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國小麥栽培史

來源:趣味百科館 1.38W

考古發掘表明,新疆孔雀河流域新石器時期遺址出土的炭小麥距今4000年以上(見彩圖);甘肅民樂縣六壩鄉西灰山遺址出土的炭化小麥,距今也近4000年。安徽省亳縣釣魚臺遺址出土的炭化小麥,則表明西周時小麥栽培已傳播到淮北平原。

什麼是中國小麥栽培史

甲骨文中有侱(來)和

什麼是中國小麥栽培史 第2張
(麥)兩個字,爲麥的初文。《詩經》中“”(來)和“麥”並用,還有“來”(小麥)、“牟”(大麥)之分。以後“來”轉爲來去之來,單用麥字。西漢《氾勝之書》記載:“夏至後七十日,可種宿麥”,“春凍解,耕和土,種旋麥”,表明已經有“宿麥”(冬麥)和“旋麥”(春麥)之別。古籍中單稱的麥字,多指小麥。以後隨着大麥、燕麥等的推廣,才用小麥以與其他麥類相區別。

發展過程

從《詩經》反映麥作生產的詩歌中,可知公元前6世紀以前黃河中下游各地(今甘肅、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省)已有小麥栽培。春秋戰國時,栽培地區繼續擴大。據《周禮·職方氏》記載,當時種麥範圍除黃淮流域外,已及內蒙古南部。戰國時期發明的石轉磨在漢代得到推廣,使小麥可以加工成麪粉,從而進一步促進了小麥栽培的發展。江南的小麥栽培,較早見於東漢袁康《越絕書》的記載。《晉書·五行志》中反映元帝大興二年(319)吳郡、吳興、東陽禾麥無收,造成饑荒,說明4世紀初江蘇、浙江一帶小麥生產已有較大發展。其後由於中原戰亂,北方人民大量南遷,特別是南宋初期江南麥的需要量激增、麥價大漲等原因,更刺激了小麥生產。西南地區種植小麥的早期記載見於唐代樊綽《蠻書》。到明代,麥類種植幾乎遍及全國,其在糧食作物中的地位已僅次於水稻,但全國分佈不平衡。據《天工開物》記載:在北方“燕、秦、晉、豫、齊、魯諸道,烝民粒食,小麥居半”,而在南方“西極川、雲,東至閩、浙、吳、楚腹焉,……種小麥者,二十分而一”。

栽培技術

北方小麥古代主要是通過多耕多耙和深耕細耙來防旱保墒,消滅雜草、害蟲。西漢時關中乾旱地區夏季休閒的秋種麥地,多在5~6月耕地蓄水保墒,通過較長時間的曬垡,促使熟化,耕後注重多耙摩平。在南方,南宋後隨着稻麥兩熟制的推廣,稻茬麥田的耕地技術不斷提高,《陳旉農書》中就有關於早稻收後耕地、施肥而後種豆麥蔬菇的論述。與北方重視蓄水保墒相反,排水是南方稻麥兩熟制中種麥的關鍵問題。元代《王禎農書》和明代《農政全書》都較爲詳細地記述了收稻後作壟開溝、以利田間排水的技術,指出要做到壟凸起如龜背、雨後溝無積水,爲小麥根系發育創造良好條件。

在小麥播種方面,東漢《四民月令》提出,在田塊肥力高低不同時應先種薄田、後種肥田。北魏《齊民要術》更明確指出“良田宜種晚,薄田宜種早”,主張視土壤肥力情況確定播種期。中國古代還有耬犁、下糞耬種和砘車的發明,對促進小麥生產起了重要作用。又據明末《沈氏農書》記載,在江南地區爲爭取稻茬麥田適時播種,創造了小麥浸種催芽和育苗移栽兩種技術。清代還創造了遲播早熟的“九麥法”(即春化處理),解決了北方秋季遭災後的遲播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