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天官最早什麼時候

來源:趣味百科館 1.94W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堯帝時,就設有司天官。古代中國天文學家爲了便於認星和觀測,把若干顆恆星組成一組,每組用地上的一種事物命名,這一組就稱爲一個星官,簡稱一官。唐宋後也有稱之爲一座的。

司天官最早什麼時候

現存最早的信史史記,其<天官書>開宗明義就寫着:“天文有五官,官者,星官也;星座有尊卑,若人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源於中國人民對遠古的星辰自然崇拜。

中國古代的星象學誰知道

中國古代的星象學不叫星象學, 有時看到什麼"夜觀天象"的,就是中國古代研究天象的人們乾的事了.

秦、漢至南朝,太常所屬有太史令掌天時星曆。隋祕書省所屬有太史曹,煬帝改曹爲監。唐初,改太史監爲太史局,嗣曾數度改稱祕書閣、渾天監察院、渾儀監,或屬祕書省。開元十四年(726),復爲太史局,屬祕書省。乾元元年(758),改稱司天臺。五代與宋初稱司天監,元豐改制後改太史局。遼南面官有司天監,金稱司天臺,屬祕書監。元有太史院,與司天監,回回司天監並置。明初沿置司天監、回回司天監,旋改稱欽天監,有監正、監副等官,末年有西洋傳教士參加工作。清沿明制,有管理監事王大臣爲長官,監工、監副等官滿、漢並用,並有西洋傳教士參加。乾隆初曾定監副以滿、漢、西洋分用。後在華西人或歸或死,遂不用外人入官。

古迦勒底人創造了星區劃分法,這就是星座。我國古代也創造了自己的星區劃分體系,人們爲了認識星辰和觀測天象,把天上的恆星幾個一組,每組合定一個名稱,這樣的恆星組合稱爲星官。各個星官所包含的星數多寡不等,少到一個,多到幾十個,所佔的天區範圍也各不相同。其星官數目,據初步統計,在先秦的典籍中記載有約38個星官。《史記·天官書》中記載91個。《漢書·天文志》中記載說:“經星常宿中外官凡一百一十八名,積數七百八十三星。” 張衡所著《靈憲》中雲:“中外之官常名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爲星兩千五百,而海人之佔未存焉。”

春秋戰國時代,甘德、石申、巫咸等,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星官體系。到三國時代,吳國的太史令陳卓,綜甘、石、巫三家星官,編撰成283官1464顆恆星的星表,並繪製成星圖(該星表、星圖早已散佚),晉、隋、唐繼承並加以發展,我國的星區劃分體系趨於成熟,此後歷代沿用達千年之久,這其中最重要的星官是三垣、二十八宿。

三垣

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每垣都是一個比較大的天區,內含若干(小)星官(或稱爲星座),據《清會典》所載,甘氏、石氏、巫氏的劃分互有不同。各垣都有東、西兩藩的星,左右環列,其形如牆垣,故曰爲“垣”。

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居於北天中央,所以又稱中宮,或紫微宮。紫微宮即皇宮的意思,各星多數以官名命名。它以北極爲中樞,東、西兩藩共十五顆星。兩弓相合,環抱成垣。整個紫微垣據宋皇佑年間的觀測記錄,共合37個星座,附座 2個,正星163顆,增星181顆。它的天區大致相當於現今國際通用的小熊、大熊、天龍、獵犬、牧夫、武仙、仙王、仙后、英仙、鹿豹等星座。

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於紫微垣之下的東北方,北斗之南。約佔天區63度範圍,以五帝座爲中樞,共含20個星座,正星78顆,增星100顆。它包含室女、後發、獅子等星座的一部分。太微即政府的意思,星名亦多用官名命名,例如左執法即廷尉,右執法即御史大夫等。

天市垣是三垣的下垣,位居紫微垣之下的東南方向,約佔天空的57度範圍,大致相當於武仙、巨蛇、蛇夫等國際通用星座的一部分,包含19個星官(座),正星87顆,增星173顆。它以帝座爲中樞,成屏藩之狀。天市即集貿市場,《晉書·天文志》中雲:“天子率諸侯幸都市也。”故星名多用貨物、星具,經營內容的市場命名,如,《晉書·天文志》雲:帝座“立伺陰陽也”,斛和鬥“立量者也”,斛用以量固體,鬥則用以量液體,列肆“立寶玉之貨”,是專營寶玉的市場,車肆“主衆貨之區”,是商品市場,市樓“市府也,主市價、律度、金錢、珠玉”等。

關於三垣的創始年代,尚無肯定的結論,從典籍來看,紫微垣和天市垣作爲星官,首見於輯錄石申所著《石氏星經》的《開元佔經》一書中,而太微垣的名稱始見於唐初的《天象詩》。但是,在《史記·天官書》中已載有和三垣相當的星官名稱。天市垣東、西兩藩的星均用戰國時代的國名命名,亦是三垣創始年代的一個佐證。

