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之愚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7.76K

意思是:指自己對某件事的一點看法。

一得之愚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一得之愚

成語發音:yī dé zhī yú

成語解釋:指自己對某件事的一點看法。

成語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賓語;用於自謙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一得之功  一孔之見 查看更多一得之愚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魯迅《集外集拾遺·出世辭》:“倘不盡一得之愚,殆自放於國民之外。”



一得之愚的意思

一得之愚指自己對某件事的一點看法。

楚漢相爭時期,韓信活捉趙王歇後,同時活捉他的參謀李左車。韓信十分謙虛地向李左車求取燕齊之道。李左車建議他暫時休整,同時加強伐燕的輿論攻勢,可以不戰而勝。他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偏正式;作賓語;用於自謙。示例:倘不盡~,殆自放於國民之外。

總是各種說自己不好 叫自什麼 和謙虛一個意思的詞叫自什麼

自謙,自抱謙遜態度。主要有以下幾個含義:①自我謙遜。②自足;心安理得。③自謙就是要“以陽居陰,不自盈大”。古人對自謙內涵的詮釋始終貫穿着陰陽之對立與統一。

用於自謙的成語

千慮一得:愚笨人的細緻考慮也會有可取的地方。出於《晏子 春秋雜下十八》:“愚人千慮,必有一得。”後常用爲發表意見時的自謙之詞。

詮才末學:低下的才能與膚淺的學識。多用作自謙之詞。

人微望輕:謂身份低下,資望不足。多用作自謙之詞。

無以塞責:自謙之語。無法彌補自己應負的責任。

無能爲役:①原指不足以供某人役使。後多用於自謙,表示才幹比某些人低下。②泛指沒有能力做好某件事情。

信筆塗鴉:隨便書寫,字跡如同鴉羣一樣凌亂,比喻字寫得很稚拙或胡亂寫作。常用爲自謙之詞。語出唐盧仝《示添丁》詩:“不知四體正困憊,泥人啼哭聲呀呀。忽來案上翻墨汁,塗抹詩書如老鴉。 ”

以勤補拙:用勤奮補救笨拙,含有自謙之意。

備位充數:備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盡職。是自謙不能做事之言。《漢書蕭望之傳》:“吾嘗備位將相,年逾六十矣。”《晏子春秋諫下》:“其女子往辭晏子之家,託曰:‘負郭之民賤妾,請有道於相國,不勝其欲,願得充數乎下陳。’”

不揣冒昧:揣 chuǎi:估量,考慮。自謙之詞。謂不自量,魯莽無知。晉郭璞《〈爾雅〉序》:“璞不揆檮昧,少而勿焉。”郭沫若《海濤集我是中國人》:“又看到日本學界也每每用漢文出書, 我真是不揣冒昧,竟想把我的論著也拿去嘗試。”

不敢自專:自專:擅自專斷。不敢自作主張,獨自行事。有自謙之意。唐韓愈《褅袷議》:“凡在擬議,不敢自專。”

才薄智淺:才智淺薄。自謙之辭。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八回:“某才薄智淺,不稱其職。”

才疏學淺:疏:淺薄。才識不廣,學問淺薄。多用作自謙詞。 《漢書谷永傳》:“臣才朽學淺,不通政事。”南朝梁劉勰《文 心雕龍神思》:“若學淺而空遲,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聞。”清吳趼人《痛史》第十一回:“在下雖有此志,只是才疏學淺,年紀又輕,經練更少。”

何足掛齒: ①猶言哪裏值得一提。用於表示輕視。 《漢書語本叔孫通傳》:“此特羣盜鼠竊狗盜,何足置齒牙間哉?”②舊時亦常用作自謙語。

匠門棄材:比喻無用之人。自謙之稱。

謹謝不敏:猶言敬謝不敏。用作自謙或推託之辭。不敏,不聰明,無能力。

不登大雅之堂:不能進入高雅的廳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有時也用來謙稱自己的作品。清文康《兒女英雄傳》 緣起首回:“這部評話,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種小說,初名《金玉緣》。”

馬齒徒增:《穀梁傳僖公二年》:“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後因以“馬齒徒增”謙稱自己虛度年華,沒有成就。

犬馬之疾:謙稱自己的疾病。

犬馬之報:真誠報答他人的謙辭。

犬馬之勞:爲主子或他人盡力的謙辭。

一得之見:一點見解。常用作謙辭。

一得之愚:對自己意見的謙詞。猶言一點膚淺的見解。語出《晏子春秋雜下十八》。

杯茗之敬:請人飲宴的謙辭。

笨鳥先飛:①笨鳥先飛。比喻笨人反而居先。②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先行一步。多用做謙辭。

不腆之儀:腆 tiǎn:豐厚;儀:禮物。不甚豐厚的禮物。舊時送禮的謙辭。《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於敝 邑,敢犒從者。不腆敝邑,爲從者之淹,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 2 夕之衛。”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十九回:“不腆之儀,預以犒從者。”

道微德薄:道行和才能都很差。多作謙辭。

德薄才疏:品行和才能均差。常作謙辭。明施耐庵《水滸全 傳》第六十八回:“小弟德疏才薄,怎敢承當此位!若得居末,尚自過分。”

德薄能鮮:德行淺薄,才能不足。常作謙辭。宋歐陽修《瀧 岡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鮮,遭時竊位,而幸全大節不辱其先者,其來有自。”

不知所云:《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云。”《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作“不知所言”。本爲謙詞, 謂自己思緒紊亂,不知道說了些什麼。今泛指言語混亂或空洞。

材疏志大:謂志向雖大而才能不足。有時用爲謙詞。

見笑大方:被見識廣博的人所笑話。泛指被內行笑話。常用作 謙詞。語本《莊子秋水》:“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 大方之家。”成玄英疏:“方,猶道也。”

一得之愚:猶言一點膚淺的見解,謙詞。語出《晏子春秋雜下十八》。

忝列門牆:謙辭,表示自己愧在師門。

不情之請:客套話,不合情理的請求(向人求助時稱自己的請求) 。

高擡貴手:客套話,多用於請求對方饒恕或通融。

不吝賜教:敬辭,用於自己向別人徵求意見或請教問題。

大人不計小人過:指地位高對地位低的過錯不見怪,加以諒解。

效犬馬力:效勞的謙詞。猶言效犬馬之勞。

拋磚引玉:是謙辭,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引出別人高 明、成熟的意見。

下列詞語都是謙稱或敬稱,它們的意思分別是什麼?

