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對陽光的要求

來源:趣味百科館 4.21K

黃瓜是中性日照的植物,每天需要接受8個小時的光照。大多數的品種需要較多的光照,尤其是在它生長期的時候,如果沒有足夠光照的話,它就會出現生長緩慢的情況,到了開花結果期的時候,充足的陽光能夠促進花芽的分化,對它果實的膨大也有很多的好處,口感也會更好。

黃瓜對陽光的要求

黃瓜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有哪些?

外界環境條件對黃瓜的生長髮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溫度、光照、空氣、土壤和水肥等。黃瓜根系有避光、喜溫、喜溼、好氣、趨腐熟有機肥等特性,而枝葉則有喜光、喜溫、喜溼、喜氣流平和等特性。

(一)溫度

黃瓜是典型的喜溫作物,一般認爲,在田間自然條件下栽培,黃瓜生長的適宜溫度範圍爲15~32℃,由播種到果實成熟需要的有效積溫爲800~1000℃(最低有效溫度爲14~15℃)。值得一提的是,黃瓜對低溫的適應能力會因爲降溫的緩急和進行低溫鍛鍊的程度不同而大不相同。植株如果未經低溫鍛鍊而驟然降溫,2~3℃就要枯死,5~10℃就有遭受冷害的可能。如果經過鍛鍊,則能夠忍耐3℃的低溫。10~12℃以下,黃瓜生理活動失調,生長緩慢,或停止生育,所以把10℃稱爲“黃瓜經濟的最低溫度”。其健壯的生育界限溫度(包括晝夜溫度)爲10~30℃。黃瓜原生質流動最盛的溫度爲32~33℃,到40~45℃時則停止流動。黃瓜光合作用的適宜溫度爲25~32℃。同時,其生長髮育要求有一定的晝夜溫差。一般以日溫25~30℃,夜溫13~15℃,晝夜溫差10~12℃左右爲宜。黃瓜對地溫反應較爲敏感,它主要影響根系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黃瓜根系生長的適宜地溫爲20~23℃,當地溫低於12℃時,根毛活動受阻,植株停止生長,因此栽培黃瓜時的地溫一般不應低於15℃。

在不同的生長髮育時期,黃瓜對溫度的需求也不完全一樣。黃瓜在11℃以下不發芽,最低發芽溫度爲12.7℃,但膨脹的種子如經-2~-6℃的冷凍處理,可以在10℃的低溫下發芽。稻川等人的調查表明,黃瓜種子萌發的適宜溫度爲25~35℃,最高極限溫度40℃。高溫對耐熱性較強的種子萌發能力影響不大,但卻顯著降低耐熱性較弱的品種的發芽速度,超高溫使這種差距進一步加大。

黃瓜幼苗期的生育適溫爲白天22~24℃,夜間15℃,苗期遇到高溫幼苗易徒長,子葉小,下垂,有時出現花打頂,40℃以上高溫將引起萎蔫,50℃超高溫幾小時即枯死。羅少波(1997)在每天30℃ 18h、40℃ 6h、光照8h的光照培養箱內處理同齡黃瓜幼苗,72h後調查小苗受熱害程度,小苗經高溫處理後,受熱害程度各品種間有一定的差異。夏季田間自然鑑定表現耐熱性強的品種夏青2號、日支長青經高溫處理後葉片變黃、萎蔫較慢,對高溫的忍耐能力較強,熱害指數較低;夏季田間自然鑑定表現耐熱性弱的品種霜不知、長春密刺經高溫處理後葉片變黃、萎蔫速度較快,對高溫的忍耐能力較差,熱害指數較高;綠寶的表現居中。