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是中國古代所創星區劃分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古人把沿黃道、赤道附近的星象,劃分成二十八個大小不等的部分,每一部分叫做一宿,合稱二十八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

最初是古人爲比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官,作爲觀測時的標記。“宿”的意思和黃道十二宮的“宮”類似,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爲二十八個天區的主體,這些天區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稱爲名稱,和三垣的情況不同,作爲天區,二十八宿主要是爲了區劃星官的歸屬。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自西向東排列,與日、月視運動的方向相同:

東方七宿爲角、亢、氐、房、心、尾、箕,包括四十六個星座,三百餘顆星,組成的形象好似一條蒼龍。不少學者認爲,《易經》乾坤“潛龍勿用”、“見龍在田”、“或躍在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正是描述的蒼龍七宿在春天時的天象。《石氏星經》稱:“角爲蒼龍之首,實主春生之權,亦即蒼龍之角也。”《說文》稱“亢人頸也”,因此亢宿是蒼龍的脖子。氐宿又名天根,它是蒼龍的胸。房宿爲蒼龍之腹,由於龍爲天馬,所以房宿又稱爲天駟或馬祖。心宿即大火星。尾宿是蒼龍之尾,按古代分野說(天上的星星各自對應着地上的某一區域),尾宿和箕宿對應着九江口,因此尾宿又名九江,它附近有天江星、魚星、龜星。箕宿也是蒼龍之尾,它附近還有糠星和杵星。

西方七宿爲奎、婁、胃、昴、畢、觜、參,計有五十四個星座,七百餘顆星,它們組成了白虎圖案。奎宿由十六顆不太亮的星組成,狀如鞋底,它算是白虎之神的尾巴。婁宿三星,附近有左更、右更、天倉、天大將軍等星座。胃宿三星緊靠在一起,附近有天廩、天船、積屍、積水等星座,看來胃口太小難以消化如此多的食物,有點消化不良。昴宿即著名的昴星團,有關它的神話傳說特別多,昴宿內有捲舌、天讒之星,似乎是禍從口出的意思。畢宿八星,狀如叉爪,古代將網小而柄長者稱爲畢,畢星又號稱雨師(箕星爲雨伯),又名屏翳、號屏、玄冥(與室宿相同);我國以畢宿爲雨星。觜宿三星幾乎完全靠在一起,實在是櫻桃小口一點點。參宿七星,中間三星排成一排,兩側各有兩顆星,七顆星均很亮,在天空中非常顯眼,它與大火星正好相對,我們今天稱意見不同爲意見參商,以及兄弟不和爲參商不相見,皆源於此。

南方七宿是井、鬼、柳、星、張、翼、軫,計有四十二個星座,五百多顆星,它的形象是一隻展翅飛翔的朱雀。井宿八星如井,西方稱爲雙子,附近有北河、南河(即小犬星座)、積水、水府等星座。鬼宿四星,據說一管積聚馬匹、一管積聚兵士、一管積聚布帛、一管積聚金玉,附近還有天狗、天社、外廚等星座。柳宿八星,狀如垂柳,它是朱雀的口。星宿七星,是朱雀的頸,附近是軒轅十七星。張宿六星爲朱雀的嗉子,附近有天廟十四星。翼宿二十二星,算是朱雀的翅膀和尾巴。軫宿四星又名天車,四星居中,旁有左轄、右轄兩星,“車之象也”。

北方七宿爲鬥、牛、女、虛、危、室、壁,共六十五個星座,八百餘顆星,它們組成了蛇與龜的形象,故稱爲玄武七宿。鬥宿爲北方玄武元龜之首,由六顆星組成,狀亦如鬥,一般稱其爲南鬥,它與北斗一起掌管着生死大權,又稱爲天廟。牛宿六星,狀如牛角。女宿四星,形狀亦象箕。虛宿主星即堯典四星之一的虛星,又名天節,頗有不祥之意,遠古虛星主秋,含有肅殺之象,萬物枯落,實可悲泣也。危宿內有墳墓星座、虛粱、蓋屋星座,亦不祥,反映了古人在深秋臨冬之季節的內心不安。室宿又名玄宮、清廟、玄冥(水神),它的出現告訴人們要加固屋室,以過嚴冬。壁宿與室宿相類,可能含有加固院牆之意。北方玄武星宿地位甚高,北京舊有真武廟(復興門外),即供奉玄武大帝。