敝人----自己: 小生——讀書人對的謙稱: 在下——江湖意味的自我謙稱: 老朽——老年人的自我謙稱: 賢弟——對年紀比自己小的人的尊稱: 仁兄——對年紀比自己大的人的尊稱。 謙辭 qiāncí 1.〖self-depreciatory expression〗表示謙虛或謙恭的言辭,如“過獎”、“不敢當”等,常用於人們日常交際和書信往來中,大都只能用於自稱。“齊有黃公者,好謙卑。有二女,皆國色。以其美也,常謙辭毀之,以爲醜惡。醜惡之名遠布,年過而一國無聘者。”——《尹文子·大道上》 “直筆自應存正義,謙辭何意託微光。”——柳亞子《爲微光出版社題壁》詩 2.謙讓;推辭:大家誠意推舉你,你就別~了。 “臣實何能,輒膺殊賞,既慙過量,復付重權,是誠叨冒以逾勳,非謂謙辭而避寵。”——宋·岳飛《辭鎮南軍承宣使第三奏》 “陳文雄本來有意要請何守仁屈就副董事長一職,但是何守仁竭力謙辭,不願沾手,也就算了。”——歐陽山《柳暗花明》八一[編輯本段]常用謙辭舉例此處使用的爲謙辭的第一種解釋,謙辭與敬辭一般的區別爲:謙辭是表示謙虛的言辭,一般對己。敬辭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語,一般對人。以下爲歸類舉例,僅供參考。 1.“鄙”字一族。用於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如鄙人:謙稱自己;鄙意:謙稱自己的意見;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鄙薄:謙稱自己的淺陋微薄。 2.“愚”字一族。用於自稱的謙稱。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輕的人稱自己;愚弟:向比自己年長的人稱自己;愚見:稱自己的見解。也可單獨用“愚”謙稱自己。 3.“敝”字一族。用於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如敝人:謙稱自己;敝姓:謙稱自己的姓;敝處:謙稱自己的房屋、處所;敝校:謙稱自己所在的學校。 4.“拙”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東西。如拙筆:謙稱自己的文字或書畫;拙著、拙作:謙稱自己的文章;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 5.“家”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戚。如家父、家尊、家嚴、家君:稱父親;家母、家慈:稱母親;家兄:稱兄長;家姐:稱姐姐;家叔:稱叔叔。 6.“舍”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家或自己的輩分低或年紀小的親戚。如舍間、舍下:稱自己的家;舍弟:稱弟弟;舍妹:稱妹妹;舍侄:稱侄子;舍親:稱親戚。 7.“老”字一族。用於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物。如老粗:謙稱自己沒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謙稱自己;老臉: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婦女謙稱自己。“老”字一族也有較多的敬辭。[編輯本段]“小”字一族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的謙稱自己;小兒:謙稱自己的兒子;小女:謙稱自己的女兒;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稱;小生(多見於早期白話):青年讀書人自稱;小可(多見於早期白話):謙稱自己;小店:謙稱自己的商店。 另外,“後”與“晚”與“小”類似,如後進、後學、晚生、晚輩:對長輩稱呼自己。[編輯本段]“薄”字一族謙稱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薄技:微小的技能,常用來謙稱自己的技藝;薄酒:味淡的酒,常用在作待客時的謙辭;薄禮:不豐厚的禮物,多用於謙稱自己送的禮物;薄面:爲人求情時謙稱自己的情面。另外“綿”與“薄”類似,如:綿薄:謙辭,指自己薄弱的能力。綿力:微薄的力量。[編輯本段]“不”字一族謙稱自己或謙稱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不才:沒有才能,常用做“我”的謙稱。不佞:沒有才能;不敢當:謙辭,表示承當不起(對方的招待誇獎等);不敏:沒有才能,多用作謙辭;不足掛齒:不值得說出來的意思。謙稱自己所作的事不值得別人稱頌可用此語;不情之請:謙稱自己對人提出的要求不盡合乎情理。另外“過”與“不”類似,如過獎、過譽:過分的表揚或誇獎。[編輯本段]“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請求別人。如敢問:用於問對方問題;敢請:用於請求對方做某事;敢煩:用於麻煩對方做某事。另外“冒”與“敢”類似,如冒昧:(言行)不顧地位、能力、場合是否適宜(多用作謙辭)。 12.“承”字一族。表示對別人的感激。如承乏:表示所在職位因沒有適當的人選,只好暫由自己充任;承讓:謙稱自己的先行或優勢。[編輯本段]“一”字一族“一”字一族,多爲成語。謙稱自己或謙稱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如一知半解:知識淺薄,只知道一些皮毛的意思。可作自謙學識不廣博之用;一枝之棲:只求得到一個藏身地方的意思。自謙不存奢望的求職用語;一得之愚:對某項事情,有一些見解的意思。多用在提出意見方面,是開首或結尾時的自謙語。[編輯本段]謙辭實例贊人見解說“高見” 看望別人說“拜訪” 賓客來到說“光臨” 陪伴朋友說“奉陪” 無暇陪客說“失陪” 等候客人說“恭候” 請人勿送說“留步” 歡迎購買說“惠顧” 歸還原主說“奉還” 與人相見說“您好” 問人姓氏說“貴姓” 問人住址說“府上” 仰慕已久說“久仰” 長期未見說“久違” 求人幫忙說“勞駕” 向人詢問說“請問” 請人協助說“費心” 請人解答說“請教” 求人辦事說“拜託” 麻煩別人說“打擾” 求人方便說“借光” 請改文章說“斧正” 接受好意說“領情” 求人指點說“賜教” 得人幫助說“謝謝” 祝人健康說“保重” 向人祝賀說“恭喜” 老人年齡說“高壽” 身體不適說“欠安” 看望別人說“拜訪” 請人接受說“笑納” 送人照片說“惠存” 歡迎購買說“惠顧” 希望照顧說“關照” 贊人見解說“高見” 歸還物品說“奉還” 請人赴約說“賞光” 對方來信說“惠書” 自己住家說“寒舍” 需要考慮說“斟酌” 無法滿足說“抱歉” 請人諒解說“包涵” 言行不妥“對不起” 慰問他人說“辛苦” 迎接客人說“歡迎” 賓客來到說“光臨” 等候別人說“恭候” 沒能迎接說“失迎” 客人入座說“請坐” 陪伴朋友說“奉陪” 臨分別時說“再見” 中途先走說“失陪” 請人勿送說“留步” 送人遠行說“平安”

一……(四字詞)

【一丁不識】 一字不識。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意林》卷一引《六韜》:“屈一人下,伸萬人上, 惟聖人能行之。”《漢書·蕭何傳》:“夫能詘於一人之下,而信於萬乘之上者,湯武是也。”一人,謂天子;萬人,謂百官。多指地位崇高權勢顯赫的大臣。

【一人之交】 好友;至交。謂親密如一人。

【一人有慶】 《書·呂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其寧惟永。”孔傳: “天子有善,則兆民賴之,其乃安寧長久之道。”後常用爲歌頌帝王德政之詞。

【一人向隅,滿坐不樂】 謂滿堂之上,一人不樂,衆皆爲之不歡。

【一人飛昇,仙及雞犬】 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語本漢淮南王劉安舉家昇天的傳說。漢王充《論衡 ·道虛》:“儒書言:淮南王學道,招會天下有道之人,傾一國之尊,下道術之士,是以道術之士並會淮南,奇方異術,莫不爭出。王遂得道,舉家昇天,畜產皆仙,犬吠於天上,雞鳴於雲中。”後用以比喻一人得勢,與其有關者亦皆隨之發跡。多含諷刺意。

【一人得道,雞犬飛昇】 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一人善射,百夫決拾】 ①古諺語。比喻爲將者善戰,其士卒亦必勇敢無前。 ②喻凡事爲首者倡導於前,則其衆必起而效之。

