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蟾折桂,捨我其誰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2.93W
攀蟾折桂,捨我其誰什麼意思?

攀蟾折桂,捨我其誰”的意思是:科舉登第,除了我還會有誰。

蟾:指月宮。攀登月宮,折曲桂花。舊時比喻科舉及第。

表示自己對自己充滿必勝的信心,也帶有誇耀的成分。

攀蟾折桂”的意思:

解釋: 攀登蟾宮,折取月桂。比喻科舉登第。

出處: 元·馬致遠《薦福碑》第四折:"到今日攀蟾折桂,步金價才覓着上天梯。"

譯文:到今天科舉登第,步金價才找到上天梯的路。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考試高中。

捨我其誰”的意思:

解釋:除了我還有哪一個?舍,意爲除了。

出處:戰國孟子《孟子·公孫丑章句下·第十三節》: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譯文: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當今這個世界上,除了我還有誰呢?

用法:作謂語、分句;形容人敢於擔當,遇到該做的事,絕不退讓。

攀蟾折桂”的近義詞:蟾宮折桂

解釋:蟾宮:月宮。折桂:折斷桂花。中國神話傳說中月宮有一隻三條腿的蟾蜍,而後人也把蟾宮指月宮。攀折月宮桂花,科舉時代比喻應考得中。

出處:唐房玄齡等人合著《晉書·郤詵傳》:"詵對曰:"臣鑑賢良對策,爲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

譯文:郄詵說:"我認爲在賢良對策這方面,是天底下最好的。就好像是桂林中的一枝,崑崙山上的一塊寶玉。"

這句話用廣寒宮中一枝桂、崑崙山上一片玉來形容特別出衆的人才,這便是"蟾宮折桂"的出處。唐代以後,科舉制度盛行,蟾宮折桂便用來比喻考中進士。

攀蟾折桂”的傳說:

南天門的吳剛和月亮裏的嫦娥很要好,但他經常掛着與嫦娥相會,而疏於職守。玉皇大帝知道後,一氣之下,就罰吳剛到月亮裏去砍一棵叫月亮樹的大樹,如果吳剛不砍光這棵月亮樹,便不能重返南天門,亦不能與嫦娥相會。

吳剛砍啊,砍啊,從冬天砍到夏天,足足砍了半年,眼看快要將樹砍光,玉帝卻派烏鴉來到月亮樹旁,"唰"的一聲,把吳剛掛在樹上的上衣叼去了。吳剛馬上放下斧頭,去追烏鴉。衣服追回後,吳剛回到樹旁一看,只見被砍下的所有枝葉又生到樹上去了。

從此,每當吳剛快要砍光大樹的時候,烏鴉就站在樹上哇哇大叫,吳剛只要停下斧頭,望它一眼,大樹便會重新長出枝葉。

這樣年復一年,吳剛總是砍不光這棵月亮樹。而只有在每年八月十六那天,纔有一片樹葉從月亮上掉落地面上。要是誰拾獲這片月亮樹的葉子,誰就能得到用不完的金銀珠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