二十八星宿的全稱

一字青紗腦後飄,道袍水合束絲絛;元神一現羣龜滅,斬將封爲角木蛟。

九揚紗巾頭上蓋,腹內玄機無比賽;降龍伏虎似平常,斬將封爲鬥木豸。

三綹髭鬚一尺長,煉就三花不老方;篷萊海島無心戀,斬將封爲奎木狼。

修成道氣精光煥,巨口獠牙紅髮亂;碧遊宮內有聲名,斬將封爲井木犴。

碧玉霞冠形容古,雙手善把天地補;無心訪道學長生,斬將封爲尾火虎。

截教傳來煉玉樞,玄機兩擠用工夫;丹砂鼎內龍降虎,斬將封爲室火豬。

祕授口訣仗妖邪,頂上靈雲天地遮;三花聚頂難成就,斬將封爲翼火蛇。

不變榮華止自修,降龍伏虎任悠遊;空爲數載丹砂力,斬將封爲觜火猿。

五嶽三山任意遊,訪玄叄道守心修;空勞爐內金丹汞,斬將封爲鬥金牛。

腹內珠璣貫八方,包羅萬象道汪洋;只因殺戒難逃躲,斬將封爲鬼金羊。

難龍坎虎相匹偶,煉就神丹成不朽;無緣頂上現三花,斬將封爲婁金狗。

金丹煉就脫樊籠,五遁三除大道通;未滅三尸夭六氣,斬將封爲亢金龍。

自從修煉玄中妙,不戀金章共紫誥:通天教主是吾帥,斬將封爲箕水豹。

出世虔誠悟道言,勤修苦行反離魂;移山倒海隨吾意,斬將封爲叄水猿。

箬冠道服性聰敏,煉就白氣心無損;只因無福了長生,斬將封爲軫水蚓。

五行妙術體全殊,各就玄中自丈夫;悟道成仙無造化,斬將封爲璧水嵛。

跨虎登山觀鶴鹿,驅邪捉怪神鬼哭;只因無福了仙家,斬將封爲女土蝠。

頂上祥光五彩氣,包含萬象多伶俐;無分無緣成正果,斬將封爲胃土雉。

煉採陰陽有異方,五行攢簇配中黃;不歸闡教歸截教,斬將封爲柳士獐。

赤發紅須情性惡,遊盡三山並五嶽;包羅萬象枉徒勞,斬將封爲氏土貉。

修成大道真瀟灑,妙法玄機有真假;不能成道卻凡塵,斬將封爲星日馬。

鐵樹開花怎能齊,陰陽行樂跨紅霓;只因無福爲仙侶,斬將封爲昴日雞。

面加藍靛多威武,赤發金睛惡如虎;喚風呼雨不尋常,斬將封爲虛日鼠。

三昧真火空中露,霞光前後生百步;萬仙陣內逞英雄,斬將封爲房日兔。

道術精奇蓋世無,修真煉性握兵符;長生妙訣貪塵劫,斬將封爲畢月烏。

發似硃砂面似靛,渾身上下金光現:天機玄妙總休言,斬將封爲危月燕。

面加赤棗落腮鬍,撒豆成兵蓋世無;兩足登雲如掣電,斬將封爲心月狐。

腹內玄機修二六,煉就陰陽超凡俗,誰知五氣末朝元,斬將封爲張月鹿。

此外還有貼近這些星官與它們關係密切的一些星官,如墳墓、離宮、附耳、伐、鉞、積屍、右轄、左轄、長沙、神宮等,分別附屬於房、危、室、畢、參、井、鬼、軫、尾等宿內,稱爲輔官或輔座。唐代的二十八宿包括輔官或輔座星在內總共有星183顆。

在實踐中,古人醒悟到,季節的變化和太陽所處的位置有關,星象在四季中出沒早晚的變化,反映着太陽在天空上的運動,但直接測定太陽的位置又難於辦到,於是古人想出了間接辦法,即由月球所處的星象位置去推算太陽所處的位置。月球圍繞地球運轉一週是27日多(恆星月),恰好一天經過一宿。可見,二十八宿的創設是古代天文學史上的一大進步。

英國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評論道:“現在無疑已經證實,中國古代的天文學雖然在邏輯性和實用性方面決不遜於埃及、希臘以及較晚的歐洲天文學,然而它卻是以大不相同的思想體系爲基礎的。”他又說:“二十八宿的界限一經劃定,不論星羣離開赤道的遠近如何,中國人都能夠知道它們的準確位置。甚至當星羣在地平線以下時,只要觀測和它們聯繫在一起的正在頭頂的拱極星,就可知道了。”

二十八宿創設之後,隨着天文學的發展,它的作用亦不斷擴大,它不僅在觀象授時,制訂曆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現代天體測量學形成之前,在推算、測定太陽、月亮、五大行星以及流星、慧星、新星乃至滿天星辰的位置等,無不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推算方法是,古人在每一宿中選取一顆星作爲定標星,古人稱它做“距星”。某一宿的距星與下鄰宿距星的赤經差,稱做某一宿的赤道距度(簡稱距度),中國古代表述天體位置的兩個量叫去極度和八宿度。“去極度”是指被測星辰與北天極的角距離;“八宿度”是指該天體與它西側相鄰一宿距星的赤經差,這個度量體系就是中國天文學家們建立的赤道座標系統。

由上述可知,選取距星、測量距度是極爲重要的一項工作,因此歷代天文學家無不注重實測。需要指出,由於歲差的原因,各宿的距度有緩慢的變化,儘管在歲差未被發現之前,天文學家們不知道距度發生變化的這一重要原因,但歷代所測數據卻爲現代人人研究歲差提供了難得的史料。

