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讀書示子聿的詩意

來源:趣味百科館 1.53W

《冬夜讀書示子聿》的詩意:古人學習知識不遺餘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纔有所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學習知識這件事還必須親自實踐。《冬夜讀書示子聿》是南宋詩人陸游所寫的一首詩。通過對古人刻苦做學問精神的讚揚,告誡自己的孩子學業應毫無保留,並指出實踐經驗的重要性。

冬夜讀書示子聿的詩意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一生所寫詩近萬首,以及大量的詞,散文,其中詩的成就最高。

這是一首教子詩,詩人在書本與實踐的關係上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間接經驗是人們從書本中汲取營養,學習前人的知識和技巧的途徑。直接經驗是直接從實踐中產生的認識,是獲取知識更加重要的途徑。

只有通過“躬行”,把書本知識變成實際知識,才能發揮所學知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冬夜讀書示子聿的詩意是什麼?

冬夜讀書示子聿·選一》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賞析

在宋寧宗家慶五年,即1199年年底,陸游寫了《冬夜讀書示子聿》一首詩。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終身爲之奮鬥,往往是年輕時開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躬行實踐。

詩的前兩句,作者講古人做學問總是竭盡全力。只有少年時加倍努力,將來才能成就一番事業。他從古人做學問入手,侃侃而談娓娓道來,使人倍感親切清新,如沐春風。其中“無遺力”三個字,形容古人做學問勤奮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動又形象。第二句闡述了做學問應當持之以恆的道理,同時也強調“少壯工夫”的`重要性。他語重心長地告誡兒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時光奮力拼搏,莫讓青春年華付諸東流。此乃言切切,情深深。

詩的後兩句,作者談從書本得來的知識比較淺薄,只有經過親身實踐,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他從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關係着筆,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凸顯其不凡的真知灼見。“要躬行”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學習過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這是學者的一種“躬行”,二是獲取知識後還要“躬行”,通過親身實踐化爲己有,轉爲己用。作者的意圖非常明顯,旨在激勵兒子不要片面滿足於書本知識,而應在實踐中夯實和進一步獲得昇華。他的獨到見解,不僅在古代,對做學問、求知識之人是寶貴的經驗之談,即使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現代,仍然具有較強的啓迪和借鑑意義。

冬夜讀書示子聿的詩意

1、譯文

古人學習知識是不遺餘力的,終身爲之奮鬥,往往是年輕時開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實踐,方能學有所成。

2、原文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讀書示子聿》是由南宋詩人陸游所寫的一首詩。首句是對古人刻苦做學問精神的讚揚,告誡自己的孩子學業應毫無保留,全力以赴;次句是說做學問的艱難;後兩句,詩人更進一步指出實踐經驗的重要性。

擴展資料:

一、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宋寧宗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底。詩人就知識的獲取,從兩方面談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氣力,一是“要躬行”。詩中表達的思想不僅是冬夜讀書的體會,更是詩人勤奮學習的經驗總結。

二、作品賞析

首聯詩人讚揚了古人刻苦做學問精神。頷聯是說做學問的艱難。詩的前兩句,讚揚了古人刻苦學習的精神以及做學問的艱難。說明只有少年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竭盡全力地打好紮實基礎,將來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詩人從古人做學問入手娓娓道來,其中“無遺力”三個字,形容古人做學問勤奮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動又形象。詩人語重心長地告誡兒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時光奮力拼搏,莫讓青春年華付諸東流。

後兩聯,強調了做學問的功夫要下在哪裏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恆地做學知識,固然很重要,但僅此還不夠,因爲那只是書本知識,書本知識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不能紙上談兵,要“親身躬行”。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人,纔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書本知識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能否符合此時此地的情況,還有待實踐去檢驗。只有經過親身實踐,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實際本領。詩人從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關係着筆,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凸顯其真知灼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冬夜讀書示子聿

《冬夜讀書示子聿》的詩意

全詩如下: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翻譯: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冬夜讀書示子聿》是由南宋詩人陸游晚年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冬夜讀書示子聿》是一首哲理詩,飽含了詩人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也寄託了詩人對子女的殷切期望。

這是一首教子詩,詩人在書本與實踐的關係上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間接經驗是人們從書本中汲取營養,學習前人的知識和技巧的途徑。直接經驗是直接從實踐中產生的認識,是獲取知識更加重要的途徑。只有通過“躬行”,把書本知識變成實際知識,才能發揮所學知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本詩通過寫陸游對兒子子聿的教育,告訴讀者做學問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恆的精神。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精神的人,纔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冬夜讀書示子聿的意思

