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懷王怎麼死的

來源:趣味百科館 7.74K

楚懷王是憂鬱成疾,命喪於咸陽。楚懷王熊槐,羋姓熊氏,楚威王之子,楚頃襄王之父,戰國時期楚國第37位國君。楚國自楚肅王開始,經過近60年的休養生息,到楚威王后期,國勢達到頂峯,與先後崛起的齊秦並列爲三大強國,楚國成了當時諸侯中最大的國家,也是當時物產最豐富、人口最衆多、軍隊最強盛的國家。

楚懷王怎麼死的

楚威王十一年,楚、秦聯合伐魏,期間魏賂秦上洛,於是秦國倒戈,魏國在南陽擊敗楚軍,是爲陘山之戰。

同年,楚威王去世,熊槐即位,是爲楚懷王。

楚懷王六年,秦、楚、齊舉行齧桑會盟。同年,楚國打着送魏公子高返回魏國的旗號,派大司馬昭陽帶兵攻入魏國,在襄陵大破魏國軍隊,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奪取了魏國的八座城池,一血陘山之恥。



楚懷王當初爲何會被騙到秦國?他是如何死的?

楚懷王是被秦昭王以重修舊好訂立盟約的名義,騙到秦國,最終在秦國被軟禁起來,楚懷王想要從魏國回到自己的國家,但是被追趕而來的秦兵再度抓回咸陽,經過一次逃亡未遂,悲憤的楚懷王長病不起,第2年就病死在咸陽,客死異國他鄉。在他死後,秦王有將他的屍體歸還給楚國。

一、秦國爲何對付楚懷王

當年秦國想要攻打齊國,但是齊國與楚國有聯姻的關係,因此一旦攻打齊國,楚國肯定會出手,於是爲了拆散基礎兩國的聯盟,秦王就派張儀出使楚國,想用本來屬於楚國的六百里地作爲條件,勸說楚懷王背棄與齊國的結盟關係,楚懷王被這誘人的條件吸引了,同意了張怡的條件。然而當楚懷王與齊國斷絕盟友關係之後,張儀卻稱病不出門,楚懷王派去索要封地的使者拿不回原本與張怡商量好的六百里地,楚懷王就這樣子,既沒有拿回土地又丟失了與齊國結盟的關係。

二、楚懷王的猶豫不決

在楚懷王20年的時候,七國想要成爲六國的領導,因此勸說楚懷王和齊國聯盟,原本就猶豫不決的楚懷王和羣臣商議之後,最終決定與齊國結盟,然而事情在懷王24年的時候,楚國又再一次揹着齊國和秦國結盟。在楚懷王27年的時候,在秦國作爲人質的祖國,太子失手殺死了秦國的官員之後,逃回楚國。秦王趁機邀請楚懷王見面,然後利用這一次機會將楚懷王軟禁,要求割讓楚國土地。

三、楚懷王是怎麼死的?

楚懷王猶豫不決的性格讓自己接二連三被秦王欺騙,要知道在這一時期國家的利益應該放在最前頭,多次結盟又背棄盟約,這會使這個國家的信譽大大折扣。就是這樣朝三暮四的楚懷王,最終在秦國病死。

羋月傳楚懷王的結局是什麼?最後怎麼死的

羋月傳楚懷王的結局是被囚禁,最後跳下高臺自殺。

楚懷王在國事上極度無能,貪圖張儀的許諾,輕率在四周樹敵,最終當秦國逼迫時失去了所有的盟友,只能一步步割地賠款,將楚威王征戰的江山一步步丟掉。

他的輕信使得他一再上當,最後被羋月騙到秦國囚禁,以致於秦兵入境攻城掠地,國都被佔,堂堂大楚,險些就滅亡在他的手中,然而他在最後一刻終於爆發了君王的自尊,拒絕臣服跳下高臺自殺。

擴展資料:

劇情簡介:

戰國時期,羋月是楚威王最寵愛的小公主,但在楚威王出戰之時地位一落千丈,母親向氏被楚威後逐出宮,多年後返回宮中以命復仇,爲災難和危機。

羋月與楚公子黃歇青梅竹馬,真心相愛,爲了可以與黃歇順利私奔,故自願作爲嫡公主羋姝的陪嫁媵侍遠嫁秦國,在往秦國的路上羋月、羋姝互相扶持,中間楚國禮車在往秦國路上被義渠王翟驪帶領的軍隊強劫。

黃歇因爲要救羋月,而跌落山谷生死未詳,心灰意冷的羋月,爲了要找出幕後主使而陪羋姝進入秦宮,羋姝當上了秦國的王后,羋月因魏夫人陷害,將其同母異父的弟弟魏冉綁架,不得已求助秦王成爲寵妃。

