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作者是誰

來源:趣味百科館 6.36K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故事講述了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悽婉的愛情故事。

作品通過一個妓女的愛情悲劇,揭露了法國七月王朝上流社會的糜爛生活。

茶花女作者是誰

對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僞道德提出了血淚控訴。在法國文學史上,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爲主角的作品。《茶花女》這部小說是小仲馬根據自己親身的愛情經歷爲背景創作而成的,小說在1848年一經出版之後,便在文學界引起轟動,《茶花女》也成爲了讓小仲馬在當時法國文壇上嶄露頭角的成名作。而後小仲馬又歷經四年時間將小說改爲了舞臺劇本,舞臺劇《茶花女》在1852年初次上演之後,便轟動了整個巴黎。

而後又由《茶花女》改變而成的歌劇在全世界各地進行巡演之後,也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後期的小仲馬,就專心致力於話劇作品的創作,他創作出來的話劇作品往往都帶有着十分濃厚的生活氣息,往往都能夠真實地反映出當時社會的一些側面寫照,其代表作品有《私生子》、《放蕩的父親》、《歐勃雷夫人的見解》等。《茶花女》故事發生在菲力浦七月王朝時代。

年輕貌美的娼妓瑪格麗特,因其性喜茶花,所以人們稱她爲茶花女。一個24歲的青年阿芒,偶然結識了她,茶花女在同阿芒相好以前,已經被某公爵認作“女兒”,同時又同兩個伯爵一個男爵親暱。總之,靠着一些有錢的貴族養活,過着一種窮奢極欲的生活。

但自從認識阿芒以後,兩人情投意合,相互爲之傾倒。爲了能朝夕與共,不受外界干擾,兩人到離巴黎不遠的布吉法爾蜇居,過一種田園般的愛情生活。瑪格麗特決心同她的過去告別,同過去的朋友、習慣、言語、生活決裂。

面對公爵斷絕經濟來源的威脅,亦毫無懼色,寧願賣掉自己的馬和馬車、典當首飾以維持在鄉下的美滿幸福的生活。但不料就在這時,阿芒的父親趕到巴黎,他以資產階級的情理、偏見,並利用瑪格麗特對阿芒的愛情說服她疏遠了阿芒,後者誤以爲瑪有意拋棄自己,傷害了他的自尊心。他從家裏回到巴黎以後,決心進行報復。他當着瑪格麗特故意同一個妓女卿卿我我,情意纏綿,使瑪格麗特痛苦萬分,不得已含着淚水來勸阻阿芒不要如此殘酷地刺激她,但一直沒有告訴他其父親同她談話的經過,沒說出離開他的真正原因。

不久,瑪一病不起,僅留下思念阿芒的日記一冊。這部作品之所以稱爲佳作,小仲馬之所以因此躋身名家之列,就在於作者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帶一點浪漫主義的情思,從惡中發掘出一顆受了嚴重創傷,但仍葆有青春的激情和靈光的青年女子的心,從娼妓生活中找回來真正的人的價值觀念和嚮往美好未來的願望與夢想。同時,活靈活現地寫出了兩個青年男女心心相印、一往情深的真摯情意。故事平凡而又奇特,人物單純而又飽滿,結局自然而又動人。

這部書的價值還在於它從側面反映了七月王朝淫蕩奢侈的社會風尚。當時一個娼妓的年金花費在10萬法郎以上,需要幾個情人才能養活。瑪格麗特根本不愛公爵、伯爵,但她需要他們。作品淋漓盡致地描寫了社會底層的妓女生活的悲慘現實,爲了逃避現實,她們雖然內心在哭,在流血,但臉上還得笑盈盈的,白天酗酒,晚上失眠。

在那個社會裏,婦女的美色柔態,成了待價而估的商品,成了貴族、金融資本家取樂、佔有、糟踏的對象。小仲馬之所以能寫出這種社會倫理題材的作品,同他自己的私生子身份分不開,同他對當時社會道德墮落的憎恨分不開,因此他提倡把“完善道德、理想、有益當作文學的目的。”這部小說的寫作特點,類似中國的《石頭記》,給人以真實感,文筆如同內容一樣,不是以華麗離奇取勝,而是着意於質樸、自然、簡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