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禮儀誰先伸手

來源:趣味百科館 1.13W

握手禮儀誰先伸手的答案是:長輩與晚輩、男與女、上級與下級、主人與客人之間行握手禮時,長輩、女士、上級、主人先伸手,晚輩、下級、男士、客人先問候再伸手。平輩中,握手時先出手爲敬。在男女之間,如果女方沒有握手的意向,男方則點頭或鞠躬致意,若男方是長輩或上級,可先伸手

握手禮儀誰先伸手

握手是一種禮儀,人與人之間、團體之間、國家之間的交往都賦予這個動作豐富的內涵。

握手是一種交流方式,表示友好,可以加深雙方的理解、信任,可以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尊敬、景仰、祝賀、鼓勵,也能傳達出一些人的淡漠、敷衍、逢迎、虛假、傲慢。

握手—般是先打招呼或點頭示意,然後相互握手、寒暄致意。

握手禮據說源自歐洲,自辛亥革命後傳入我國。孫中山認爲,在我國流行了數千年的跪拜禮,是封建等級禮教制度的象徵,推翻滿清封建統治,一定要摧毀它的禮制。用新式的體現平等理念的握手禮取代跪拜禮,是辛亥革命任務的一部分。早在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組織同盟會,規定入盟“同志相見之握手暗號”,並親自教導會員如何行握手禮。

說法一:戰爭期間,騎士們都穿盔甲,除兩隻眼睛外,全身都包裹在鐵甲裏,隨時準備衝向敵人。如果表示友好,互相走近時就脫去右手的甲冑,伸出右手,表示沒有武器,互相握手言好。後來,這種友好的表示方式流傳到民間,就成了握手禮。當今行握手禮也都是不戴手套,朋友或互不相識的人初識、再見時,先脫去手套,才能施握手禮,以示對對方尊重。

說法二:握手禮來源於原始社會。早在遠古時代,人們以狩獵爲生,如果遇到素不相識的人,爲了表示友好,就趕緊扔掉手裏的打獵工具,並且攤開手掌讓對方看看,示意手裏沒有藏東西。後來,這個動作被武士們學到了,他們爲了表示友誼,不再互相爭鬥,就互相摸一下對方的手掌,表示手中沒有武器。隨着時代的變遷,這個動作就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握手禮握手禮的由來握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禮節。

說法三:來源於原始社會。當時,原始人居住在山洞,他們經常打仗,使用的武器是棍棒。後來他們發現可以消除敵意,結爲朋友,而最好的表達方式是見面時先扔掉手中棍棒,然後再揮揮手。

⑴ 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⑵ 要緊握對方的手,時間一般以1~3秒爲宜。當然,過緊地握手,或是隻用手指部門漫不以心地接觸對方的手都是不禮貌的。

⑶ 被介紹之後,最好不要立即主動伸手。年輕者、職務低被介紹給年長者、職務高者時,應根據年長者、職務高者的反應行事,即當年長者、職務高者用點頭致意代替握手時,年輕者、職務低者也應隨之點頭致意。和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

⑷ 握手時,年輕者對年長者、職務低者對職務高者都應稍稍欠身相握。有時爲表示特別尊敬,可用雙手迎握。男士與女士握手時,一般只宜輕輕握女士手指部位。男士握手時應脫帽,切忌戴手套握手。

⑸ 握手時雙目應注視對方,微笑致意或問好,多人同時握手時應順序進行,切忌交叉握手。

⑹ 在任何情況下拒絕對方主動要求握手的舉動都是無禮的,但手上有水或不乾淨時,應謝絕握手,同時必須解釋並致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