四象

古人將全天二十八星宿按東、北、西、南、四個方位劃分爲四部分,每一部分包含七個星宿,並根據各部分中的七個星宿組成的形狀,用四種與之相象的動物命名這四個部分,叫做四象或四陸,對應關係如下:

東方七宿如同飛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龍,故稱爲東官蒼龍;

北方七宿似夏末秋初夜空的蛇、龜,故稱北官玄武;

西方七宿猶猛虎越出深秋初冬,稱西官白虎;

南方七宿像寒冬早春出現在天空中的朱雀,故稱南官朱雀。

蒼龍、玄武、白虎、朱雀、統稱爲“四象”。

對於四象,中國的不少典籍多有敘述,如《考工記》、《御龍子》、張衡《靈憲》、孔穎達《尚書疏》等,其中以《靈憲》中的敘述最生動,張衡寫道:“蒼龍連蜷於左,白虎猛據於右,朱在奮翼於前,靈龜圈首於後。”

中國典籍中有的稱“四象”爲“四維”,如 《史記·天官書》、《石氏星經》、魏人張揖的《博雅》、元黃鎮成的《尚書通考》等,這些記述又互有不同,按《石氏星經》所載,不是四象,而是分爲若干小象,且西方、北方都沒有完整的形象,書中寫道:“奎爲白虎,婁、胃、昂、虎三子也。畢象虎,觜、參家璘。”又曰:“牛蛇象,女龜象。”《史記·天官書》的記載與《靈憲》所載基本相同,即:蒼龍、朱雀、白虎、玄武分別代表着四季星象。中國天文學家高魯以《史記·天官書》爲依據,設計了二十八宿與四象的關係圖,堪爲精彩。

就現代國際通用的88星象而言,東方蒼龍大約是佔室女、長蛇、半人馬、牧夫、天秤、天蠍、豺狼、蛇夫等座。北方玄武大約佔人馬、摩揭、寶瓶、飛馬、天鵝、仙女、雙角、鯨魚等座。西方白虎大約佔仙后、白羊、黃仙、金牛、波江、獵戶、天兔等腐。南方朱雀大約佔雙子、御夫、巨蟹、大犬、南船、獅子、長蛇等座。

從現代天文學的角度來講,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據文獻記載,遠在四千多年前,堯帝時就設有司天官。隨着社會的進步,古代天文學得到迅速的發展。在天象觀測方面,公元前十六世紀中國就有天象的文字記載,他們相繼留下的關於太陽黑子、彗星、流星、新星、日月五星的記事以及各種星圖、星表,內容豐富,年代連續,其中許多還是世界上最早的記錄;在天文學理論和天文儀器方面,他們創造了象渾天說這樣頗有見識的宇宙觀,發明了渾儀、簡儀等光照後世的測天儀器;在曆法方面,早在公元前十六至前十一世紀,中國就已經有了原始曆法,經過不斷改革完善沿襲至今,它既照顧了朔望月,又考慮了迴歸年,是別具一格的陰陽合曆。中國古代的天象紀事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的先民們就注意到物侯和天象的週期變化有密切的聯繫,於是開始了對日、月等天象的觀察。此後,中國人長期不斷地辛勤致力於天象的觀察和記錄,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留下了關於太陽黑子、彗星、流星、新星等的各種記錄。這些天象紀事不僅內容詳實,年代延續,其中許多還是世界上最早的記錄,至今對於現代天文學的研究仍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一份極爲珍貴的文化遺產。

日出黃有黑氣——黑子的記錄 --------------------------------------------------------------------------------黑子是太陽表面的氣體漩渦,由於其溫度比太陽其它部分的溫度低,所以光芒也較之其它處幽暗一些,從地球上看彷彿是太陽表面出現了黑色的斑點或斑塊,所以又稱日斑。 關於太陽黑子,中國有世界上最早的觀測記錄。大約在公元前140年前的《淮南子》一書中就有“日中有踆烏”的記述。現今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太陽黑子記事,是載於《漢書·五行志》中的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出現的太陽黑子:“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這一記錄將黑子出現的時間與位置都敘述得詳細清楚。歐洲關於太陽黑子紀事的最早時間是公元807年8月,當時還被誤認爲是水星凌日的現象,直到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1660年發明天文望遠鏡後,才確認黑子是確實存在的。而在此之前,我國曆史上已有關於黑子的101次記錄,這些記錄不但有時間,還有形狀、大小、位置以及變化情況等等。難怪美國天文學家海爾會讚歎道:“中國古代觀測天象,如此精勤,實屬驚人。他們觀測日斑,比西方早約2000年,歷史上記載不絕,並且都很正確可信。”

