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國養牛史

來源:趣味百科館 2.42W

牛在中國古代是牛科(Bovidae) 中不同種和不同屬 家畜的統稱。通常指黃牛或普通牛(Bos taurus)和水牛(Bubalus bubalus),也包括犛牛(Bos grunniens)和犎牛(Bos indicus)。

中國牛種的馴化和演進

普通牛的馴化,距今至少已有6000年的歷史,在草原地區可能更早。“牛”在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作

什麼是中國養牛史
等形,並且已有合體的“黃牛”,作
什麼是中國養牛史 第2張
形。《詩經·小雅·無羊》中有“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犉”即黃毛黑脣的牛。長期的定向選擇以黃色爲主(見《禮記·檀弓上》),牛角也逐漸變短。到春秋、戰國時代,已出現優秀的牛種如牛。現代著名的秦川牛,奠基於唐代,可認爲導源於牛,毛色則以紅色爲主。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稱“牛小而水牛大,牛有黃、黑、赤、白、駁雜數色。”可見其外形特徵已有演變。至於塞北草原的牛種,據南宋徐霆《黑韃事略》中說:“見草地之牛,純是黃色,甚大,與江南水牛等,最能走”,也說明了牛種在不同生態環境下產生的差異。

水牛在中國南方馴化較早。浙江餘姚河姆渡和桐鄉羅家角二處文化遺址的水牛遺骸,證明約7000年前中國東南濱海或沼澤地帶,野水牛已開始被馴化;現除在雲南偏遠地方外,野水牛已絕跡。從古代文獻看,甲骨文中有“沈牛”一詞,被釋爲水牛的古稱,漢代司馬相如《上林賦》也有此名詞。現陳列在美國明尼亞波里斯美術館的臥態水牛銅像,是周代文物。明代《涼州異物志》載“有水牛育於河中”,證明古代在今甘肅武威地區也有水牛,只因數目稀少,被視爲珍異動物

犛牛古作“犛”,而“犛”是“犛”的異體字;此外還有犘牛等古稱。由野犛牛馴化而來。古代用犛牛尾毛製成的飾物稱旄,常用作旌旗、槍矛和帽上的飾品。《書經·牧誓》載“右秉白旄”;《荀子·王制》說:“西海則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國得而用之”,說明先秦時期犛牛產品已成爲與西部地區商品交換的內容之一。《呂氏春秋》中“肉之美者,……犛象之肉”,《漢書·郊祀志》的“殺一犛牛以爲俎豆牢具”,說明犛牛自古也供肉用。

犎牛原產於嶺南等地,現代從西名卻譯成瘤牛,日本至今仍沿用犎牛古名。犎牛在古代也寫作封牛,《爾雅》中有“犦”字,據晉代郭璞注:“即犎牛也,領上肉犦胅起,高二尺許,狀如橐駝,肉鞍一邊,健行者日三百餘里,今交州(今越南北方)、合浦、徐聞縣出此牛。”現在南方沿海以及海南島上的高峯牛就是自古已有的犎牛。在雲南江川發掘得的秦、漢時代文物銅牛,也有肩峯高聳的犎牛特徵。

牛利用的歷史發展

牛在遠古時代就被用作祭祀的犧牲。據古文獻載,每次宰牛多達三四百頭,多於羊和豬的數量。周代祭祀時牛羊豬三牲俱全稱太牢(一說太牢是肥育牛的畜欄);如缺少牛牲,則稱少牢,說明自古即以牛牲爲上品(見彩圖)。《禮記·王制》稱:“祭天地之牛,角繭栗;宗廟之牛,角握;賓客之牛,角尺。”這是根據牛角的發育程度,判斷牛的老幼,從而區別牛的等級。爲了掌管國家所有的牛在祭祀、賓、軍用等方面的用途,周代設有“牛人”一職,漢以後曾發展成爲專管養牛的行政設置。

