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是什麼過程

來源:趣味百科館 3.21W

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是什麼過程的答案是:辯證發展的過程。

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是什麼過程

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認識是一個辯證發展的過程,這是一個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的過程。這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辯證唯物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於人類的認識來源、認識能力、認識形式、認識過程和認識真理性問題的科學認識理論。實踐決定認識,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認識是人們在實踐中藉助一定的工具作爲手段,使客觀對象發生某種改變而獲得的。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認識產生於實踐的需要,實踐的發展爲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這些工具延伸了人類的認識器官,促使人類認識的發展。另外,實踐鍛鍊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

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要檢驗一種認識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事物,需要聯結主觀與客觀的實踐來檢驗。通過實踐,人們把指導自己實踐的認識和實踐所產生的結果加以對照,從而檢驗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

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認識從實踐中來,最終還要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認識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愛因斯坦說過“宇宙最不可理解之處,就是它可被理解”那麼爲什麼世界是可被認識的,本質上說明了哪些問題?

這個問題的深度比較大,需要深想一下。因爲總感覺“世界可以被理解”這句話說明了一些事,而現實中卻總被忽略。

人們的認知決定我們相信什麼!但是人們從來不思考爲什麼相信,因爲語言和文字架構的知識和智慧,我們以爲我們讀懂了,同樣,對於生活中的細節卻熟視無睹。

理解也是分層次的,很多人覺得自己理解能力超強,就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魚之樂,都以爲是文字遊戲。

當建立一種觀念的時候,和觀念一起存在的客觀實際就容易被忽略,就本身科學而言,科學方法而言,沒有人在乎本身,似乎以一種觀念一樣的標準束縛着我們自己,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雙重標準,道德綁架,以及人身攻擊和思維設限。

愛因斯坦是偉大的物理學家,哲學家,和思想家,他給人類貢獻了太多的東西,對於真理的推導和演變讓物理學研究早幾十年,幾百年,質能方程式和先天八卦一樣,把宇宙運行的規律和本質,用邏輯一運算推導出來,並且計算出那個“常數”。

大家很清楚,任何學問,都是立場和範疇內的相對真理,建立參照系很簡單,建立一個相對的參照物,提出相對論,更是把空間物理學的研究領域進入量子領域。

愛因斯坦對於核武器的製造,以及自己提供的幫助後悔不已,因爲人性總是會把邪惡放大,無論是屠龍少年還是惡龍,每個人在乎的似乎都是自己的利益,所以晚年愛因斯坦一直抵制使用核武器,保護自己唯一生活家園在行動。

宇宙不可理解之處就是可以被理解。

我認爲這句話三個層面

第一、科學的研究方法比科學本身更科學。

第二、我們以爲的就一定是我們以爲的嗎?知之爲知之,不知更非知。

第三、可以理解和不可以理解都是宇宙之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這個世界可以被認識,冰山一角,薪火相傳。

和這個世界不可被認識,知有崖而學海無涯。

理解的世界是自我架構的世界,很多東西似是而非,長的一樣,本質不一樣,無論精神世界、意念空間、心靈相通,天人合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