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侷限性是什麼?

來源:趣味百科館 4.72K
辛亥革命的侷限性是什麼?

辛亥革命的侷限性表現在:

1、其領導者資產階級,產生於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與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階級有着密切的關係。這就決定了在政治和經濟上要受到雙重的壓迫與剝削,所以具有不可避免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無法進行堅決的反帝反封建鬥爭。

2、由於不敢觸動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辛亥革命難以獲得佔中國絕大多數的農民的支持,使得革命喪失了最根本最雄厚的革命力量。

3、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根基深厚,西方帝國主義不希望中國實現獨立建立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從而失去中國這個佔世界四分之一的原料和勞動力市場,於是採取各種手段進行破壞,並積極扶持袁世凱作爲新的代理人。

4、辛亥革命之後雖然建立起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但是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凱所竊取,進入了軍閥割據與混戰的時代,共和意義不大。後來袁世凱復闢帝制,使得人們誤認爲辛亥革命僅僅成爲了一場排滿的鬥爭而非取消帝制的革命,民國也成爲了因爲缺乏漢族皇帝來名正言順繼承大統而出現的暫時的結果。

5、在辛亥革命的成果取得過程中,談判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實際就是一種妥協。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

辛亥革命勝利的標誌就是推翻了清王朝,終結了中國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了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使得帝國主義失去了在中國繼續統治的穩定的基礎,使得延續數千年的君臣觀念”變成了國民觀念”,這是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

辛亥革命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君主制的推翻不僅是一種制度的終結,更是一種權威的終結。君主由原來的天之子”,不可動搖和不

可侵犯的神聖地位變爲如今陳腐,阻礙社會發展的絆腳石,這就告訴人們只有經得起歷史檢驗,符合人民羣衆根本利益的東西才具有權威性。

辛亥革命還引起了社會經濟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的變革,促進了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辛亥革命之後,人們紛紛開始大力興辦實業,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也頒佈了一系列有利於工商業發展的政策和制度,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中國歷史進入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代”,從而爲中國進入現代化,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奠定了物質基礎。

在社會風俗革新方面,辛亥革命去除了社會中封建保守的方面,出現了近代化的新風尚、新氣象,促進了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有助於人們精神的解放。

辛亥革命的介紹: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曆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紀末(有的學者認爲從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算起,有說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開始)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爲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熊秉坤打響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佔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爲都督,改國號爲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勝利後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佈脫離清政府獨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發佈退位詔書。

辛亥革命的發生,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矛盾激化和中國人民頑強鬥爭的必然結果。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