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論語,春秋三部著作成書順序"

來源:趣味百科館 2.16W

詩經,論語,春秋三部著作成書順序爲《詩經》、《春秋》、《論語》。

"詩經,論語,春秋三部著作成書順序"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爲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爲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爲主,敘事體爲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爲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下面三部著作成書的先後順序是什麼詩經論語春秋

三部著作成書按照先後順序排列的話分別是:《詩經》、《春秋》、《論語》。

1、《詩經》:

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共311篇,其中6篇爲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爲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詩經在內容上分爲《風》、《雅》、《頌》三個部分。

2、《春秋》:

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爲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爲經部,記述範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

3、《論語》:

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爲主,敘事體爲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爲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詩經論語春秋三部著作成書的先後順序是

《詩經》《春秋》《論語》。《詩經》成書於東周時期;《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經過了孔子的修訂;《論語》是記載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

《詩經》

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春秋》

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爲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爲經部,記述範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

《論語》

《論語》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爲主,敘事體爲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爲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詩經論語春秋三部著作成書的先後順序是?

三部著作成書按照先後順序排列的話分別是:《詩經》、《春秋》、《論語》。《詩經》成書於東周時期;《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經過了孔子的修訂;《論語》是記載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

擴展資料

1、《詩經》創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於農業,“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綿瓜瓞》等詩篇都表明周是依靠農業而興盛,農業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周族在武王伐紂之後成爲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隸私有與貴族領主的統治成爲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政治特徵。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紂暴虐無道,主要與其實行奴隸制經濟制度有關。西周建立以後,爲緩和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尖銳矛盾,緩和階級鬥爭,變奴隸制爲農奴制。

正如王國維在《殷商制度論》中所言:“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殷周間的三大變革,自其表而言之,不過一家一姓之興亡,與都邑之轉移。自其裏言之,則舊制度廢而新制度興,舊文化廢而新文化興……”

西周較之殷商,由於經濟制度的巨大變革,促使社會在精神文明方面產生飛躍性的進步,作爲文學代表的《詩經》出現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產物,而它反過來又促進了社會的文明進步。

2、《春秋》後世影響

無論從哪方面考量,《春秋》的開創之功都是無可爭辯的。它的編年體例,爲史學三大體例之一,“系日月而爲次,列時歲以相續”,垂範千秋,繼之者衆,《資治通鑑》最稱出類拔萃。

它的私修性質,打破了官方對史學的壟斷,成爲諸子百家爭鳴的先聲。而“二十六史”中,私修者多達三分之一,亦可說是受其引領所致。

它的春秋筆法,姑且不論有多少後人穿鑿附會之處,但其本身所彰顯的史學精神卻勿庸置疑,那便是勇敢無畏,剛直無私。中國史脈能綿延至今而不斷,與孔子當初所賦予的那股堅韌之氣息息相關。

3、《論語》後世影響

《論語》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被尊爲“五經之輨轄,六藝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資料。南宋時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爲“四書”,使之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元代延祐年間,科舉開始以“四書”開科取士。此後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務運動,廢除科舉之前,《論語》一直是學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論語詩經春秋的先後順序

三部著作成書按照先後順序排列的話分別是:《春秋》、《論語》、《詩經》。《詩經》成書於東周時期《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經過了孔子的修訂《論語》是記載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

春秋詩經論語的先後順序

順序:《詩經》、《春秋》、《論語》。《詩經》約成書於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詩》《春秋》是魯國的史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至戰國前期成書。

春秋詩經論語的先後順序

《詩經》、《春秋》、《論語》

《詩經》:《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約成書於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詩》,最早的記錄爲西周初年,最遲產生的作品爲春秋時期,上下跨度約五六百年。

《春秋》:《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述範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

《論語》:《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爲主,敘事體爲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爲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