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階級理論的主要觀點

來源:趣味百科館 1.02W

      馬克思主義階級理論的主要觀點:社會分工是階級產生和演變的基礎;生產資料和勞動的佔有關係是階級劃分的主要標準;共同的生活方式、階級利益和教育程度是劃分階級的必要條件;階級的劃分排除了社會分層的方法。

馬克思主義階級理論的主要觀點

      馬克思主義階級觀點是馬克思主義歷史理論的根本觀點之一,也是歷史研究的基本觀點之一。馬克思主義認爲,階級是一種歷史現象,它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永久存在的。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繫。

      在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沒有剩餘產品,沒有人剝削人的可能,也就沒有階級劃分的基礎,只是到了原始社會末期,隨着生產力的發展,一方面開始出現了剩餘產品,另一方面出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從而產生了階級。不僅最初的階級對立根源於經濟的原因,而且階級對立在以後的發展,階級關係的演變、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也都是各個時代經濟關係變化的結果。

      經濟關係又是受生產力狀況制約的,有什麼樣的生產力狀況,就有什麼樣的階級關係。階級是與特定的生產關係相聯繫的、在經濟上處於不同地位的社會集團,其中一個集團能夠佔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階級在實質上只是一個經濟範疇,劃分階級的標準是經濟標準,作爲階級之間的關係,首先是經濟關係。任何階級的經濟利益都必然反映到政治思想上來,政治的、思想的關係歸根到底是由其階級的經濟地位、經濟利益決定的。有了階級,就有了階級鬥爭,它是經濟利益根本對立的對抗階級之間的鬥爭。

      從原始社會解體以來的歷史,是生產發展的歷史,也是階級鬥爭的歷史,階級鬥爭貫串於階級社會的全部發展過程和社會生活的許多領域。在階級社會裏,階級鬥爭是不可避免的,革命階級對反動階級的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歷史發展的偉大動力。這種偉大作用突出表現在各個階級社會歷史發展的質變過程中,也表現在同一社會形態發展的量變過程中,因爲每一次羣衆性的階級鬥爭,都不同程度地衝擊了剝削階級的反動統治,或多或少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在社會形態的量變過程中,爲它的質變準備條件。階級鬥爭的形式有經濟鬥爭、思想鬥爭和政治鬥爭,只有政治鬥爭才能解決革命的根本問題,其中奪取政權的武裝鬥爭是政治鬥爭的最高形式。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

      在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社會,由於國內國際因素的影響,階級鬥爭還將在一定範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可能激化,這是一種特殊形態的階級鬥爭,它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形式、對象都發生了變化,其總趨勢是在波浪起伏中逐漸緩和削弱乃至最後消滅。隨着現代生產力的巨大發展,階級最終也要歸於消亡,這是歷史的必然。既然階級和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裏客觀存在的事實,是階級社會發展的偉大動力,那麼,階級觀點就應是認識階級社會的根本觀點之一,由這種觀點指導的階級分析方法,也就是我們研究階級社會歷史問題的根本方法之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