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是哪個地方人

來源:趣味百科館 3.14W

翁同龢(1830—1904),江蘇常熟(今蘇州常熟)人。字叔平,號鬆禪, 別署均齋、瓶笙、瓶廬居士、並眉居士等,別號天放閒人,晚號瓶庵居士,江蘇常熟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書法藝術家。體仁閣大學士翁心存第三子,咸豐六年(1856年)狀元,歷任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先後擔任清同治、光緒兩代帝師。卒後追諡文恭。

翁同龢工詩,間作畫,尤以書法名世,幼學歐、褚,初學董其昌、米芾,中年後由錢灃上追顏真卿,又不受顏字束縛,結體寬博開張,筆畫剛勁有力,風格蒼渾遒勁,朴茂雍容,著有《翁文恭公日記》《瓶廬詩文稿》等。

翁同龢是哪個地方人

人物生平學優則仕

清道光十年四月二十七日(1830年5月19日),翁同龢出生在北京城內石駙馬大街羅圈衚衕寓所。四歲時隨祖母張太夫人及母親許氏由京師回到故鄉常熟。翁同龢自幼稟性好學,通讀四書五經,並以優異成績考入常熟縣學遊文書院。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應院試考中秀才。咸豐二年(1852年),應順天鄉試中舉人。

咸豐六年(1856年),殿試一甲一名,考中狀元,授修撰,任實錄館協修。咸豐八年(1858年),任陝甘鄉試副考官,旋授陝西學政。

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任會試同考官。六月,擢升爲右春坊右贊善。七月,任山西鄉試正考官。十月,任日講起居注官。父去世回去守孝,同治四年(1865年)期滿,轉左贊善升右中允,授命在弘德殿行走。同治五年(1866年),任翰林院侍講。同治六年(1867年),任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同治七年(1868年),任國子祭酒。同治九年(1870年),任太僕寺卿。同治十年(1871年),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同治十一年(1872年),賞頭品頂戴。同治十三年(1874年),丁母憂期滿,仍在弘德殿行走,補內閣學士。

兩朝帝師

光緒元年(1875年),任刑部右侍郎。

光緒二年(1876年)四月,皇上在毓慶宮致力於學,命與夏同善授讀光緒帝,再辭,不允。隨即遷任戶部,充經筵講官,晉都察院左都御史。遷刑部尚書,調工部。

光緒五年(1879年),雲南巡撫杜瑞聯就雲南非法軍費報銷一事,派崔尊彝和潘英章二人攜鉅款赴京打通關節。崔、潘二人進京後在軍機處、戶部四處活動,最後以向軍機大臣周瑞清、王文韶、景廉和戶部經辦司員、書吏行賄8萬兩爲條件,了結此項報銷。

光緒六年(1880年),廷臣爭俄約久不決,懿旨派惇親王、醇親王及同龢與潘祖廕每日在南書房看摺件電報,擬片進呈取進止,至俄約改定始止。

任軍機大臣

光緒八年(1882)十月,廷命翁同龢在軍機大臣上行走,翁同龢第一次出任軍機大臣。翁同龢此次出任軍機大臣,主要參與了兩項重大政治活動。一是參與處理雲南軍費報銷舞弊案;二是參與中法越南交涉事宜。翁同龢因曾國藩及李鴻章曾經檢舉其兄,因而終身與李鴻章有私怨。任戶部尚書期間,處處刁難北洋水師。

光緒十年(1884年),法越事起,翁同龢主張一面進兵,一面與議,庶有所備。又言劉永福不足恃,非增重兵出關不可。旋與軍機王大臣同罷,仍直毓慶宮。前後充會試總裁、順天鄉試考官,兩蒙賜“壽”,加太子太保,賜雙眼花翎、紫繮。嘗請假修墓,傳旨海上風險,命馳驛回京,恩眷甚篤。

光緒十六年(1890年),戶部上奏,以海軍規模已具和國家度支艱難爲由,請求暫停海軍向國外購買軍火,致使北洋海軍的發展就此停滯,落於世界之後。當時有一副譏諷對聯描寫二人:“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上聯“合肥”指安徽合肥的李鴻章,下聯“常熟”即江蘇常熟的翁同龢。李翁二人的恩怨直接導致日後中日甲午戰爭北洋艦隊的失利,當時英國人建議中國:“必添購快船兩艘,方能備日製勝”,未料翁同龢不斷拖延,兩艘快船爲日本購去,新日艦速度快、炮門多,其中一艘日艦“吉野號”成爲甲午戰爭中擊沉中國艦隊最多的船艦。

光緒二十年(1894年),翁同龢再任軍機大臣,深得光緒帝信任。在甲午戰爭中,堅決主戰。次年,清軍戰敗,中日和議期間,翁同龢與李鴻藻極力反對割地,指出:“寧增賠款,必不可割地。”又聯合俄、英、德三國謀阻割地,最終情勢無法挽回。次年,兼任總理各國事務大臣。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以協辦大學士,兼任戶部尚書。

革職去世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皇上開始召用主事康有爲,議行新政。四月,硃諭且每於召對時諮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見於詞色,”八月,發動政變,太后複訓政。十月,又奉硃諭,革職,永不敘用。

光緒三十年(1904年),卒於家,年享七十有五。宣統元年(1909年),詔復原官,後追諡文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