【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謂本無其事,但因傳說者多,大家就信以爲真。

【一人敵】 謂匹夫之勇,止足以敵一人。語出《孟子·梁惠王下》:“夫撫 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

【一了百了】 語本《朱子語類》卷八:“有資質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 須節節用工也。”原爲對天資高的人的讚譽之辭,後亦以謂主要的事情了結,其他一切也跟着了結。

【一了百當】 ①猶言一了百了。②謂問題解決得徹底,或事情辦得甚爲妥當。

【一刀兩段】 ①見“一刀兩斷”。②指斬首,被殺。

【一刀兩斷】 比喻堅決地斷絕關係。

【一寸丹心】 一片赤誠之心。

【一寸光陰一寸金】 俗諺。意謂時間非常可貴,必須珍惜。

【一寸赤心】 同“一寸丹心”。

【一口一聲】 猶口口聲聲。

【一口同音】 猶言衆口一詞。

【一口同聲】 猶一口同音。

【一夕一朝】 同“一朝一夕”。

【一之已甚】 見“一之謂甚”。

【一之爲甚】 見“一之謂甚”。

【一之謂甚】 謂一次已經過分。

【一子出家,七祖昇天】 見“一子出家,九祖昇天”。

【一子出家,九祖昇天】 謂子孫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昇天。常用以借喻 一人得勢,全家沾光。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猶言一子出家,九祖昇天。

【一天一地】 ①指天和地。②形容到處都是。

【一天星斗】 ①滿天星星。②唐杜牧《華清宮三十韻》:“雷霆馳號令,星 鬥煥文章。”後以“一天星斗”形容文章華美。③方言。謂事情雜亂難理,見清範寅《越諺》捲上。④猶言滿城風雨。

【一夫之用】 謂僅能當一人之用,而無兼人之能。

【一夫之勇】 猶言匹夫之勇。

【一夫當關】 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一元復始】 《公羊傳·隱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 之始也。”後以“一元復始”爲新的一年的開始。並常以下句“萬象更新”合成春聯,今人亦偶用之。

【一木難支】 ①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扞和嶠呴曰:‘元裒 如北廈門,拉攞自欲壞,非一木所能支。’”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廈將顛,非一木所支也。”後以“一木難支”謂崩潰的形勢非一人所能挽救。②喻艱鉅的事業非一人所能勝任。

【一五一十】 ①以五爲單位往下計數。②形容敘述得原原本本,沒有遺漏。

【一支半節】 謂一小部分。

【一不扭衆】 謂一人不應或難以違反衆意。

【一切萬物】 宇宙間所有的事物。

【一切衆生】 佛教謂人類和一切有情識的生物。

【一日三月】 《詩·王風·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後以“一日三月”形容對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省】 謂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語出《論語·學而》:“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一日三秋】 《詩·王風·采葛》:“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孔穎達疏:“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後以“一日三秋”形容對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複】 謂在一天之內多次反覆玩味。

【一日三歲】 《詩·王風·采葛》:“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後以“一日三歲”形容對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覆】 同“一日三複”。

【一日千丈】 形容形勢發展極爲迅速。

【一日千里】 ①形容馬跑得極快。②比喻人才智出衆。③形容進步或發展的 迅速。

【一日之長】 謂年齡比別人稍大。語出《論語·先進》:“子路、曾晳、冉 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一日之長】 謂才能比別人稍強。

【一日之雅】 猶言一面之交。

【一日萬里】 形容行動迅速,進展極快。

【一日萬幾】 亦作“一日萬機”。形容帝王每天處理政事極爲繁忙。語本 《書·皋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孔傳:“幾,微也。言當戒懼萬事之微。”

【一日萬機】 見“一日萬幾”。

【一牛吼地】 謂牛鳴聲可及之地。喻距離較近。

【一牛鳴地】 見“一牛吼地”。

【一手一足】 比喻一個人或一人之力。

【一手一腳】 見“一手一足”。

【一手包辦】 ①一人全部辦理。②個人獨攬。

【一手遮天】 唐曹鄴《讀李斯傳》詩:“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後以 “一手遮天”形容仗勢弄權,瞞上欺下。

【一毛不拔】 語出《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爲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 爲也。”《燕丹子》卷中:“荊軻曰:‘有鄙志,常謂心向意,投身不顧;情有異,一毛不拔。’”後以“一毛不拔”形容極端吝嗇。

【一片冰心】 謂心地純潔,性情淡泊。

【一片宮商】 形容象樂聲那樣和諧動聽。宮、商,古代五音的兩個音階,常 用作樂聲的代稱。

【一片散沙】 見“一盤散沙”。

【一仍舊貫】 語出《論語·先進》:“魯人爲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 如之何?何必改作?’”何晏集解引鄭玄曰:“仍,因也。貫,事也。因舊事則可也,何必復更改作。”後以“一仍舊貫”表示完全按照舊例。

【一反常態】 完全改變了平常的態度。

【一介之士】 ①一個微末的士人。②忠心正直的人。

【一介之才】 微小的才能。

【一介之善】 微小的善行。

【一介不苟】 見“一介不取”。

【一介不取】 語出《孟子·萬章上》:“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 後以“一介不取”謂一絲一毫亦不苟取。

【一分一毫】 形容很少的數量。

【一文不名】 形容極其貧困。

【一文不值】 見“一錢不值”。

【一文如命】 見“一錢如命”。

【一心一力】 同心協力。

【一心一計】 同“一心一意”。

【一心一路】 猶一心一意。

【一心一腹】 一條心。

【一心一意】 《三國志·魏志·杜恕傳》“免爲庶人,徙章武郡,是歲嘉平 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書》:“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後因以“一心一意”謂同心同意;或專心專意,毫無他念。

【一心一德】 同心同德。語出《書·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 惟克永世。”

【一心同功】 同心協力,共赴事功。

【一心同歸】 齊心趨向同一目的。

【一心同體】 猶言同心同德。

【一心無二】 同心共志,沒有兩意。

【一孔之見】 漢桓寬《鹽鐵論·相刺》:“持規而非矩,執準而非繩,通一孔,曉一理,而不知權衡。”《禮記·中庸》“反古之道”漢鄭玄注:“反古之道,謂曉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從。”唐孔穎達疏:“孔謂孔穴。孔穴所出,事有多塗。今惟曉知一孔之人,不知餘孔通達,惟守此一處,故云曉一孔之人。”後因稱狹隘片面的見解爲“一孔之見”。

【一以貫之】 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貫穿在一切事物中。後亦泛指一種思想或 理論貫通始終。

【一以當十】 一人可抵過十人。形容鬥志旺盛。

【一以當百】 一人抵過百人。極言勇猛。

【一世之雄】 一個時代的英雄。

【一世龍門】 後漢李膺有重名,後進有升其堂者,謂之“登龍門”。見南朝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後因稱文人所景仰的人物爲一世龍門。

【一本正經】 原指一部正規的經典。後即用以形容態度莊重嚴肅。有時帶有 諷刺意味。

【一本萬利】 用極少資本牟取最大利潤,形容本輕利重。

【一目十行】 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閱讀的速度極快。語本《梁書·簡文 帝紀》:“讀書十行俱下。”及《北齊書·河南康舒王孝瑜傳》:“兼愛文學,讀書敏速,十行俱下。”

