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進士和狀元探花分別指什麼

來源:趣味百科館 7.98K
古代進士和狀元探花分別指什麼

古代進士和狀元探花分別指:

1、進士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考試殿試者,稱爲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意爲可以進授爵位之人。

隋朝於605年首次開的進士科,被視爲科舉的開端。隋、唐時,進士科”只是科舉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詩賦。因爲進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難,故此最爲尊貴,地位亦成爲各科之首。宋代以前,進士只需要通過在尚書省舉行的省試”。自宋以後,進士一律要經過由皇帝主持的殿試”一關覆核和決定名次。

2、狀元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爲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

唐制,舉人赴京應禮部試者皆須投狀,因稱居首者爲狀頭,故有狀元之稱。從隋朝開始實行科舉制以來,從中經歷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緒31年(1905年)廢除,歷經近1300年。鄉試裏邊的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稱爲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爲經魁,第六名稱爲亞魁。第四次考試叫會試,由有舉人功名的人蔘加,通過會試的稱爲貢士,進貢給天子的士子。貢生裏邊的第一名叫會元;到皇帝那兒的考試叫殿試,通過殿試的叫進士,進士裏邊的第三名探花,第二名榜眼,第一名狀元。

3、探花

探花”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中對位列第三的舉子的稱謂。與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合稱三鼎甲”。在唐代的科舉時就已經出現。探花”作爲第三人的代稱確立於北宋晚期。時至今日,探花”的稱呼仍歷久不衰。

探花”最早出現在唐朝,但當時並非是指殿試進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種戲稱,與登第名次無關。唐代進士及第後有隆重的慶典。活動之一便是在杏花園舉行探花宴。事先選擇同榜進士中最年輕且英俊的兩人爲探花使。遍遊名園,沿途採摘鮮花。然後在瓊林苑賦詩,並用鮮花迎接狀元。這項活動一直延續到唐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