有星孛入於北斗——彗星的記錄 --------------------------------------------------------------------------------彗星是繞太陽運行的一種質量較小的天體,呈雲霧狀的獨特外貌。彗星包括彗發、彗核、彗尾三部分。彗尾是彗星離太陽近時,彗發變大,太陽風和太陽的輻射壓力把彗發的氣體和微塵推開生成的,形狀好象一把大掃帚,所以在中國民間又把彗星叫做“掃帚星”。中國對彗星的觀測和研究已有四千多年曆史,擁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彗星記錄。我國古代稱彗星爲“星孛”,《春秋》上記錄了魯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出現的彗星:“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這是關於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哈雷彗星是一顆周期彗星,每76年出現一次,從魯文公十四年開始到清代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止,哈雷彗星出現過31次,每次出現,我國都有詳細的記錄。如《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七年,彗星先出東方,見北方,五月見西方,……彗星復見西方十六日。”這段記載的年、月、日數,位置和近代科學家推算的完全相符。到戰國時代,我國對彗星的觀測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中有畫着各種形態的彗星圖29幅,這些彗星的彗尾有寬有窄,有長有短,有直有彎,條數也不等,彗星的頭部有的是一個圓圈或圓點,有的是圓圈中心還有一個小圓點或者圓圈,這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注意到彗星的不同形態,其觀測的精確程度就今天來看,也是有科學價值的。關於彗尾的成因,中國也較早就有了比較正確的解釋,《晉書·天文志》記載:“彗體無光,傅日而爲光,故夕見則東指,晨見則西指。在日南北,皆隨日光而指。頓挫其芒,或長或短……”。而歐洲直到十六世紀以前一直誤認爲彗星是大氣中的一種燃燒現象。中國的彗星觀測成果,得到近代西方天文學家的高度讚揚。法國人巴爾代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研究《彗星軌道總表》之後曾說:“彗星記載最好的(除極少數例外),當算中國的記載。”

朔月辛卯日有食之——日食的記錄 --------------------------------------------------------------------------------日食是一種太陽被月球遮蔽的現象。當月球在繞地球運行過程中,有時會走到太陽和地球中間,這時月球的影子落到地球表面上,位於影子裏的觀測者便會看到太陽被月球遮住,這就是日食。 當日食發生時,本來光芒四射的太陽會突然變得暗淡無光,成爲一個暗黑的圓面,星星卻出現在白日的天空,這樣的奇特景象,對於不瞭解其原因的古人來說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自然成爲了中國先民們重點觀測的天象。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中就有關於日食的記載。《書經·胤徵篇》記載:“乃季秋月朔,辰弗集於房……,瞽奏鼓,嗇失馳,遮人走……”,描述了夏代仲康元年日食發生的時候人們驚慌失措的場面。《詩經·小雅》中還以詩歌的形式記載着發生的日食:“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從我國春秋時期到清代同治十一年(公元前770年——公元1874年),有記載的日食共985次,其中年月不符,無日食可考的僅有8次,不及總數的1%。日食的發生具有一定的週期性。我國是世界上較早發現日食週期的國家之一。西漢末年劉歆總結出一種週期,認爲135個月中要發生23次日食。大約從公元三世紀起我國就能預報日食初虧和復圓的方向,到了唐代對於日食的預報已經比較準確了。

夜中星隕如雨——流星的記錄 在繁星密佈的夜空中,常常能看到一道白光一閃而逝,這就是流星。有時候還能看到天空的某個區域有無數亮光四下飛流,好象下雨一樣,這就是壯觀的流行雨現象。流星和流星雨是行星際空間中叫作流星體的塵粒和固體塊闖入地球大氣圈同大氣摩擦燃燒產生的光跡。中國人對流星羣、流星的記載,早於其他國家。古書《竹書紀年》中就有關於流星的記錄:“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隕如雨。”《左傳》的記載,魯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恆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琴座流星雨記錄。我國古代的流星雨記錄達180次之多。中國人不僅記錄流星,而且能準確地指出隕石的來歷:“星墜至地,則石也”(見於《史記·天官書》。)而在歐洲,公元1768年曾發現三塊隕石,對此巴黎科學院推舉拉瓦錫做研究,他得出的結論卻是:“石在地面,沒入土中,電擊雷鳴,破土而出,非自天降。”一直到公元1803年歐洲人才知道隕石的由來。

客星見於房——新星和超新星的記錄某些通常很暗的星星,突然爆發出比原來的亮度強幾千到幾百萬倍的光,叫新星,有的亮度增強到一億乃至幾億倍,叫超新星。以後它們又逐漸暗弱下去,好象在星空中做客一般,所以被古人稱之爲“客星“。我國對新星和超新星的出現早有記載。商代甲骨卜辭中就記載了大約公元前十四世紀出現於天蠍座α星附近的一顆新星。《漢書·天文志》中記載有:“元光元年五月,客星見於房。”這記錄的是公元前134年出現的一顆新星,這顆新星是中外史書中均有記載的第一顆新星,與其他國家的記載比,我國的記載不僅寫明瞭時間,還寫明瞭方位,因此法國天文學家比奧在著《新星彙編》時把《漢書》的記載列爲首位。18世紀末,有人通過望遠鏡,在天關星附近發現一塊外形像螃蟹的星雲,取名叫蟹狀星雲。1921年,科學家發現在蟹狀星雲中有一顆脈衝星,它是已發現的脈衝星中週期最短的一個,也是迄今所知唯一的全波脈衝星。根據蟹狀星雲的膨脹速度推算,這顆星應該是公元1054年爆發的一顆超新星產生的。而這顆超新星在我國的史書《宋會要輯稿》上有詳細的記載。自商代到十七世紀末,我國史書共記載了新星、超新星約90顆左右,其中大約有12顆屬於超新星,這麼豐富而系統的歷代新星爆發記錄在世界各國中是獨一無二的。

