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死金牌在古代真的存在嗎

來源:趣味百科館 2.52W

古代是真的有免死金牌。”免死金牌“這一特權制度,最早是來源於漢高祖劉邦。劉邦當上皇帝后,對手下文臣武將論功行賞,分封了8個異姓王、143位功侯。並將優待功臣的誓言,刻在鐵券上,頒發給身邊出生入死的兄弟。以此表示劉家江山只要一直在,他們的子孫後代就會永享榮華富貴。並且把頒發的鐵券,一分爲二,一份放在金匣子裏給到受封的大臣,一份放在漢室宗廟保管。那時的鐵券,是用硃砂寫的,所以就被稱爲丹書鐵券。鐵券可以世代相傳,又被稱爲”世券“。

免死金牌在古代真的存在嗎

免死金牌的發展史:

鐵券那時只是作爲一種加官進爵、封侯納妾的憑證。還沒有免死、免罪的功能。到了南北朝時期,丹書鐵券才漸漸地有了免死的功能。隋朝時期,丹書鐵券由硃砂寫字改用金粉寫字,從此丹書鐵券又稱爲金書鐵券。唐朝時期,更是將這一制度規範化,頒發出去的鐵券還會註明免死的次數,甚至開始蔭及子孫。到了明朝後,

丹書鐵券的發放,開始變得嚴格起來。當時能獲賜鐵券的人,僅限於立有軍功的,被封爲公、侯、伯的勳臣。與唐朝相比,明朝的免死金牌,免死的次數下降,子孫也不包括在被赦免的範圍,也不可以免除謀逆死罪。清朝後,丹書鐵券就被廢止了,但相對應的是鐵帽子王、黃馬褂,這樣的恩賜。

現存最早的鐵券是什麼:

現存最早的鐵券,是國家博物館珍藏的五代吳越國王錢繆鐵券,已千餘年歷史,據報道,這道鐵券是公元896年,唐昭宗爲嘉獎吳越王錢繆討伐董昌有功,特頒賜於錢繆的。鐵質鑄成,形如覆瓦狀,縱29.8釐米,橫52釐米,厚2.41釐米,重約132兩,上嵌金字350個,正文25行,每行14字,全文端楷甚工,現金字多有剝落。鐵券的主要內容是記載被賜者征討董昌的功績,因其對朝廷有如此功勞,所以“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意即皇帝可免錢九次死罪),是皇帝賜給臣下的一種獎賞和信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