“冬夜讀書示子聿”意思是(陸游)冬天的夜晚在讀書的時候寫給子聿(陸游的兒子)的詩。

《冬夜讀書示子聿》的作者是南宋詩人陸游,陸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於書房,窗外,北風呼嘯,冷氣逼人,在靜寂的夜裏,抑制不住心頭奔騰踊躍的情感,寫下了這首哲理詩並滿懷深情地送給了自己的兒子子聿。

擴展資料:

全詩及賞析:

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學習知識是不遺餘力的,終身爲之奮鬥,往往是年輕時開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實踐,方能學有所成。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冬夜讀書示子聿

求冬夜讀書示子聿的詩意啊

《冬夜讀書示子聿》

年代:【宋】 作者:【陸游】 體裁:【七絕】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註釋】

示:教導

子聿(yù ):陸游的小兒子

遺:保留

淺:膚淺,淺薄

紙:書本

絕知:徹底弄清楚

躬行:親自實踐。

【解說】 在宋寧宗家慶五年,即1199年年底,陸游寫了《冬夜讀書示子聿》一首詩。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終身爲之奮鬥,往往是年輕時開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躬行實踐。

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詩。在這首詩裏,詩人一方面強調了做學問要堅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將來一事無成,後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別強調了做學問的功夫要下在“哪裏”,這也是做學問的訣竅,那就是不能滿足於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實踐,在實踐中加深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實際本領。

詩人在書本與實踐的關係上,強調了實踐的重要,這符合唯物認識論的觀點。作者的這種見解,不僅在封建社會對人們做學問、求知識是很寶貴的經驗之談,就是對今天的人們也是很有啓迪作用的,是非常有價值的見解。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一生勤學不息,寫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麗詩篇。這些詩篇不僅飽含對子女的殷切期望,也體現了詩人深邃的教育思想,其中當屬被世人津津樂道的《冬夜讀書示子聿》詩:“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是一首哲理詩,寫於寧宗慶元五年(1199)。整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讀起來朗朗上口,且意境深遠,餘味無窮。

子聿是陸游的兒子。陸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書房,樂此不疲地啃讀詩書。窗外,北風呼嘯冷氣逼人,詩人卻渾然忘我置之腦後,靜寂的夜裏,他抑制不住心頭奔騰踊躍的情感,毅然揮就了8首《冬夜讀書示子聿》的.詩,滿懷深情地送給兒子,這是流傳千古的第3首。

詩的前兩句,作者講古人做學問總是竭盡全力。只有少年時加倍努力,將來才能成就一番事業。他從古人做學問入手,侃侃而談娓娓道來,使人倍感親切清新,如沐春風。其中“無遺力”三個字,形容古人做學問勤奮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動又形象。第二句闡述了做學問應當持之以恆的道理,同時也強調“少壯工夫”的重要性。他語重心長地告誡兒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時光奮力拼搏,莫讓青春年華付諸東流。此乃言切切,情深深。

詩的後兩句,作者談從書本得來的知識比較淺薄,只有經過親身實踐,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他從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關係着筆,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凸顯其不凡的真知灼見。“要躬行”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學習過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這是學者的一種“躬行”,二是獲取知識後還要“躬行”,通過親身實踐化爲己有,轉爲己用。作者的意圖非常明顯,旨在激勵兒子不要片面滿足於書本知識,而應在實踐中夯實和進一步獲得昇華。他的獨到見解,不僅在古代,對做學問、求知識之人是寶貴的經驗之談,即使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現代,仍然具有較強的啓迪和借鑑意義。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終身爲之奮鬥,往往是年輕時開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躬行實踐。

賞析:這是一首教子詩,子聿(yù),詩人的小兒子,是要告訴兒子做學問的道理。首句是對古人刻苦做學問精神的讚揚。“遺”,即保留。“無遺力”,即無保留,竭盡全力之意。次句是說做學問的艱難。只有從少年開始,養成良好習慣,打好紮實基礎,並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最後纔能有所成就。否則只能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是以古人刻苦學習的精神及做學問的艱難來告誡自己的兒子:做學問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恆的精神。後兩句,詩人更進一步指出實踐經驗的重要性。“紙上得來”,指的是書本知識。“絕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蘊。“躬行”,就是指親自去實踐。孜孜不倦、持之以恆地做學問,固然很重要,但僅此還不夠,因爲那只是書本知識,書本知識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能否符合此時此地的情況,還有待實踐去檢驗。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人,纔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這首詩以思想和哲理取勝,使我們在理性的思辨中,得到教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