什麼是中國養牛史 第3張

牛在古代的主要用途是供役用。牛車是最古老的重要陸地交通工具,有認爲堯、舜以前已發明牛車,但後來的發展不及馬車。井田制度規定每十六井有戎馬一匹、牛一頭,以備徵用。在有驛站交通後,牛在某些朝代,也用於缺馬的地區或無需急行的驛運。歷史上每當大戰之後,馬匹大減,牛車就應運而起,甚至有騎牛代步的。元代大量搜刮民馬,民間的畜力運輸曾以牛爲主。但使牛的利用發生決定性變化的,則是農業生產中牛耕的發展。有說牛耕始於鐵器農具產生以後。但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犁字無不從牛字。孔子的門徒冉耕,字伯牛;司馬耕,字子牛,二人的名號中都有相應的“耕”“牛”二字。這些似都可說明耕地與牛的關係和牛耕之早。自漢代以後的2000餘年來,許多出土文物更可證明牛耕的發展。“二牛擡槓”和用單套牛耕作的方法,已見於徐州地區漢墓的石刻和嘉峪關、敦煌、榆林等地的壁畫。唐初李壽墓的壁畫則說明早在1000多年前,無論是牛的軛具或耕作技術,都已發展到相當於近代農具的水平。

牛乳及其製品,一向是草原地區各族人民的主食。乳古稱湩,秦漢時已由塞外傳入。到南北朝時期,已遍及北方農村,《齊民要術》就詳細記載了農民擠牛乳和製造乳酪的方法。乳製品在古代通稱爲酪,也很快推廣到南北各地,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唐時在今甘、青、川諸省以及廬州(今合肥市)也已有此產品。此後,江南如湖州、蘇州等地農民也養乳牛,擠乳作酪,並製成乳餅及酥油爲商品。直至西洋乳牛輸入以前,中國南北不少城市早有牛乳供應,採取的是趕黃牛上門擠乳出售的方法。20世紀初期開始,才從歐美引入乳牛品種,飼養在各大城市,供應乳品。至於牛的肉用,雖在1000多年前已出現近乎肉牛型的優秀牛種,但限於特定的經濟條件,加以佛教的影響,一直未獲發展。

古代養牛技術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關於相牛術的記載。傳說春秋時代齊桓公謀士甯戚著《相牛經》,後傳給百里奚,到漢代河西薛公得其書以相牛,並作註解,漢末由高堂生傳至晉代。但這一著作也可能是漢代早期的人假託歷史人物之名,總結從春秋到秦漢民間的相牛經驗而成。原作《相牛經》已失傳,僅在《齊民要術》和其他古農書中散見有關內容。清代的《相牛心境要覽》是一部內容遠勝於《相牛經》的相牛專著,全書1.2萬餘字,以介紹相水牛技術爲主,次及黃牛,其中大部分可作現代役牛鑑定的參考。

放牧是古代養牛的早期方式。甲骨文中的牧字即表示以手執鞭驅牛。《說文解字》把它解釋爲養牛人。夏、商時代的牧官,包括牧正和牧師,既是地方官,也是管理養牛和其他畜牧生產的頭目。牛羣放牧的形式和近世相似。放牧地也有指定,曾有郊地、林地、牧地的區別。隨着牛用途的發展,放牧爲主的養牛方式逐漸向舍飼過渡,或二者結合。甲骨文中的牢字表示供躲避風霜雨雪用的簡易牛欄或牛棚。《秦律》中已有對牛馬的飼養管理和使用的保護條例。北魏《齊民要術》指出,養牛要“寒溫飲飼,適其天性”,還提到造牛衣、修牛舍,採用墊草,以利越冬等,表明已很重視舍飼管理措施。《唐六典》明確規定官牛的飼料由政府定量供應。《農桑輯要》在總結元代以前耕牛的飼養方法時提到:每三頭牛日給豆料達八升,每日定時餵給,每頓分三次,先粗後精,飼畢即耕用。到明、清二代,耕牛飼養採取牧喂結合的方法。徐光啓《農政全書》中所述,適用於江南;蒲松齡《農桑經》、包世臣《齊民四術》和張宗法《三農紀》中介紹的飼料處理和喂牛方法,適用於華北。清楊秀元《農言著實》介紹陝、晉各省用苜蓿喂牛的經驗,更有價值。

牛穿鼻是控制牛便於役用的一項重要發明。甲骨文牛字下面一橫劃,有說表示用木棒穿過牛鼻的意思。《莊子·秋水篇》中有“落(絡)馬首,穿牛鼻,是謂人”的論述。兩漢時代的耕牛壁畫,也證明牛穿鼻的發明爲時甚早。古代爲牛編織牛衣,說明冬天對牛的愛護。牛鞭在春秋時代就開始用於放牧和使役,據清代《授時通考》的解釋,其作用在於以鞭與人的吆喝聲相伴和,“用警牛行,不專於撻”,因而又稱“呼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