代興,怎麼做會讓朝代敗,他可以從歷史觀照的到;以人爲鏡”,用到一個賢良的大臣來勸誡他,可以明得失”,可以瞭解到他所有的政策的得跟失,進而去修正。唐太宗說他有這三面鏡子,魏徵死了,也就壞了一面。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出來,一個賢明的君主一定是非常惜才、愛才,他才能夠贏得這些大臣對他的信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