【一目瞭然】 見“一目瞭然”。

【一目瞭然】 一看就很清楚。亦作“一目瞭然”。

【一目之士】 指見解片面,不能看到事物整體的人。

【一目五行】 猶一目十行。

【一目數行】 猶一目十行。

【一目瞭然】 一看就很清楚。亦作“一目瞭然”。

【一旦一夕】 同“一朝一夕”。

【一生一世】 從生到死;一輩子。

【一生一代】 同“一生一世”。

【一生九死】 謂經歷多次生命危險而倖存。

【一矢雙穿】 猶一箭雙鵰。

【一丘一壑】 ①《漢書·敘傳上》:“漁釣於一壑,則萬物不奸其志;棲遲 於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後因以“一丘一壑”指退隱在野,放情山水。②猶一山一水。

【一丘之貉】 同一山丘上的貉。喻同類無所差別。今用於貶義。丘,亦作“ 邱”。

【一代風流】 指開創風氣,爲當世所景仰的人物。

【一民同俗】 謂使人民的思想風俗齊同。

【一匡九合】 春秋時管仲輔助齊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諸侯”,建立霸業。 後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國大事。

【一匡天下】 使天下得到匡正。

【一式一樣】 完全一樣。

【一成一旅】 方十里爲成,五百人爲旅。傳夏少康憑此滅過、戈而復禹業。 後遂用爲勢微力弱卒能克敵制勝、光復舊業之典。

【一成不易】 同“一成不變”。

【一成不變】 《禮記·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 可變,故君子盡心焉。”孔穎達疏:“容貌一成之後,若以刀鋸鑿之,斷者不可續,死者不可生,故云不可變。”後以一成不變”謂刑法一經制定,不容變更。亦泛指墨守成規,不知變通。

【一至於此】 竟到如此地步。

【一至於斯】 同“一至於此”。

【一吐爲快】 盡情說出要說的話而感到暢快。

【一帆風順】 ①本指帆船一路順風。亦用爲祝人旅途安吉之辭。②比喻境遇 順利或辦事容易。

【一帆順風】 同“一帆風順”。

【一年一度】 謂每年一次。

【一年半載】 約計時間之詞。多則一年,少則半年。

【一行作吏】 一經爲官。

【一決雌雄】 一決勝負。雌雄,喻高低。

【一衣帶水】 《南史·陳紀下》:“隋文帝謂僕射高熲曰:‘我爲百姓父母, 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一衣帶水”謂象一條衣帶那麼寬的河流,形容其狹窄或逼近。因隋將伐陳,陳在長江之南,故云。後亦泛指江河湖海不足爲阻。

【一字一句】 ①每字每句。②形容說話清楚從容。

【一字一板】 ①猶一字一句。形容說話從容,吐字清晰。②指嚴肅認真,毫 不苟且。③猶言正正經經,合乎規矩。

【一字一珠】 形容歌聲圓潤。語出唐薛能《贈歌者》詩:“一字新聲一顆珠, 轉喉疑是擊珊瑚。”後亦以“一字一珠”稱譽文章華貴。

【一字千金】 ①秦相呂不韋使門客著《呂氏春秋》,書成,公佈於咸陽城門, 聲言有能增刪一字者,賞予千金。見《史記·呂不韋列傳》。又漢劉安著《淮南子》,亦懸賞千金,徵求士人意見。見漢桓譚《新論·本造》。後因以“一字千金”極言文章價值的高貴。②指書法作品的珍貴。

【一字千秋】 謂文字警闢,足垂久遠。

【一字不苟】 一個字也不隨便。形容行文時字斟句酌,反覆錘鍊。

【一字不易】 《新唐書·文藝傳中·孫逖》:“開元間,蘇頲、齊澣、蘇 晉、賈曾、韓休、許景先及狄典詔誥,爲代言最;而逖尤精密,張九齡視其草,欲易一字,卒不能也。”後因以“一字不易”謂文字精醇,一個字也不能更改。亦用於指抄襲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別人的文章。

【一字長城】 謂一言奏效,可比長城。

【一字連城】 《魏書·彭城王勰傳》:“黃門侍郎崔光讀暮春羣臣應詔詩。 至勰詩,高祖仍爲之改一字……勰曰:‘臣聞《詩》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賜刊一字,足以價等連城。’”後因以“一字連城”極言文字價值的崇高。連城,指“連城璧”。

【一字兼金】 形容文字極其珍貴。兼金,價值倍常的好金。

【一字褒貶】 原謂《春秋》筆法嚴謹,一字即寓褒貶之意。晉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春秋》雖以一字爲褒貶,然皆須數字以成言。”孔穎達疏:“褒則書字,貶則稱名。”晉範寧《春秋穀梁傳序》:“一字之褒,寵逾華袞之贈;片言之貶,辱過市朝之撻。”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徵聖》:“故《春秋》以一字爲褒貶。”後亦泛指論人議事用詞嚴謹而有分寸。

【一如既往】 完全象過去一樣。

【一走了之】 謂不顧而去。

【一技之長】 指有某種專長或技能。

【一花獨放】 一種花獨自開放。與“百花齊放”相對,常比喻缺少各種不同 形式、風格的藝術作品。

【一步一鬼】 漢王充《論衡·論死》:“如人死輒爲鬼,則道路之上一步一 鬼也。”本謂鬼很多,後爲疑心生暗鬼之意。

【一步一趨】 ①形容緊跟着行走。語本《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 夫子趨亦趨。”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隨別人。常含貶意。

【一步登天】 一步跨上青天。比喻一下子達到極高的境界或程度。常用以諷 人突得高位。

【一見了然】 猶一目瞭然。

【一見如故】 見“一見如舊”。

【一見如舊】 初次相見意氣相投,有如故交。語本《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扞吳公子札呴聘於鄭,見子產,如舊相識。”

【一見傾心】 一見面就產生傾慕的情感。

【一見鍾情】 ①指男女之間一見面即產生愛情。②借指對人或事物一看見就 發生了很深的感情。

【一吠百聲】 即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一男半女】 指一個子女,一個兒子或女兒。

【一串驪珠】 形容歌聲圓潤,唱時如一串明珠。

【一吟一詠】 指吟詩作賦。晉孫綽、許詢同負盛譽,和尚支遁問綽與詢孰優 孰劣,綽答:“高情致遠,弟子早已伏膺;一吟一訁永,許將北面。”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及《晉書·孫綽傳》。

【一邱之貉】 見“一丘之貉”。

【一身兩役】 一人兼作兩事。

【一身是膽】 全身都是膽。形容極其英勇無畏。

【一佛出世】 ①佛教認爲世界每經歷一小劫,有一佛出世。②引申爲難得之 意。③猶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一坐一起】 猶言一舉一動。

