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事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3.2W

意思是: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識的人待在家裏,也能知曉天下的事情

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事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事

成語發音:xiù cái bù chū mén,ér zhī tiān xià shì

成語解釋: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識的人待在家裏,也能知曉天下的事情

成語出處:魯迅《諺語》:“古之秀才,自以爲無所不曉,於是有‘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事’這自負的漫天大謊。”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分句;指學習的作用

成語結構: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當代成語

近義詞: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查看更多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事的近義詞>>



“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的意思

“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的意思是:雖然足不出戶,但知道外界發生的事情。

這兩句諺語最早出自春秋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七章:“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規於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弗爲而成。”

意思是:不走出家門,通過道就可以知曉天下事理;不觀望窗外,通過道可以知曉自然規律。走得越遠,對道就知道得越少。

常言道“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能夠不用出門就可以知天下事,是有參悟了道的智慧的人,智慧到了最高處,就是真正的神通;神通並不是稀奇的事,而是真實智慧的成就。

一個按照“道”的智慧真正成就了的人,不必出門,就會知道天下的事。如果有真智慧修養的人,用不着到外面實際經驗,就可以瞭解事實的究竟。

擴展資料

《道德經》第四十七章主要談的是哲學上的認識論。

本章闡述了人類認識能力的兩種境界:一種是彼岸的智慧,一種是世俗的知識。一般人所用的是後者,屬於後天的能力;而聖人所用的是前者,先天的能。這兩種境界的方向是相反的,即佛說的“彼岸智慧”和此岸世間智的差異。

不出門戶,就能知天下;不視窗外,就能知曉天道。這就是彼岸的智慧,是一種往內走的方向,進入無眼、耳、鼻、舌,身,意的狀態,不斷深入,直至迴歸到道的境界、如來境界。此時肉眼自然上升到天眼,那麼肯定能知曉天道,不需要開窗戶看,就是“不窺牖,見天道”。

而“不出戶,知天下”,就是慧眼的境界,那麼不斷向內深入,乃至法眼、佛眼,都會出現。實際上五眼六通(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漏盡通)都是修行的副產品,是在往內走的過程中的必然產物。

那麼如果反過來,往外走的方向,“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越往外走,知道的越少。因爲只有一個肉眼凡胎,只知道用眼、耳、鼻、舌、身、意去追求外面的物質,這樣一種探索的方式只可能越知越少,而且肉眼所看到的多數只是幻覺,真相是超越有形世界的。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爲而成。”聖人,有道之人,根本不用世俗的知識,所以“不行”“不見”“不爲”,他是進入無眼、耳、鼻、舌、身、意的狀態,以彼岸的智慧,洞見一切,即佛陀說的“般若波羅蜜”。

道家文化學者陳鼓應在《老子註釋及評介》中說:老子認爲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種規律運行着,掌握着這種規律(或原則),當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實況。他認爲心靈的深處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鏡子,這種本明的智慧,上面蒙着一層如灰塵般的情慾(情慾活動受到外界的誘發就會趨於頻繁)。

老子認爲人們應透過自我修養的功夫,作內觀返照,淨化慾念,清除心靈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虛靜的心境,去覽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運行的規律。

老子是一位博學多識之人,有豐富的生活實踐經驗,他認爲並不是什麼事都只有經過本人的實踐才能認識,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重視理性認識,間接知識。“不出戶”、“不窺牖”這類極而言之的強調手法,從古到今都是普遍應用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道德經

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的意思是什麼?

“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的意思是:雖然足不出戶,但知道外界發生的事情。

這兩句諺語最早出自春秋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七章:“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規於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弗爲而成。”

意思是:不走出家門,通過道就可以知曉天下事理;不觀望窗外,通過道可以知曉自然規律。走得越遠,對道就知道得越少。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爲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爲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爲萬經之王。

作者簡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諡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春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爲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爲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擴展資料

內容簡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爲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爲《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爲《德經》,並分爲81章  。

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爲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爲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道德經》的總字數因爲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馬王堆帛書,甲本爲5344字,乙本爲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經章句》爲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爲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經古本》爲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現代《道德經》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數爲5162字。

作品鑑賞: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爲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爲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昇華。沒有德的基礎,爲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爲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創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爲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爲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着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

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爲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爲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爲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道德經》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是什麼意思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解釋

1、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諺語,意思是讀書人閉門苦讀,就能知天下大事。

2、出處:清·王有光《吳下諺聯》二: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秀才以天下爲己任,自應日新其德,知能並進。……必也杜門不出,十年讀書,十年養氣,如董江都下帷不輟,一旦出身任事,乃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