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葉下表皮細胞有葉綠體嗎

來源:趣味百科館 5.06K

菠菜葉下表皮細胞有葉綠體嗎的答案是:沒有

菠菜葉下表皮細胞有葉綠體嗎

菠菜葉表皮細胞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和液泡,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因爲沒有葉綠體;菠菜葉保衛細胞、菠菜葉肉細胞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葉綠體。

葉綠體是含有綠色色素(主要爲葉綠素a、b)的質體,爲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存在於高等植物葉肉、幼莖的一些細胞內,藻類細胞中也含有。葉綠體的形狀、數目和大小隨不同植物和不同細胞而異。

葉綠體形態總述

在高等植物中葉綠體象雙凸或平凸透鏡,長徑5-10um,短徑2-4um,厚2-3um。高等植物的葉肉細胞一般含50~200個葉綠體,可佔細胞質的40%,葉綠體的數目因物種細胞類型,生態環境,生理狀態而有所不同。在藻類中葉綠體形狀多樣,有網狀、帶狀、裂片狀和星形等等,而且體積巨大,可達100um。

葉綠體由葉綠體外被、類囊體和基質三部分組成,它是一種含有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葉綠體含有3種不同的膜:外膜、內膜、類囊體膜和3種彼此分開的腔:膜間隙、基質和類囊體腔。

菠菜的源頭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亞洲西部的波斯(今伊朗),並經北非,由摩爾人傳到西歐西班牙等國。《唐會要》上明確記載:菠菜種子是唐太宗時從尼泊爾作爲貢品傳入中國的。

菠菜原產於亞洲西部的伊朗,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印度及尼泊爾東北部有兩個菠菜二倍體近緣種,爲菠菜原始型。

宋代王溥(922~982年)撰《唐會要》(成書於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載:“太宗時,泥婆羅圍(今尼泊爾)獻菠莜,類紅藍,實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據歐陽修在成書於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年)的《新唐書·西域傳》中記載,唐太宋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泥婆羅閏曾派遣使臣向唐朝敬獻菠菝。歷史上另有菠菜由西國(波斯)傳入之說。唐代學者韋絢在《劉賓客嘉話錄》中記載:“菜之菠棱者,本西國中,有僧自彼將其子來。”北宋蘇洵(1009~1066年)撰《嘉佑錄》一書中記載菠菜來自兩同。

綜合史料可認爲,菠菜是通過官方和民間等多種途徑從中亞和南亞地先後傳入中國的。傳入的時間最遲不晚於公元7世紀的隋唐之際,至今在中國已有千年的栽培歷史。

宋代蘇軾(1037—1101年)詩:“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菠棱如鐵甲。豈知吾蜀富冬蔬,霜葉露芽寒更茁。”從詩中可知當時蜀中已廣泛種植菠菜,並能越冬露地生產。

最早傳入中國的菠菜是刺粒菠菜,而圓粒菠菜則是近代由歐洲傳入的。

菠菜於11世紀傳入西班牙,此後普及歐洲各國,1568年傳到英國,19世紀引入美國。目前世界各國普遍栽培,中國各地均有種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