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樂樂不如衆樂樂下一句是什麼

來源:趣味百科館 2.04W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下一句是什麼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沒有下一句。

這句話意思是:原指一個人欣賞音樂快樂不如和衆人一起欣賞音樂快樂,後泛指自己高興不如大家一起高興。

語出《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見於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

曰:可得聞與?”

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乎?”

曰:不若與人。”

曰:與少樂樂,與衆樂樂,孰樂?”

曰:不若與衆。”

譯文:

有一天,孟子被齊宣王接見,(孟子向宣王)說:君王曾經把(您)愛好音樂的事告訴莊暴,有這回事嗎?”

宣王變了臉色說:我不是能愛好古代聖王的雅樂,只是愛好世俗一般流行的音樂罷了。”

(孟子)說:只要君王(果真)很愛音樂,那麼齊國就(治理得)差不多了。當今的音樂和古代的音樂是一樣的。”

(宣王)說:(這個道理)可以說來聽聽嗎?”

(孟子)問道:一個人單獨欣賞音樂快樂,跟別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一種更快樂呢?”

(宣王)說:(自己欣賞音樂)不如跟別人一起欣賞音樂更快樂。”

(孟子又)問:跟少數人一起欣賞音樂而快樂,跟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一種更快樂呢?”(宣王)回答:不如跟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更快樂。”

《孟子》:

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彙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屬儒家經典著作。

其學說出發點爲性善論,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家傳戶誦的書。就像今天的教科書一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