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春節時間

來源:趣味百科館 2.69W

古代中國曆代春節的日期並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爲正月,商朝用臘月爲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以十月爲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落下閎、鄧平等人制訂了《太初曆》,將原來以十月爲歲首改爲以孟春正月爲歲首,後人在此基本上逐漸完善爲我們當今使用的陰曆,落下閎也被稱爲“春節老人”。

古代春節時間

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魏晉時,出現了除夕守歲習俗的文字記載。

如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記載: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

唐代時,人們除登門拜年,還發明一種“拜年帖”。

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賀卡,御書“普天同慶”,賜予大臣。

這一形式迅速在民間普及,改用梅花箋紙。

當時這種“拜年帖”被稱爲“飛帖”。

宋代時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

除夕、春節放爆竹之俗便逐漸盛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