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

來源:趣味百科館 1.09W

相傳楚國大夫屈原倡導舉賢授能,而被官場排擠,流放在外,最後抱石投江自盡,人們立即划船撈救,並往江中投入米團,防止魚蝦啃食屈原的屍體,而後演變爲賽龍舟和吃糉子的習俗。後來就將端午節定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同時也是紀念賢士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扒龍船、放紙鳶、端午食糉、洗草藥水、拴五色絲線、打午時水、鑄陽燧、浸龍舟水、佩豆娘、貼午時符、祭祖、畫額、薰蒼朮、躲端午、避五毒、採藥、制涼茶、掛艾草與菖蒲、飲雄黃酒等。

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

端午習俗內容豐富多彩,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在我國傳統節日中,端午節有別名近30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端陽節、重午節、五月節、午日節、浴蘭節、菖蒲節、女兒節、龍舟節、龍日節、天中節、地臘節、躲午節、當五汛、解糉節、糉子節、屈原日、詩人節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