歷史上的天官是什麼官

天官的起源還得從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說起。武則天取得唐朝李姓江山後,沿用北周的許多體制,在光宅元年(684年)曾進行過一次小小的改革,其中就將掌管天下官員考覈、選拔、任免的吏部改稱天官。江山回到李姓手中後,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才又改了回來。但天官的叫法被人們沿用下來,後代常將吏部或吏部尚書稱做天官。

司姓的溯源考證

司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關於司姓的來源,說法不一,但皆認同是來源於官名。《左傳》上說,春秋時期鄭國有大夫司成。在《通志·氏族略》上記載,司姓是鄭國司臣之後,望族出於頓丘。而《尚友錄》上則說,程伯休父在周擔任司馬,周天子賜以官族,因而得姓。此外,根據《世本》的記載,司姓是衛靈公之子公子郢的後代,郢的子孫當了衛國的司寇,因此就以官爲姓氏……等。據《姓氏考略》的考證,司氏的最早繁衍中心,是古代的頓丘,這個地名曾經出現過《詩經》之中。在春秋時代,頓丘是屬於衛國的一個邑,到了戰國時代又改爲隸屬於魏國,位置大約在今河南省浚縣的西方,這是司姓子孫的發祥地。司姓族人主要分佈在山東滕州、安徽含山、江蘇、湖南、河北、遼寧等地。

還有一支司姓也形成於春秋時期,當時晉國有大夫叔虎,他的手下有卿士司臣,其後世子孫也把“司"作爲自己的姓氏。司軻是...春秋時期,鄭國的大夫泄寇是執政大臣之一,與叔詹、師叔並稱爲“三良",因爲他被封於堵邑(今河南省的方城一帶)

第一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神農屬下專事占卜的司怪,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據史籍《元命苞》記載:“神農爲上古部落酋時,有司怪。”

司怪,就是專職從事占卜禍福、解釋當今、預測未來的祭司,是古代荒朦時期人類解釋自然與社會現象的一種職能行爲。

在司怪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司怪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怪氏(聖氏)者,亦有維繫複姓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兩週王朝官吏司成,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據史籍《左傳》 記載:“春秋時鄭國有大夫爲司成,其後以先爲姓。”

司成,即大司成,爲商末周初即設有的官位,爲專職教導世子(王族子弟)之官,職如先秦乃至兩漢時期的祭酒。

在典籍《禮記·文王世子》 中記載:“大樂正學舞干鏚,語說命乞言,皆大樂正授數,大司成論說在東序”。朱彬在典籍《禮記訓纂》中也註解:“大樂正、小樂正所教者儀文器數,別設大司成一官專講說義理。”

唐朝時期,唐高宗李治曾一度改國子監爲古稱“司成館”,改祭酒稱爲大司成,不久又恢復原稱。從此,司成便成爲祭酒的別稱。

在司成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司成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成氏者,亦有維繫複姓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兩週王朝官吏司臣,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司臣,是春秋時期晉國始設的一種官位,專職負責掌管外事,即負責晉國對其他諸侯國的涉外事務,如同當今的外交官。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 記載:“春秋時晉大夫叔虎,被封於郄,建郄國,下有卿士司臣,其後以祖官爲姓,稱司臣氏。”

其後,各諸侯國皆有仿設,司臣遂成兩週時期各諸侯下屬之官稱常例。

在司臣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司臣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臣氏者,亦有維繫複姓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兩週王朝官吏司馬,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司馬,爲西周時期開始設置的一種官位,負責掌管軍政、庶賦(後勤)、戰爭,一如當今軍制中的司令員,最高長官稱大司馬。

據史籍《尚友錄》的記載,西周時有伯爵程國,時稱程伯。至程伯休父時,爲周王室司馬官,受周天子賜爲官族。

不過,楚國稱司馬之官爲令尹,後稱柱國,大司馬稱上柱國

在秦朝、漢朝時期,大將軍、將軍、校尉之屬官都有司馬,專掌兵事。隋、唐時期的州、府佐吏有司馬一人,位在別駕、長史之下,職掌兵事,或爲貶謫及閒散官員之位。司馬一稱,一直沿用至兩宋時期。

在司馬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司馬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馬氏者,亦有維繫複姓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兩週王朝官吏司寇,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司寇,亦稱司隸,是西周初期由周公旦設置的一種官位,先爲中央王朝政府專制,是負責掌管司法和治安的行政長官,甚至可以據法誅戮大臣,如同當今的司法部、公安部。後來伯爵以上諸侯國亦設司寇之官,職能相同。

