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意思是什麼

來源:趣味百科館 1.7W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意思是什麼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意思是:在人間四月裏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纔剛剛盛開。

芳菲:花草美盛芬芳,泛指衆花。始:才;剛剛。該句出自《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作。

原文: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註釋:

⑴大林寺:在廬山大林峯,相傳爲晉代僧人曇詵所建,爲中國佛教勝地之一。

⑵人間:指廬山下的平地村落。芳菲:花草美盛芬芳,泛指衆花。

⑶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剛剛。

⑷長恨:常常惋惜。春歸:春天回去了。覓:尋找。

⑸不知:豈料,想不到。轉:反。此中:這深山的寺廟裏。

譯文:

在人間四月裏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纔剛剛盛開。我常爲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裏來。

賞析

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爲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衝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麼的驚異和欣喜。詩中第一句的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的。它們字面上是記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由一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開頭,詩人着意用了人間”二字,這意味着這一奇遇、這一勝景,給詩人帶來一種特殊的感受,即彷彿從人間的現實世界,突然步入到一個什麼仙境,置身於非人間的另一世界。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人間四月,江南大地的春花已經落盡,但詩人卻意外地在高山古寺之中遇上了一片剛剛盛開的桃花。這兩句表現了詩人的驚喜之情和對春天的熱愛、留戀。這裏,詩人把春光擬人化,它不僅形象美麗,而且頑皮好動,彷彿會和人捉迷藏似的,寫得活靈活現。

此詩說初夏四月作者來到大林寺,此時山下芳菲已盡,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剛剛盛開的桃花。詩中寫出了作者觸目所見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發現的驚訝與意外的欣喜。全詩把春光描寫得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立意新穎,構思巧妙,趣味橫生,是唐人絕句中一首珍品。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四月九日,當時白居易被貶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無實際公事可辦,閒暇中結伴漫遊廬山,寫有《遊大林寺序》一文以記其事。

作者簡介:

白居易,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祕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爲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