【一坐皆驚】 見“一坐盡驚”。

【一坐盡傾】 滿座傾慕。

【一坐盡驚】 謂滿座皆驚服。

【一迎一和】 一味迎合。

【一言一行】 一句言語和一個行動。亦謂每句話,每個行動。

【一言九鼎】 秦昭王十五年秦圍趙都邯鄲,趙使平原君赴楚求救,毛遂自願 同往。經遂曉以利害,楚王同意救趙。平原君因而讚揚曰:“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見《史記·平原君列傳》。九鼎大呂,古代國家的寶器。後因以爲典實,謂一句話即可產生極大的力量。

【一言千金】 一句話價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價值。

【一言半句】 見“一言半語”。

【一言半辭】 見“一言半語”。

【一言喪邦】 謂一句話可以亡國。

【一言爲定】 一句話說定,不再更改或反悔。

【一言興邦】 謂一句話可以興國。

【一言難盡】 形容事情曲折複雜,非一語能夠說完。

【一表人才】 見“一表人物”。

【一表人材】 見“一表人物”。

【一表人物】 形容容貌英俊。表,儀表。

【一表非凡】 見“一表非俗”。

【一表非俗】 形容人的儀表非比尋常。

【一表堂堂】 形容儀表堂皇。

【一長一短】 形容瑣談不休。

【一長二短】 ①指意外的變故。②一五一十,原原本本。

【一長半短】 見“一長二短”。

【一拍即合】 原指一打拍子就合於樂曲的節奏。比喻一下子就能夠互相吻合。

【一枝一節】 ①本指樹木的枝節。②喻事物之細小部分。

【一板一眼】 本爲民族音樂和戲曲中的節拍,二拍子的叫一板一眼。後即借 喻言語行爲有條理,合規矩。

【一板三眼】 本爲民族音樂和戲曲中的節拍,四拍子的叫一板三眼。比喻義 與“一板一眼”同。

【一枕邯鄲】 見“一枕黃粱”。

還有還多呢。。。

_

推薦一個頗具意義的成語

1.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比喻一人當官有勢,和他有關係的人都跟著沾光。貶義。

2.一了百了

1. 多用於解決有關的事,要徹底解決,不留尾巴

2. 常用以謂人一死,萬事俱了

3.一介不取

形容一個人非常廉潔,一錢一物都不隨便取用。褒義。

4.一日九遷

形容人升官快速

5.一日千里

原形容馬跑得很快,後形容發展、進步很快

6.一日三秋

形容思念殷切

7.一手遮天

通常用在形容一個驕狂專橫的人,控制隱瞞了全部事實。貶義。

8.一孔之見

比喻一個人見識淺薄狹窄。也做自謙的話。

9.一丘之貉

用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貶義。

11.一片冰心

形容人心志高潔,不慕榮利。褒義。

12.一字千金

稱讚詩文精妙,價值極高。也指文詞極爲精粹。褒義。

13.一字褒貶

形容記事或評論時措詞謹嚴而有分寸

14.一衣帶水

原比喻長江水面狹窄,兩岸離得很近。後泛指一水之隔。也比喻雖有江河湖海相隔,但不足以成爲阻礙

15.一言九鼎

形容說話極有份量,能起決定作用,一說話便能解決問題

16.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比喻話一說出口,就無法收回。強調守信的重要

17.一呼百諾

形容權勢很大,侍從衆多。也用形容隨聲應和

18.一面之雅

形容交情甚淺

19.一鬨而散

形容散去得很快

20.一柱擎天

比喻一個人身負重任

21.一時瑜亮

形容同時代兩個可以互相抗衡的傑出人才

22.一紙空文

指契約、條約、法律、規章等簽訂或制定後不予履行

23.一得之愚

謙稱自己看法淺薄

24.一唱三嘆

形容詩文情意婉轉,而感人至深

25.一將功成萬骨枯

舊時多用作對黷武主義者的批判。現用來形容藉衆人之力以成就一己之功

26.一國三公

比喻有權力有主見的人太多,使一個團體的事權無法統一

27.一朝天子一朝臣

原指新王朝的天子登基之後,前朝的臣僚就被新的臣僚所代替。後也泛指領導人更換,下屬人員也隨著更換。多用於貶義。

28.一場春夢

比喻世事無常,轉眼成空。也用於比喻打算落空

29.一揮而就

形容熟練、敏捷,寫字、繪畫、作文能很快就完成

30.一葉知秋

比喻看到某些事物的跡象,就可以推測到事物發展的趨勢

31.一傅衆咻

比喻周圍環境不好,正面教導抵不過反面干擾,教育效果很差

32.一語破的

比喻言語、觀點準確,能切中要害。又作『一語中的』

33.一暴十寒

原指這樣植物不能生長,後用以比喻時而勤奮,時而懈怠,沒有恆心

34.一諾千金

比喻說話算數,講信用

35.一應俱全

多用於具體的事物,間或用於抽象事物,但不用於人

36.一蟹不如一蟹

形容境況越來越差

37.一蹴而就

形容事情一下子就能成功

38.一鱗一爪

比喻只是事物的一小部份。也用於比喻零星,不完整的事物

39.七折八扣

今用以比喻財物打了折扣後,結果剩下不多

40.七竅生煙

形容氣憤至極

41.九五之尊

指帝王的尊位

42.九牛一毛

形容極大數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點。也比喻價值極爲渺小輕微

43.九死一生

形容多次陷入絕境而倖存

44.二三其德

形容沒有一定的主張,也只三心二意

45.人一己百

形容堅定信心,以百倍的努力趕上別人

46.人亡政息

此詞與『人存政舉』相對,二詞經常連用。本指爲政在於人,得仁人而治,則其政事可行;不得仁人而治,則其政事廢止。後則照字面解釋,直指執政者在位,其政事得以施行;執政者死後,其政事即廢止

47.人中騏驥

比喻十分難得的傑出人才

48.人生如朝露

比喻人生短促,時光一去不返

49.人生如寄

通常用以表示人生短暫

50.人面桃花

1. 取意於『人面桃花相映紅』,用以形容女子姿容美麗,堪與桃花爭豔

2. 取意於『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情景依舊,而所愛的人已不知去向,用以形容一個人緬懷舊情,心生傷感