孟煥文等(2000)的研究結果表明,高溫下耐熱性不同的黃瓜品種胚根和幼苗側根生長表現基本相似,即胚根伸長和側根發生在38℃胚根生長最快,28℃次之,42℃長時間脅迫胚根生長受到明顯抑制,45℃胚根伸長完全受抑制。38℃下脅迫60~72h的胚根長可作爲黃瓜耐熱性鑑定指標之一。4葉期幼苗經42℃脅迫36h,電導百分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能反映出品種間耐熱性差異;38℃脅迫36h後的SOD單位酶活力和比活力也與品種耐熱性一致,可作爲黃瓜耐熱性鑑定指標。馬德華等(1999)研究和比較了不同黃瓜品種幼苗對溫度逆境的抗性。發現耐低溫能力較強的自交系耐高溫能力亦較強;而耐低溫能力較差的自交系耐高溫能力也較差,說明部分品種的黃瓜幼苗對不同溫度逆境抗性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高溫和低溫對黃瓜種子的發芽能力影響不同,低溫對發芽率的影響不大,僅延緩了發芽的速度;高溫顯著降低抗性較弱品系的發芽率。進一步研究表明溫度逆境脅迫使葉綠素含量明顯降低,而且以葉綠素a下降爲主。溫度逆境脅迫後,Gs(葉片氣孔導度)下降,Ls(光合作用氣孔限制值)顯著降低,AQE(表觀量子效率)和CE(幼苗羧化效率)降低,Ci(細胞間隙二氧化碳濃度)上升,說明葉片的光合機制遭到了明顯破壞,非氣孔因素是Pn(淨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姜亦巍等(1996)在黃瓜花粉培養基上,將8個不同品種的黃瓜花粉分別播在15%蔗糖濃度加100mg/L硼酸和300mg/L Ca(NO3)2的最適宜的液體培養基上,於不同的低溫下萌發。結果表明:9~18℃內,不同品種黃瓜花粉萌發率均有顯著差異,但區分品種間差異最敏感的低溫是12~13℃。在此溫度內,不同品種花粉萌發率差異檔次最明顯;而9~10℃下萌發則可進一步區分耐低溫品種。

黃瓜成株期,當白天氣溫超過32℃時,植株的生長開始受到抑制,當溫度高於40℃時,光合作用減弱,代謝機能受阻,生長停止。如果出現連續3h的45℃高溫,則植株葉色變淡,花粉發育不良,出現畸形果。在短期內氣溫高達50℃時,莖、葉就會發生壞死現象。衫山報道,對於5片真葉的植株,連續5d或10d每天45℃高溫的情況下,雄花落蕾,不能開花,開花數量顯著減少(日本農山漁村文化協會,1985)。黃瓜花粉粒萌發的溫度範圍在10~35℃之間,人工發芽牀的最適合溫度是17~25℃,高溫極限是40℃。在夏季超過30℃的高溫下,由於花粉壽命短,引起受精障礙,落花多,結果畸形。以萌發率鑑定黃瓜各品種花粉耐熱性適宜的區分溫度在40℃左右,以生長速度爲指標適宜的區分溫度是35℃。黃瓜花柱失去受精能力的臨界溫度是40~45℃,子房受傷害的臨界溫度爲45~50℃(繆旻珉等,2000,2001)。在一定溫度範圍內,如果環境條件相同,黃瓜植株對高溫的耐受力與空氣溼度成正相關。採收期的適宜溫度爲24~30℃,一般採收盛期的適溫要比初期偏高。氣溫超過30℃,就會使果柄伸長,果長縮短,果色變淡,果肩幹腐,果畸形。

孟令波(2002)選取不同生態類型黃瓜品種,分別在種子萌發期、苗期和成株期對其高溫脅迫下外部形態、內部結構及生理生化上的變化進行研究,探討黃瓜不同生育期耐熱性的相關性,尋找早期篩選耐高溫黃瓜種質資源的鑑定指標和方法,進行黃瓜耐熱性種質資源篩選。試驗結果表明:黃瓜種子萌發期高溫表現爲,發芽能力下降,MDA值上升,SOD酶活性降低,胚根生長受到抑制;苗期高溫表現爲,幼苗徒長及根系鬚根化趨勢,葉綠素a/b值下降,葉綠體及類囊體膜系統的完整性遭到破壞;開花結果期高溫表現爲,前期徒長,後期早衰,產量下降,結果率降低,畸形果率上升,維生素C含量降低,品質變劣。42℃條件下種子發芽指數、38℃條件下處理60h胚根長比率及38℃條件下處理60h胚根的MDA值可以作爲黃瓜種子萌發期耐熱性鑑定指標。50℃黃瓜葉片熱致死時間,50℃、15min黃瓜葉片的傷害度(IL)可以作爲黃瓜各品種苗期耐熱性鑑定指標,高溫下黃瓜產量及產量的變化率可以作爲成株期品種耐熱性的鑑定指標。苗期和成株期耐熱性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50℃、15min黃瓜葉片的傷害度(IL)與高溫下產量接近顯著相關;38℃條件下處理60h胚根長比率與高溫下產量變化率存在顯著正相關。黃瓜葉片50℃熱致死時間多數品種集中在15~25min的範圍,最高爲26.4min,最低爲10.6min。