據史籍《世本》記載:“春秋時衛靈公有子公子郢,其子孫世爲衛司寇。”後來著名的司寇亥就是公子郢的後裔。

到了春秋末期,天下大亂,周王室孱弱,因此各諸侯國多逾周禮。到了戰國時期,連子爵小國、甚至無爵方邑也仿周制官位,是謂“雀小髒全”,許多方圓僅五十里的小方國也都設置了全套司官,周王室毫無辦法,“作假未知”,就是假裝不知道。

從此,歷朝歷代陋習沿濫,官制重疊,機構龐臃,並一直波及至今且愈演愈甚。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政權下著名駢文家、政治家徐陵(公元507~583年)早就尖銳提出了“精兵簡政”之說,然而至今渺無其效。

司寇一稱,在西漢朝時期曾改稱司隸,官秩兩千石,東漢朝時期稱司隸校尉,且一直沿用至宋、元之際。

在司寇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司寇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寇氏者,亦有維繫複姓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六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兩週王朝官吏司空,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司空,亦稱司工,原爲兩週時期中央政府中掌管建築工程的行政長官,相當於今天的建設部部長,隸屬於冬官府司管轄。

在史籍《後漢書·百官志·司空》中註釋:“掌水土事。凡營城起邑、浚溝洫、修墳防之事,則議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課,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凡郊祀之事,掌掃除樂器……凡國有大造大疑、諫爭,與太尉同。”漢承秦制,秦沿周禮,當可窺一斑。

在司空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司空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者,亦有維繫複姓者,世代相傳至今。

另外,在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宋武公名叫子司空(公元前765~前748年在位),其後有以先祖名字爲姓氏者,稱司空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者。

第七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兩週王朝官吏司德,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司德氏,是西周時期設置的一種官位,是中央王朝中專職負責掌管各諸侯國各級官吏的督察、考評、教化者,有向君王提請用人的建議、策略等權力,但沒有任免實權,權大無柄,大致相當於如今人事局、檢察院、督察局、反貪局、紀檢委一類官署的行政長官。

由於司德職能特殊,史籍甚少記載,但在秦朝時期秦始皇將司德歸入御史類,改稱爲監察御史,世人方真正瞭解司德一職的厲害所在。

在司德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司德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德氏者,亦有維繫複姓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八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官吏司功,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司功,就是司空,爲春秋時期宋國掌管建築工程之行政長官。

春秋時期,宋國因爲宋武公名叫子辨空,即位之前任司空,因此又叫子司空(公元前765~前748年在位)。爲避先君名諱,繼位的宋宣公子力改司空之官爲司功,由此產生了以該官稱位姓氏的司功氏,其後裔子孫中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功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九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兩週王朝官吏司徒,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司徒,亦稱司土、土司,爲遠古唐堯時期時期即出現的官職,還在堯帝爲炎黃部落首領時,舜爲堯帝的司徒官,執掌和管理土地事務,故又名司土、土司,即土司官署的最高長官。從此,舜帝的後裔子孫中就有的以其職官稱謂爲姓氏者,稱司徒氏。

司徒在西周前期的金文中,都作“司土”,後期“司土”與“司徒”並用,與司馬、司空合稱“三有司”。

司徒主管徵發徒役,兼管田地耕作與其他勞役。在文物《闔鼎》中記載:“令汝作司土,官司籍田”。在文物《曶壺》中記載:“作冢司土於成周八堆”。在文物《免簋》中記載:“作司土,司奠還(苑)、林□吳(虞)、牧。”

三有司在西周時期爲王朝重臣,諸侯國與卿大夫以下也都有仿設。司徒之官執掌國土,並負責劃分和監管各州、郡、縣、邑、田、甚至諸侯國的邊界,如同現今的國土資源部部長。

在司徒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司徒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者,亦有維繫複姓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西周王朝晉國官吏司城,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司城,就是西周時期晉國的司徒、春秋時期宋國的司空。

西周時期的晉倍侯,又稱晉釐倍侯,就是晉釐侯姬司徒(公元前840~前822年在位),爲避先君名諱,因此繼位的晉獻侯姬籍改司徒之官爲司城。

東周春秋時期,宋國因爲宋武公名叫子辨空,即位之前任司空,因此又名子司空(公元前765~前748年在位)。爲避先君名諱,繼位的宋宣公子力改司空之官爲司功。到了宋文公執政時期(公元前610~前589年在位),又改司功之官爲司城。之後與宋國爲鄰的曹國也隨改爲司城。其後宋平公執政時期(公元前575~前532年)的主政上卿就是司城子罕(樂喜),其孫樂祁以司城爲姓氏,稱司城子樑。

在司城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司城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城氏者,亦有維繫複姓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一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兩週王朝官吏司會,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司會,是西周初期即已設置的官位,專職掌管王室財產及其入賦支出,也就是王朝財政,隸屬於天官腐司管轄。

