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出自誰的

來源:趣味百科館 1.09W

改西鄉隆盛詩贈出自:毛澤東《七絕·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

原文: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註釋:

西鄉隆盛:(1828—1877),日本江戶時代末期(幕末)的薩摩藩武士、軍人,政治家、維新志士,他和木戶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並稱維新三傑”。

鄉關:即故鄉,家鄉。

桑梓地: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種桑樹和梓樹。又說家鄉的桑樹和梓樹是父母種的,要對它表示敬意。後人用桑梓比喻故鄉。

青山:象徵祖國的山河秀麗。人生無處不青山,意思是說祖國到處都是秀麗的山河,可以作爲安息的地方。

譯文:

孩兒立下志向走出家鄉,學習不取得成就發誓不還來。

死後埋葬何必在故鄉的土地,人生到處都是可以埋葬屍骨的青山。

賞析

這是一首典型的言志詩。起首兩句所表述的詩意,思想鮮明、氣勢雄偉、鏗鏘有力。後兩句將上述詩意向更深的意境進行挖掘,動用先否定、後肯定的手法,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死後屍骨何必非要歸故里,人生行至何地自有青山隨的詩意。從詩句中,自然而然地發出寓意深遠的感嘆,從而受到啓迪。

全詩通俗易懂,平仄押韻流暢,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巧借古今中外經典詞句,變爲自己明志之詩句,簡潔而不簡單,通俗不失大雅,是毛澤東心態、志向的真實流露。一個胸懷不凡志向,聰慧、倔強、有着過人的記憶力和頑強毅力的毛澤東,正邁向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

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出自誰的

七絕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作者是誰?

《七絕·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是毛於1910年創作的七言絕句。

少年目睹國力衰敗、民不聊生的慘況,憂國憂民,壯懷激烈,欲走出家鄉去實現更大的理想。起首兩句直抒胸臆,敘述出作者心中立志走出家鄉,不創造一番事業不還鄉的抱負與志向。

後兩句引經據典,將前句所述詩意向更深的意境進行挖掘,在改用日本詩人詞句的同時,引用中國經書上經典詞句,表達了大丈夫志在四方,好男兒四海爲家之意,既通俗又文雅。全詩通俗易懂,主題明確。

文學賞析:

起首兩句所表述的詩意,思想鮮明、氣勢雄偉、鏗鏘有力。“立志出鄉關'’的毛,用“學不成名誓不還”的絕唱,表明了他求學的堅決、志向的高遠。

後兩句將上述詩意向更深的意境進行挖掘,動用先否定、後肯定的手法,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死後屍骨何必非要歸故里,人生行至何地自有青山隨的詩意。從詩句中,自然而然地發出寓意深遠的感嘆,從而受到啓迪。

全詩通俗易懂,平仄押韻流暢,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巧借古今中外經典詞句,變爲自己明志之詩句,簡潔而不簡單,通俗不失大雅,是一個人心態、 志向的真實流露。

改西鄉隆盛詩是誰的作品?

改西鄉隆盛詩是毛的作品。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意思是,孩兒立下志向走出家鄉,學習不取得成就發誓不還來。死後埋葬何必在故鄉的土地,人生到處都是可以埋葬屍骨的青山。表達了大丈夫志在四方,好男兒四海爲家之意,既通俗又文雅。全詩通俗易懂,主題明確。

原詩是寫給父親的

七絕·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是毛於1910年創作的七言絕句。1910年,毛的父親毛順生要毛去做生意,毛卻立志走出韶山沖到新式學校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國小繼續求學。毛經過自己的力爭和親友,老師們的一致勸說,父親答應他的要求。在離家赴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國小求學前夕,毛提筆寫了這首七絕·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夾在父親每天必看的賬簿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