不同品種對溫度的適應能力不同。宋述堯等(1992)通過試驗明確了15個黃瓜品種耐冷力的強弱。秋瓜、九月青以及大黑刺、唐山秋瓜和延邊旱黃瓜耐冷力較強;半夏、全青黃瓜、長春密刺、榆樹大刺和絲瓜青耐冷力中等;水桶黃瓜、青皮八杈、夏豐、吉豐和永安白頭霜耐冷力較弱。

(二)光照

黃瓜是一種短日照蔬菜作物,但不同品種對日照長短的要求不完全相同。一般來說,中國南方品種需要在短日照條件下才能正常開花,而北方品種對光照的要求不太嚴格。但是因爲8~11h的短日照可以促進雌花的形成,因此如果幼苗期的光量不足,適量補光不僅有利於培育壯苗,還有利於雌花的分化。

與其他瓜類作物相比,黃瓜是相對比較耐弱光的作物。據報道,光照強度是自然光照的1/2時,其同化量尚不致降低,但在光照強度僅爲自然光照的1/4時,同化量將下降13.7%,植株生育不良,從而引起“化瓜”現象。因爲在一定範圍內,增加光照可以提高產量,所以確定合理的株行距和進行合理的整枝摘心對黃瓜生產至關重要。在一天當中,早晨日出後光合作用開始迅速增強,午前的同化量約佔一日同化總量的60%~70%。總之,光合作用以上午最爲旺盛,約佔全天同化量的70%~80%,因此,儘量在上午給以充足的光照是十分必要的。

黃瓜的田間光飽和點一般爲55000lx,如其他生態條件充分,還可進一步提高。黃瓜的光補償點爲10000lx,最適光照強度爲40000~60000lx,在20000lx以下,植株生育遲緩。600~700nm的紅光部分,400~500nm的青光波長帶對黃瓜光合成的效果高,同時與黃瓜的生長、形態建成和花的性型分化都有密切關係。

(三)氣體

對黃瓜生長髮育影響較大的空氣成分主要是氧氣和二氧化碳。黃瓜根系的呼吸強度大,對氧氣的要求高。二氧化碳和水是黃瓜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在黃瓜的生育過程中,如果二氧化碳不足,會減弱光合作用,影響枝葉的生長髮育及其生理活動,進而導致根系發育不良,吸收機能減退,同時還會大大降低黃瓜品質,削弱植株的抗病能力。

一些有毒氣體在空氣中的含量較高時,也會危害黃瓜的生長髮育,特別是在保護地栽培的小環境中。例如施用未腐熟的畜禽糞或餅肥等,會產生大量氨氣,不及時排出就會造成危害;土壤中施用了過量的氮肥,也容易發生亞硝酸氣體危害;溫室加溫時的煤炭燃燒易產生SO2,濃度高時首先危害葉片,嚴重時會導致整個植株死亡。

黃瓜對空氣溼度的要求較高。一般在70%~80%的空氣相對溼度中,植株生長良好。如果空氣乾燥,再加上強光照射,葉片易失水萎蔫,影響光合作用。反之,空氣相對溼度過高,葉面易結水膜水滴,從而引起多種病害的發生,導致減產甚至絕收。

(四)土壤、水分與營養

黃瓜根系喜溼不耐澇,喜肥不耐肥。適宜栽培在透氣性良好、富含有機質的疏鬆肥沃的沙壤土中。土壤以中性至弱酸性爲好,適宜酸鹼度爲pH5.5~7.2。黃瓜不耐鹽鹼,但是不同的品種表現不同。對黃瓜種子萌芽期的耐鹽性研究表明,供試14個黃瓜品種的耐鹽性依次爲中農12號>津春5號>神農春5號>霽虹春5號>津春3號>津育1號、津優4號>津優3號、神農春4號>津春2號、霽虹春4號>優秀雜交>津優1號>新秀2號。其中耐鹽品種有中農12號和津春5號,新秀2號和津優1號爲不耐鹽品種,其他爲耐鹽性中等品種(王廣印等,2004)。