在典籍《周禮·天官》中記載:“司會,天官之屬。掌財政。”後世所稱之“財會”,就是由司會所之稱演變而來的。

在司會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司會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會氏者,亦有維繫複姓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二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兩週王朝官吏司吏,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司吏,就是商周之擊就出現的一種小官吏,專職負責文案書寫工作,別稱刀筆吏。

早期的司吏以刀爲筆,在竹、木簡上篆刻文字,然後再填以顏色使之醒目。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都已經制作和使用書寫筆了。那時的筆像只小竹刷子,且名稱繁多,吳國叫“不律”,燕國叫“笰”,楚國叫“幸”,秦國叫“聿”。

在司吏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司吏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吏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三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兩週王朝官吏司祿,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司祿,亦稱班祿,是西周望時期即設有的官位,專職掌管各級官員的俸祿,在指定時間按級別頒發俸祿,稱“班祿”,就是頒祿,也就是發工資和獎金,不過多按年度頒祿,隸屬於地官府司管轄。

在典籍《周禮·地官》中記載:“司祿,地官之屬,掌班祿事。”

在司祿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司祿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祿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四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兩週王朝官吏司獄,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司獄,亦稱司監,是春秋時期逐漸完善的掌管監獄的國家機關,最高長官就是司寇,下屬有司獄史、司獄典、司獄士、司獄吏、司獄卒等,負責管理囚獄。

在司獄的諸多官吏如司獄史、司獄典、司獄士、司獄吏、司獄卒等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司獄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五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兩週王朝官吏司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司令,最先是兩週時期軍制小吏,專職掌管傳遞君主、各官署最高行政命令,即傳令,後成爲掌管政令的官吏,地位逐漸提高,在民國時期最終成爲一個獨立軍隊集團單位的最高首領稱謂。

在司令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司令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令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六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古代官吏司事,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司事,在先秦時期至元朝時期,長期爲歷朝歷代各級行政主官的下屬小吏,負責庶雜事務,甚至包括主官的生活起居等雜事,在衙內地位低下,出外則趾高氣揚。後多指會館等社會團體中負責管理錢財或雜物的專職人物。

在司事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司事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庶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七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司直,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司直,是西漢時期設置的一種官位,負責輔佐丞相檢舉不法之事,其地位在司隸校尉之上。東漢時期,司直改屬於司徒所轄,幫助司徒督察各州、郡所舉上奏之諸般事務。

在司直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司直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直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八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司道,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司道,是西漢時期設置的一種官位,隸屬於巡按,屬於臨時性官吏,由忠直之士擔任,隨帝王所遣之巡遊督察大臣巡視各地官政情況,爲其開清“道路”。

到明清時期,巡按成爲地方軍政大員,成爲巡撫,司道成爲固定官稱,成爲道臺一類的官吏。

在司道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司道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道氏(衜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九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司藩,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司藩,亦稱藩臺,即漢朝時期藩司行署最高軍政長官的別謂,藩司行署後來又稱布政使司,正式官稱爲布政使,爲行省一級藩司行署最高行政長官,設立在少數民族相對集中的行政區域,負責掌管多民族地區的民政、財政,爲總督、巡撫的輔助官員。

在司藩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司藩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藩氏(潘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十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司臬,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司臬,亦稱臬臺,即漢朝時期臬司行署最高軍政長官的別謂,臬司行署後來又稱按察使司,正式官稱爲按察使,爲行省一級臬司行署最高行政長官,設立在少數民族相對較少的行政區域,負責掌管多民族地區的司法、監察以及驛傳事務,爲總督、巡撫的輔助官員。

臬司行署又稱按察使司,與上述藩司行署合稱二司。臬司行署與藩司行署是平級單位,但藩司地位略高。平時二司各行其政,遇重大事務則要由二司會議,所以,藩司與臬司合起來才能構成行省政府。

在司臬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司臬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臬氏(聶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十一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司房,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司房,是漢朝時期開始完善建立的一種官位,專職負責掌管州、縣衙門案卷的部門,如同現今的市、縣之檔案局局長,或檔案館主任,不過,司房還主管着衙門隸屬的刑房等。

在司房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司房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司氏、房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十二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蒙古族杜爾伯特氏,亦稱都爾伯特氏,源出明朝時期蒙古最強大的部落之一外扎薩克都爾伯特部的姓氏,爲綽羅斯氏族分佈在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的一個分支。

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杜爾伯特氏多冠漢姓爲司氏、杜氏等。

第二十三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滿族司佳氏,滿語爲Sigiya Hala,是滿族脫譜姓氏之一。

滿族司佳氏的祖先原爲鮮卑大人檀石槐,後裔爲鮮卑素和氏,後逐漸演化爲遼東建州女真的一支,素和氏也訛音爲司佳氏,世居葉赫(今吉林葉赫河、伊通河、伊丹河、東遼河流域)、尼亞滿(今遼寧新賓尼亞滿山)、德里悟赫(今遼寧撫順渾河畔)等地。

清朝中葉以後,滿族司佳氏多冠漢姓爲司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