51.人浮於事

用以形容找事的人多,而可供就業的機會少。與坊記之原意不同

52.人微言輕

指地位低,說話不被重視。多用做自謙之詞

53.人謀不臧

用以表示事情的失敗,乃由於人之謀劃不善所致,與天命無關

54.人贓俱獲

用以表示一個人犯法,人的罪行與贓物同時被捕獲

55.入木三分

形容書法筆力遒勁雄健,後用以比喻見解深刻

56.入主出奴

比喻門戶之見

57.入吾彀中

1. 指箭矢所及之地,即有效射程

2. 比喻進入了所設的圈套或自己的掌握之中

58.入室操戈

比喻以其人的學說言論還擊其人

59.八面玲瓏

原指窗戶寬敞明亮,又形容建築物、雕塑等精緻靈巧。後多用於形容人處世圓滑,善於應付。多用於貶義。

60.力挽狂瀾

比喻竭盡全力挽回險惡的局勢。褒義。

61.力透紙背

形容書法剛勁有力,也形容詩文立意深刻,語言犀利

62.十室九空

形容人民因災禍、戰亂、橫徵暴斂等而大量死亡和逃走以後的荒涼景象

63.十行俱下

諭讀書甚快,一目十行

64.大才盤盤

形容有極大的才能

65.大匠不斲

形容居高位者,不必代替下司部職

66.大旱望雲霓

比喻人在困難中渴望救星的出現

67.大快朵頤

用以形容盡情享受美味

68.大放厥詞

原意指鋪張詞藻,暢所欲言。現含貶義,指人誇誇其談,大發議論,而且言不中肯。有時也指胡說八道

69.大醇小疵

用以表示大體純正,然不免有小缺失

70.大張旗鼓

形容聲勢浩大,規模雄壯

71.大張撻伐

形容大規模進行武力討伐,或進行猛烈的攻擊。後也用以形容言語、文字上的爭討

72.大廈將傾

常用以比喻腐敗的政權或機構即將崩潰

73.大惑不解

表示對某件事或某種情況感到迷惑,弄不清楚。多用於表示不滿或質問

74.大腹便便

形容胖子或孕婦

75.大謬不然

指荒謬得與實際情況完全不一樣,含有大出意外之意

76.大漸彌留

指病危將死

77.小巫見大巫

多用於比較,顯得大小、高下、計謀、力量等相差懸殊

78.小姑獨處

用以指女子未嫁

79.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指小時後聰明,長大不一定有出息。強調後天的教育和培養

80.國小大遺

形容學習時捨本逐末

81.三人成虎

比喻謠言傳播的多了,就會使人信以爲真。也比喻流言惑衆,容易誤假爲真

82.三月不知肉味

原用以比喻音樂感人至深。後引申以指凡沉醉於某事物,而食不知味

83.三折肱爲良醫

比喻對於某事閱歷多,經驗就豐富

84.三姑六婆

舊時用來泛指裝神弄鬼、欺矇拐騙,不務正業的婦女

指反覆領會,謹慎體察

86.三緘其口

形容說話謹慎或一句話也不敢說

87.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勸戒人在事情還沒做之前,一定要考慮周全,計劃詳盡

88.丈二金剛

形容茫無頭緒,或莫名其妙的狀態

89.于歸之喜

指稱女子出嫁的喜事。也可以簡稱爲『于歸』

90.上下其手

用以描述官場中玩法舞弊,亦用指調戲婦女的行爲

91.上行下效

指上面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跟著學

92.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比喻位高權重者的一言一行,往往爲一般人所追求與模仿

93.上窮碧落下黃泉

今用以比喻竭盡心力,到處搜尋

94.上駟之才

稱頌他人有很高的才能

95.下里巴人

指通俗歌曲。後泛指普及的通俗文藝形式

96.口耳之學

指只有道聽塗說得來的一點知識,而無真才實學

97.口惠而實不至

指所言不實,許諾沒有兌現

98.口誅筆伐

指用口頭或書面的形式進行批判和抨擊

99.口碑載道

形容到處都是稱頌的聲音

100.千夫所指,無疾而死

遭衆人反對,下場可悲

101.千里鵝毛

比喻禮物雖輕,情意卻重。也用於自謙所送禮物的微薄

102.千金買骨

比喻招攬賢才的真誠、急切

103.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

舊時形容甘願爲栽培、賞識自己的人獻身

104.子虛烏有

用以稱實際上並不存在的人或事物

105.尸居餘氣

形容人快要死的樣子。也引申爲暮氣沉沉,無所作爲

106.尸位素餐

形容當官的空佔著職位白吃飯。有時也用以謙稱自己位未盡到職責

107.山珍海錯

泛指山間和海內出產的各種珍貴的美味食品

108.山高水長

比喻人品行高尚,流芳後世。褒義。

109.工力悉敵

多用以指文藝造詣或本領不分高下

1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現在用以說明要把事情辦好,首先必須做好準備工作;有時也用來強調做事之前先把工具準備好

111.才高八斗

原爲讚美文人才學極高的常用語。後也形容一個人才智高超,學識淵博

112.土崩瓦解

形容徹底崩潰,無法收拾,也做『瓦解土崩』

113.不一而足

指同類的事物或情況很多,不只一個或一次

114.不二法門

原指泯滅一切相對概念的差別,達到修成大道的門徑。現用以比喻獨一無二的方法或途徑

11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比喻不歷險境,沒有無畏的精神就不能成功。也用以比喻不經過艱苦的實踐,就不能取得正確的認識

116.不分皁白

比喻不管是非曲直或不問情由

117.不分軒輊

比喻分不出高低、輕重、優劣

118.不分畛域

本指不分界線。也形容關係很融洽,不分彼此

119.不刊之論

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之言論

120.不可以道里計

形容差距極大

121.不可同日而語

形容不能一樣看待,無法相提並論。指性質、地位、情況等相差甚大

122.不可名狀

常用以指所面對的事物特異,非言語所能表達

123.不可造次

指行事要慎重

124.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法則

125.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指不擔任某種職位,就不去幹涉過問與這一職位有關的一些事務