生產10000kg黃瓜,植株需要吸收氮28kg、磷9kg、鉀99kg、氧化鈣31kg、氧化鎂7kg。黃瓜不同生育時期,對養分的需求程度和比率都有差異。在苗期,植株的耐肥力弱,對養分的吸收緩慢,要少施肥。從開始收穫到收穫最盛時期,吸收量急劇增加,尤其對氮素的吸收量都較多,即使到結瓜末期氮素肥料仍然要保持一定的量,任何時候缺氮都會影響產量,一旦缺氮,即使再供給氮素,也不容易恢復。黃瓜全生育期不可缺磷,特別是在播種後20~40d間磷的效果格外顯著,這一時期絕不能忽視磷肥的施用。而鉀的吸收旺盛時期恰好與磷相反,是在生育後期,故施肥時應注意不要使黃瓜在後期缺鉀。另外,氮和鉀之間有拮抗作用,即氮施用量多時,鉀含量降低,鉀施用量多時,氮素含量有降低的趨勢。植株生長後期,由於黃瓜果實的相繼採收,各種成分的元素也相繼運出體外,這個時期必須適時進行追肥,才能使植株繼續旺盛地生長,這時追肥應以尿素爲主。

黃瓜的葉面積大,蒸騰量大,但根系淺,吸水能力弱,因此黃瓜喜溼而不耐旱。它要求的土壤溼度爲85%~95%,空氣溼度白天爲80%,夜間90%。但是如果土壤溼度大,空氣溼度雖在50%左右,也無大影響,因爲它對空氣乾燥的抵抗力是隨土壤溼度的提高而增強的。黃瓜的永久萎蔫點爲土壤水分9%,比其他蔬菜耐旱性差。一般在強光、高溫、乾燥季節的自然環境下,植株難以維持自身的水分平衡,需要適當灌溉。同時,黃瓜根系的呼吸作用旺盛,需氧量較高,如果澆水過多或雨後排水不力,造成田間積水,會減少土壤中的空氣含量,影響根系活動,再加上光照不足,植株會出現葉片發黃,節間細長,植株長勢較弱的現象。如果溫度又很低,就易造成漚根或發病,甚至導致植株萎蔫死亡。不過,不同黃瓜品種對根際低氧逆境的耐性不同。淹水處理形成的根際低氧逆境對津春2號、粵秀1號等品種整株乾重、根系乾重、根系活力、葉綠素含量影響較大,各項測定指標低氧處理均極顯著低於對照;而綠霸春4號、墨王子等品種在低氧逆境下,植株生長受到的抑制相對較小,對低氧逆境表現出一定的耐性(馬月花等,2004)。

黃瓜在各個生長髮育階段的需水量也不相同。在種子催芽時需要充足的水分,幼苗期要求水分相對較少,以後隨着植株的生長,需水量逐漸增加。在結果期所需水量最多,如果在這個時期供水不足,會導致畸形瓜增多,商品瓜的品質下降,產量和產值降低。另外保持適宜的土壤溼度,也會影響土壤中的溶液濃度,對促進有機質的分解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動,提高根系的發育和生理活性等有重要作用。

黃瓜對生存環境的需求是怎麼樣的?

黃瓜起源於亞熱帶溫暖溼潤地區,具有喜溫、喜溼、喜光、喜陰的特點。因此,對增長有一些要求。

1.溫度

黃瓜喜熱怕冷。適宜的生長溫度爲18~30℃,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爲24~28℃。植物在0~2℃時會凍死,在5~10℃時可能遭受凍害。一般來說,低於5℃的黃瓜很難適應。如果他們在低溫下運動,他們可以忍受3℃的低溫;低於10~12℃的生理活動失調,生育緩慢或停止。然而,在培育早春黃瓜時,經過低溫鍛鍊的黃瓜幼苗仍能承受3度的溫度。但我們不能讓它停留在低溫下。這將由於生理週期的不平衡而停止黃瓜的生長。

2.溼度

它需要一定的溼度、通風、蟲害控制和充足的營養。黃瓜喜溼,怕旱、怕澇,必須經常澆水,以保證正常結果和高產。但一次澆水過多會造成土壤硬化、積水,影響土壤透氣性,不利於植物生長。特別是在早春、晚秋和深冬,土壤溫度低、溼度高時,極易發生冷根、脫膠根和低溫高溼病害(如霜黴病、灰黴病、白粉病等)。

3.水分

種植時應澆足種植水,1周後澆慢苗水;中耕以保持土壤水分,控制澆水,並適當蹲苗;從坐果到拔苗期間,每2-3天澆水一次,保持土壤溼潤,防止土壤乾溼,減少異常果實和果實開裂現象。

4.追肥

在摘瓜高峯期,應增加追肥次數,縮短追肥間隔。追肥應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進行。黃瓜喜歡溫度,怕冷,這是菜農所知道的。因此,在我國北方黃瓜栽培中,當地溫度過低,導致露地黃瓜栽培後期。黃瓜就像一個受不了寒冷的高貴女士。它是水和嫩的。它需要細心的照顧和愛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