原本的姐妹之情在羋月生下兒子嬴稷以後漸漸分裂。諸子爭位,秦王嬴駟抱憾而亡。羋月和兒子被髮配到遙遠的燕國。

不料秦武王嬴蕩舉鼎而亡,秦國大亂。羋月借義渠軍力回到秦國,平定了秦國內亂。羋月兒子嬴稷登基爲王,史稱秦昭襄王。羋月當上了史上第一個太后,史稱秦宣太后。

角色介紹:

楚懷王(羋槐)

演員曹徵

楚威王和楚威後的嫡子,羋月、羋姝、羋茵的同父哥哥。因爲母親的縱容,養成他昏庸好色的性格,以致於楚威王爲後繼無人而擔憂,曾想改立太子卻被楚威後阻攔。

早期被楚威後操縱,繼位後又被鄭袖操縱。他在國事上極度無能,貪圖張儀的許諾,輕率在四周樹敵,最終當秦國逼迫時失去了所有的盟友,只能一步步割地賠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羋月傳

楚懷王怎麼死的(楚懷王前往武關參與會盟)

公元前299年,一支楚軍打出了象徵着楚王身份的旗幟,護衛着他們的王從國都郢城出發,向着西北的秦國境內進發,這支楚軍的目的地是秦楚邊境的武關。

經過了月餘的跋涉,這支楚軍來到了有着秦國“四塞”之稱的武關,亮明身份後,他們被迎入了武關。隨即,秦軍大將下令關閉城門,並且繳了這隊楚軍的械,又將他們的王押送到了咸陽。

到達咸陽之後,秦昭襄王君臣對楚王軟硬兼施,就是希望迫使楚王割讓土地,卻遭到了老楚王的嚴詞拒絕。秦昭襄王君臣無法從楚王手中拿到割地的命令,只能選擇將老楚王一直囚禁。

三年之後,老楚王在咸陽抑鬱成疾,隨後病死……

這位楚王便就是在歷史上譭譽參半的楚懷王。

因楚懷王在被囚禁期間誓死不割地,受到了楚人的尊崇,在楚懷王的遺體被秦國禮送回國之時,無數楚人痛哭流涕,舉國戴孝爲其送葬。

很多人覺得楚懷王不聽屈原等人的勸諫,執意前往武關會盟,導致自己身死異國,這是他無能的表現,也是他咎由自取。也有很多人認爲楚國在兵挫地削之後,面對秦昭襄王的“邀請”,楚懷王不敢不去,這是弱國面對強國時的無奈!

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楚懷王前往武關,參與秦昭襄王發起的會盟,這是無能還是無奈?

首先,筆者先亮明觀點:這是楚懷王的無能,使得楚國盛極而衰,從而有了面對秦國時的無奈,最終導致了楚懷王客死異國的悲劇!

爲什麼這麼說呢,這就要從楚懷王在位時期的兩場大敗說起了。

第一場大敗: 藍田之戰

公元前313年,秦魏韓三國達成協議,共同對抗關係日益緊密的齊楚聯盟,同年,齊楚聯軍攻佔了秦國重鎮曲沃,扼住了秦國東出爭霸的咽喉。在張儀的建議之下,秦惠文王開始對楚懷王進行外交欺詐,企圖破壞齊楚聯盟,這就有了“張儀欺楚”這一典故的發生。

楚懷王得知自己被騙後,怒不可遏,不顧屈原、昭雎等人的勸諫,執意向秦國發起進攻,卻被早已做好準備的秦軍圍殲,包括楚國大將屈丐在內的七十餘名將領在丹陽被俘殺,八萬大軍全軍覆沒。

而後,因秦惠文王君臣誤判形勢,加上齊軍大舉進攻韓魏兩國,使得秦惠文王做出了移師北上的錯誤決策,這就給了楚懷王又一次復仇的機會。

在藍田之戰的前一階段結束後,楚懷王不甘失敗,調集舉國精銳孤注一擲,再度進攻秦國。因此時秦軍主力被齊軍牽制,秦國國內空虛,楚軍一度攻擊到了秦國咸陽的門戶——重鎮藍田,秦惠文王發動百姓協助守城。不久,樗裏疾擊敗齊軍,率軍星夜回援咸陽,再加上韓魏兩國攻入楚國境內,使得楚懷王被迫撤兵。