126.不足爲外人道

指要求不要把有關情況告訴其他的人

127.不足掛齒

形容對人表示輕蔑;也用以表示自謙

128.不折不扣

指一點也不減少。也表示完全合乎標準

129.不忮不求

不嫉妒,不貪婪

130.不見經傳

用以指稱毫無來歷,很少人曉得的事例

131.不吝珠玉

請人指教時的客氣話

132.不言而喻

形容事理非常明顯,不說自明

133.不卑不亢

形容舉止大方,對人的態度或言語不失分寸

134.不是冤家不聚頭

兩個不投合的人,偏聚集在一起

135.不咎既往

對過去已經做錯的事情不再予以責備或追究。也作 『既往不咎』

136.不容置喙

指不讓人有說話的機會

137.不能贊一詞

後來泛用以讚揚說話入耳或文章寫得好

138.不脛而走

1. 原指賢才投奔敬慕賢才的人。後用以比喻事物不等推行,就迅速傳播、流行開來

2. 也比喻東西忽然丟失

139.不怕官,只怕管

指在人的管轄之下,只得聽命於人

140.不情之請

謙稱自己向人提出的要求不盡合情理

141.不經世故

形容人閱歷淺,沒經驗

142.不期而會

多用以指較長時間未見的熟人、朋友的偶然相見

143.不寒而慄

形容十分恐懼

144.不欺暗室

形容內心光明坦蕩

145.不虞之譽

指出乎預料的讚揚

146.不落窠臼

多指文藝作品不落俗套,有獨到之處

147.不置可否

指不表明態度,不發表意見

148.不櫛進士

指有才學的女子

149.不蔓不枝

比喻說話、作文簡練嚴謹

150.不愧屋漏

意謂暗中也不做壞事,而問心無愧

151.不辨菽麥

形容愚昧無知,或因脫離生產實踐而缺乏實際知識

152.不識之無

形容人不識字或極言文化水準甚低

153.日不暇給

形容事務繁忙,沒有閒空

154.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比喻盛極必衰。又作『日中則昃,月盈則虧』

155.日月經天,江河行地

比喻功業顯著,永恆不變,歷久不衰

156.日食萬錢

形容奢侈浪費的生活

157.日居月諸

形容歲月流逝

158.日就月將

多用以形容學問日積月累,不斷地前進

159.日削月割

形容日漸削減,戕伐

160.日暮途窮

比喻計窮力竭,或臨近絕境

161.心比天高

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的超過現實

162.心存芥蒂

形容心中怨恨或不快的情緒

163.心如懸旌

形容心神飄忽不定

164.心有慼慼

用以表示贊同他人的看法

165.心有靈犀一點通

原來比喻戀愛的男女心心相印,現泛用以比喻彼此間心意相通

166.心勞日拙

形容對事竭盡許多心力,事情卻反而一天比一天更束手無策。多用於貶義

167.心廣體胖

1. 原意用以形容一個人心胸寬暢,而身體自常舒泰

2. 今多就字面解釋,胖,音ㄆㄤˋ,用以表示一個人心裏快活,沒有憂慮,身體自會胖起來

168.心曠神怡

形容心境開闊,精神暢快

169.天不假年

「天不假年」爲「天假之年」之反義。用以感嘆人年歲不長

170.天真爛漫

多形容青少年純真可愛。也用以形容詩、文、書、畫等自然天成,真誠親切

171.天荒地老

形容時間極其久遠

172.天馬行空

用以比喻思想行爲,自由無拘;亦用以比喻才氣縱橫,毫無拘束。

173.天崩地坼

1. 用以比喻聲音宏大。

2. 災禍重大。

174.天道好還

指作惡的必將受到報復。

175.天道寧論

用以比喻天意如此,人力無奈。通常指善人無善報。

176.天誅地滅

用以強調言行將爲天地所不容,常用於對人發誓時。

177.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比喻作惡的罪犯逃脫不了應得的懲罰。

178.文不加點

形容才思敏捷,下筆成文。

179.文恬武嬉

形容文武官僚只知貪圖安逸享受,不問國家政事。

180.文過飾非

指尋找理由,掩飾錯誤。

181.文從字順

形容寫文章用詞造句都很順暢。

182.五十步笑百步

比喻錯誤性質相同,只是程度不同。貶義。

183.五日京兆

比喻暫居其位,準備離職。

184.五內如焚

形容心裏十分焦躁、憂愁。

185.五風十雨

形容風調雨順。舊時作爲太平盛世的吉祥徵兆。

186.水落石出

原形容自然景色清明。後用以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187.水漲船高

比喻事物隨著它所憑藉的基礎的提高。

188.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比喻對人過於苛求,就不能容衆。

189.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比喻民心向背決定政權存亡。亦可簡稱爲「載舟覆舟」

190.六根清淨

佛家以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爲六根清淨

191.六馬仰秣

形容音樂美妙,連馬都不吃草料擡起頭聽

192.六朝金粉

指六朝的靡麗繁華景象

193.予取予求

形容貪得無饜,毫無限制地求取。貶義

194.予智自雄

指一個人妄自誇大,自以爲聰明。貶義

195.反求諸己

形容謙虛,嚴以律己

196.反躬自省

指對自己要求嚴格,注意自己的德性修養

197.反璞歸真

比喻還其本來面目,遺自由自在的生活。後常用以形容詩文樸實無華,也作「歸真反璞」

198.方寸已亂

形容心緒繁亂

199.方興未艾

形容事物正在蓬勃發展,不可阻擋

200.斗筲之人

比喻氣量狹小,見識短淺的人。貶義

201.分庭抗禮

原指古時禮節,主人與賓客在庭院東西兩邊相對施禮。現比喻以平等關係相處或地位不相上下,也指相互對抗

202.分崩離析

形容國家或團體在崩潰瓦解時,人心渙散不可收拾的情況

203.分道揚鑣

原指分路而行。後多比喻因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

204.中流砥柱

比喻人英勇堅強,能擔當大事,獨當重任,在動盪艱難的環境中能起支柱的作用的力量

205.中原板蕩

通常只用在形容中國大陸的動盪混亂。其他國家不適用

206.內省不疚

形容沒有做過違背天理的事,自然能問心無愧

207.內聖外王

古代用以稱頌理想人物。現多用以寫古人

208.少不更事

形容年輕缺乏經驗。

209.今非昔比

形容變化極大。

210.木人石心

形容意志堅定,不被外物所感。

211.木已成舟

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改變。

212.升堂入室

原比喻學問造詣深淺程度的差別。後用以讚揚人在學問或技藝方面達到很高的境界。

213.牛刀割雞

比喻大材小用或小題大作。指方法和對象不相宜。

214.牛衣對泣

形容貧賤夫妻同過困苦的生活。

215.牛鬼蛇神

原來比喻想像怪誕,思路奇特;後來多用以比喻形形色色的壞人。貶義

216.牛驥同皂

比喻才能低的人和才能高的人混在一起

217.夫子自道

後多指本想說別人,卻正說了自己;有時形容自己誇耀自己。

218.戶限爲穿

形容來往進出的人非常多

219.手足胼胝

形容辛勤勞苦

220.引吭高歌

形容人們在高興時唱歌的樣子

221.引領而望

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222.毛遂自薦

比喻自告奮勇,推薦自己

22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比喻事物的優劣都是相對的,不能一概而論

224.尺布斗粟

比喻兄弟間因利害衝突而不相容。也指少量的糧食布帛

225.太阿倒持

比喻授人權柄,自貽禍患

226.天矯不羣

形容人氣宇軒昂,俊逸出衆

227.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比喻事情發生前的徵兆

228.孔武有力

形容威武有力

229.目不交睫

形容因心中有事長時間不曾閤眼睡覺

230.目不暇給

形容可看的東西太多,看不過來

231.目不見睫

比喻見遠而不見近,或沒有自知之明

232.目光如豆

形容目光短淺,缺少遠見

233.目光如炬

1. 原形容怒視的樣子

2. 後也用以形容洞悉事理,見識高遠

234.木無全牛

形容技藝精湛純熟

235.令人作嘔

形容非常使人厭惡

236.令人齒冷

指叫人恥笑

237.令人噴飯

形容叫人感到非常可笑

238.令人髮指

形容使人憤怒到了極點

239.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比喻好人處在不好的環境中,也會變壞

240.白雲蒼狗

形容變化多端的浮雲。也用以比喻世事變換無常

241.白駒過隙

形容生命短暫,年華易逝

24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指人應該奮鬥和上進,不要貪圖享受和安逸

243.生殺予奪

指統治者掌握著隨意處置人民生命財產的權力

244.生張熟魏

比喻兩人閱歷、性格不同。也用以比喻彼此互不熟悉

245.生靈塗炭

形容人民處於極端困苦的境地

246.巧言如簧

比喻用動聽的話騙人

247.巧取豪奪

形容以各種手段,掠奪他人財物

248.巧詐不如拙誠

勸勉人們做事爲人應以誠相待

249.功高震主

舊指臣僚功勞過大,就會使君主震駭而產生疑忌

250.功虧一簣

惋惜一件大事只差最後一點而未能完成

251.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比喻事物失去了藉以生存的基礎,就無法存在

252.皮裏陽秋

形容一個人外表若昏於事者,其實內心甚明,且早有定見,或早有褒貶

253.皮相之談

譏人說話淺薄不深入

254.瓜田李下

比喻避免引起嫌疑

255.瓜剖豆分

比喻國土被分割

256.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比喻用對方的觀點來反駁對方

257.以訛傳訛

指越傳越錯,影響很壞

258.以儆效尤

指通過對一個人或一個案例的處理,來告誡學做壞事的人

259.以湯沃雪

比喻輕而易舉,頗見功效

260.以鄰爲壑

今用來比喻嫁禍於人

261以蠡測海

比喻見識狹窄

262.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強調要待人以誠,充分信任,大膽放手

263.用行舍藏

指儒家的一種處世態度。任用時就出來做一番事業,不用時就隱退。後也泛指人的出處行止

264.付之一炬

指東西被火燒燬

265.付之東流

喻前功盡棄或希望落空

266.左支右絀

形容力量不足,窮於應付

267.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原比喻用他國的賢才可以作爲本國的輔佐。也用以比喻別人榜樣可作爲自己的借鏡。也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68.未可厚非

