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地下灌溉

來源:趣味百科館 1.95W

灌溉水借土壤毛細管作用自下而上溼潤土壤的灌溉方法。也稱滲灌。其優點是灌水質量好,蒸發損失小,少佔耕地,且不影響機械耕作,灌溉作業還可與其他田間作業同時進行。但地下管道造價高,管理檢修較困難,在表層土壤浸潤較差的條件下,對種子出苗不利;在透水性強的土壤中滲漏損失大,迄今仍限於小面積使用。

什麼是地下灌溉

概況

中國唐代曾有山西臨汾縣龍子祠農民採用地下灌溉方法引泉水灌溉蔬菜和糧食作物的記載。歷史上河南濟源縣曾利用合瓦作管排除地下水,在關閉閥門時也能起滲灌作用。蘇聯、德國、法國等在20世紀20年代曾採用埋設的瓦管進行地下灌溉。隨着塑料管道的出現及開溝鋪管機的應用,地下灌溉在蘇聯、聯邦德國、意大利等國又有進一步的發展。中國從50年代起,在江蘇、河南、陝西、山西等省及北京市進行了地下灌溉試驗,分別對灌溉技術要素──管道埋設深度、間距、灌水定額及滲灌經濟效益等進行了研究,並應用於農業生產。

分類

根據供水方式的不同可分爲3種:

(1)管道式地下灌溉系統。是最常見的一種地下灌溉方法。由輸水部分和滲水部分組成。輸水部分採用明渠或暗渠形式同水源連接,滲水部分由埋設在田間的滲水管道網組成。常用的滲水管道有多孔瓦管、無砂混凝土管和上部開孔的塑料管道等。鼠道式地下灌溉屬管道式地下灌溉的一種,是利用拖拉機或繩索牽引機牽引暗溝犁,順坡向鑽成一排排的地下土洞,形成地下滲水網。修築簡易,省工省時,無需建築材料,但鼠道受土質的限制,適宜於粘結性強的土壤。

(2)明溝式地下灌溉系統。適用於氣候溼潤、地下水位埋深淺、水質礦化度低、有豐富的地下水源或其他水源補給的非鹽漬化河網地區。通常可利用排水系統,在明溝上設置節制閘以擡高水位向兩側浸潤,滿足作物根系層土壤對水分的需要。

(3)暗溝式地下灌溉系統。利用地下排水溝(管)系統設置節制閘控制地下水位,達到滲灌目的。在地下水位較高的沖積扇緣一帶,泉水豐富,地面坡度較大,則可引用泉水進行地下灌溉。

技術要素

主要包括管道埋設深度、管道間距、管道長度及坡度、灌水定額等。地下管道埋深取決於土壤質地、耕作情況及栽培作物特性等條件,以灌溉水能借毛細管作用充分溼潤表層土壤,而土壤深層滲漏最小爲宜。其深度應大於深耕所要求的深度,同時考慮到各種作物的根系深度及管道本身的抗壓強度,不致因拖拉機或其他農業機械行駛而損壞;在寒冷地區還要考慮管道防凍要求。埋深一般爲40~60釐米。粘質土壤埋設深度大,砂質土壤埋設深度小。管道間距主要取決於土壤質地和供水水頭的大小。土壤顆粒越細,供水水頭越大,吸水能力越強,滲灌時灌溉水的溼潤範圍越大,管道的間距也應越大。相鄰兩條管道的浸潤範圍應部分重疊,以保證土壤溼潤均勻。砂質土壤的管道間距一般較小,粘重土壤則較大,其範圍多在0.8~1.5米左右。管道長度與管道坡度、供水情況流量、大小及管道滲水情況等因素有關。適宜的管道長度可使管道首尾兩端土壤溼潤均勻,而滲漏損失較小。中國採用的管道長度一般爲50~100米。在其他國家,無壓管道長度不超過100米,有壓管道長度可達200~400米。管道坡度根據管道長度和地面的坡度而定,一般爲0.001。滲灌的灌水定額應能使相鄰兩管間的土層得到足夠的溼潤,並不致發生深層滲漏。在壤土中一般爲30~35立方米/畝。爲減少深層滲漏,可在滲水管底部敷設不透水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