第二場大敗: 垂沙之戰

在藍田之戰後,楚國丟失了漢中之地,秦國因而得以加強本土與巴蜀的聯繫,並且對楚國形成了居高臨下的壓迫之勢,這就使得楚國開始在三國爭霸之中徹底落入下風。

隨着楚國在藍田之戰的戰敗,整個楚國從上到下彷彿精氣神都被抽空了,楚國再也不能如同此前一般,率領三晉壓制秦、齊兩國,反而在外交上陷入了一種投機的狀態,這樣的外交政策在秦昭襄王即位,秦宣太后臨朝聽政後發展到了極致。

在秦宣太后掌握秦國朝政大權之後,爲了緩和秦楚關係,秦宣太后主動向楚懷王拋出了橄欖枝,並且送出了厚禮,又迎娶了楚懷王之女,作爲秦昭襄王王后,使得秦楚關係得以改善。楚懷王開始在秦楚兩國之間搖擺不定——時而與齊國合作,時而又與秦國眉來眼去。

此舉引起了齊宣王的不滿,公元前303年,齊宣王聯合韓魏兩國向楚國發難,楚軍屢戰屢敗,楚懷王以太子橫質秦爲代價,使得秦國介入這場戰爭,齊宣王不願與秦國死磕,便下令撤兵。從此秦楚兩國關係日益緊密,可是好景不長,公元前302年,楚太子橫失手殺死秦國大夫,隨後逃回楚國。

秦昭襄王遣使質問楚懷王,要求嚴懲太子橫,楚懷王卻舉棋不定,使得秦昭襄王勃然大怒,遂與齊國聯合,從東西兩個方向發起了對楚國的進攻,史稱“垂沙之戰”。

秦國方面因爲顧及秦宣太后的感受,對楚國的用兵也不過是做個樣子,給點教訓就算了,可是齊國就不一樣了,齊將匡章指揮齊魏韓三國聯軍全殲楚軍主力,使得楚相、大將唐眜戰死,楚國國內因此爆發了民衆暴亂,幾近亡國。

楚懷王向秦國割地求和,而後又向齊國稱臣,這才換來了兩國退兵,可是,在此戰之後,楚國國力大損,元氣大傷,已經不復強國之勢,跌出了強國之列。

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派兵攻佔楚國數座城池,同時向楚懷王發出了“會盟”的邀請,在這一情況之下,楚懷王也只能奔赴武關參與會盟……

歷史上楚懷王怎麼死的

憂鬱而死

楚懷王熊槐(約前355年―前296年),羋姓,熊氏,名槐,楚威王之子,楚頃襄王之父,戰國時期楚國國君,前328年―前299年在位。

在禮崩樂壞的戰國時代,楚懷王是禮樂文明培養出的最後一代國君。繼位早期,破格任用屈原等人進行改革,大敗魏國,楚國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執政中期他誤信秦國宰相張儀,毀掉齊楚聯盟,國土淪落,楚國從鼎盛走向了衰亡。

楚懷王怎麼死的

歷史上說楚漢時期楚懷王是項羽所殺,但爭議很多

項羽在鴻門上放走劉邦,說明項羽重義,還有就是項羽名聲看得很重要

毛主席都有這麼一句話評價項羽: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也正是說項羽爲了名聲放掉對自己有威脅的劉邦,他不能給蔣介石喘息的機會。

一個重義重名聲的人怎麼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呢。

難道司馬遷亂寫歷史?非也。

司馬遷寫歷史的時候也過了百餘年,他的依據楚漢時期人們留下的材料,那個時候劉邦得了天下首先想到的就是怎樣美化自己,殺死功臣鞏固自己的地位,歷史傳到司馬遷手裏肯定有不少劉邦的事被擡高的,我認爲項羽封王之後,兵力大量減少,劉邦認爲有機可乘,於是派人暗殺懷王,以此爲藉口號召大家攻擊項羽,當然暗殺的肯定被劉邦滅口了。

難道不是別人暗殺?當然也有可能,不過反觀歷史其他諸侯野心不大,陰謀詭計沒有劉邦多,因此我認爲是劉邦可能性最大。

從懷王的死誰獲益最大就可以看得出來。

且不說一定是劉邦殺,至少我覺得肯定不是項羽殺的,退一萬步講,就算有一萬個我們不知道的項羽非殺懷王不可的理由,首先范增不會準的;再退一萬步,項羽不聽范增的,項羽性格那麼急躁,真要殺當場就殺了,豈會讓懷王在路上出事;再退一萬步是項羽不當場殺懷王,而讓懷王在路上出的事,肯定不想讓別人知道懷王是自己殺的,送懷王上路的肯定人特少都是特別忠心的,范增肯定會爲項羽出計謀,嫁禍給別的人,要麼殺了殺懷王的人給懷王報仇,說屬下護送不利。(最後這條路是萬不得已的路,我都想得出,范增計策比我不知多多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