指言、行等還有一定的道理,不能全盤否定,過分責難

269.未雨綢繆

形容做事要先做好準備,以免到時手忙腳亂,招致損失

270.石破天驚

多用來比喻文章或事情新奇驚人

271.司空見慣

形容事情很常見,不足爲奇

272.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常用以指稱人所共知的陰謀和野心。多用於貶義

273.玉石俱焚

比喻好壞同歸於盡

274.叱吒風雲

形容聲勢威力極大

275.古稀之年

指人的年齡已到70歲。有時也用以指老年

276.布鼓雷門

喻在高手面前賣弄本領

277.市井之徒

舊時對商賈、城市平民的蔑稱,或指貪圖私利

不講信義的人

278.切膚之痛

比喻感受非常深切

279.失之交臂

形容把好的機會錯過了,以後機會就難得了,有惋惜意

280.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比喻開始有損失,後來終於得到勝利;或這方面失敗了,卻在那方面取得成功

281.民無信不立

指人民如果對政府缺乏信任,這個國家就不穩固

282.只可智取,不可力敵

指以智謀取勝,而不用實力硬拼的作戰方針

283.外圓內方

用以形容人表面和順周到,內心卻嚴正剛直。褒義

284.包藏禍心

指內心懷著惡意。貶義

285.奴顏婢膝

形容低聲下氣,卑鄙無恥地諂媚奉承的樣子

286.代爲說項

指替人說好話,以助其達成目的

287.兄弟鬩牆

後用以喻指內部的紛爭

288.出爾反爾

現指說話不算數或作了事又反悔。表示言行前後矛盾,反覆無常

289.甘之如飴

比喻爲了某種崇高目的樂意承擔某項艱苦工作或甘願過一種艱苦生活

290.可操左券

比喻有把握取得成功

291.瓦釜雷鳴

1. 比喻小人得志在位,聲勢顯赫

2. 比喻拙劣的文章、音樂、美術等,反而到處風行

292.瓦解冰消

比喻事物徹底的崩潰或消失

293.由剝而復

形容人從逆境轉爲順境

294.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用以勸人凡事須親自去體驗

295.如火如荼

原形容軍容壯盛,後用以比喻氣勢旺盛

296.如出一轍

比喻彼此思想、言論或行動情況十分相似

297.如法炮製

比喻照現成的樣子做

298.如喪考妣

形容悲痛至極

299.如雷貫耳

形容名聲極大。表示對人傾慕已久的話

300.如數家珍

比喻對所列舉的事物或所講的事情十分熟悉

301.如膠似漆

形容相互之間(過去多指夫妻)親密無間,無法分開

302.如墮五里霧中

比喻模模糊糊,摸不著頭腦或認不清方向

303.如蟻附羶

用以比喻趨附者衆多

304.如釋重負

形容完成一件大事或擺脫繁重事物後所感到的輕鬆爽快

305.自反而縮

用以形容爲人光明坦蕩

306.自出胸臆

指見解、旨趣獨特

307.自出機杼

比喻構思獨特新穎

308.自我作古

指創建新,代替舊的

309.自怨自艾

原指悔恨自己的錯誤,自己改正。後只含有悔恨之意

310.自詒伊戚

用以指稱自尋苦惱

311.自慚形穢

原指因自己的容貌風度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後泛指自愧不如別人

312.因利乘便

指善於利用有利的形勢

313.因陋就簡

原指任其簡陋,不求改進。今多指利用原有的簡陋條件,儘可能把事情辦好

314.因時制宜

指根據不同時期(或時間)的具體情況,靈活的採取適宜的措施

315.因勢利導

順著事情的發展趨勢加以引導

316.因噎廢食

比喻做事出了一點毛病,就把本來應該做的事情停止不做

317.耳目昭彰

形容被大家瞭解得十分清楚,已無法隱瞞

318.耳提面命

形容嚴肅而懇切地教導

319.耳熟能詳

今多用以形容爲人所熟知

320.耳聞目睹

指親耳聽到和親眼看到

321.耳濡目染

指經常聽到看到,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322.耳鬢廝磨

形容親密相處的情景,一般指男女兒時的友愛

323.光怪陸離

形容色彩班爛,形象奇異

324.光風霽月

比喻襟懷坦蕩,品格高尚

325.光前裕後

形容人有非凡的豐功偉績

326.行不由徑

形容爲人端莊、正派、嚴謹。褒義

327.行百里者半九十

比喻事情越接近愈困難。用以鼓勵人要持志不懈

328.行將就木

表示壽命不長,已臨近死亡

329.行雲流水

常用以比喻詩文流暢明快或處事自然超脫

330.江心補漏

比喻發現問題太晚,要救治已無濟於事

331.江河日下

比喻事物一天天衰敗下去

332.江郎才盡

比喻人的才情文思衰退

333.老生常談

今多指聽慣了的老話。有時用作自謙之詞

334.老僧入定

意指一個人閉目打坐,胸中毫無雜念,渾然忘我

33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比喻年紀雖老,但仍有雄心壯志

336.守正不阿

指堅守正道,決不偏袒、奉迎。褒義

337.守身如玉

用以形容人謹持自身清白。褒義

338.守株待兔

比喻坐等意外的僥倖心理。野用以比喻死守狹隘或局部的經驗

339.守經達權

形容既堅持原則,又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

340.危如累卵

比喻處境十分危險

341.危言危行

形容敢於直言,做事正直

342.危言聳聽

多指故作驚人之語,藉以嚇人

343.有口無心

形容說話心直口快,欠缺考慮

344.有爲有守

指既有作爲又有操守

345.有腳陽春

就職讚美官員施行仁政用語

346.字字珠璣

形容詩文珍貴,言語精練

347.字斟句酌

形容寫作或說話十態度認真,措詞嚴謹

348.死有餘辜

形容罪大惡極。貶義

349.死得其所

形容人死的有意義,有價值

350.多行不義必自斃

指違背正義必然沒有好下場。貶義

351.多歷年所

指經歷年代久遠

352.曲肱而枕

形容悠閒無憂的隱居生活。也形容人安貧樂道

353.曲突徙薪

用意勸戒人防患未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