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幾號

來源:趣味百科館 1.59W

元宵節幾號的答案是:農曆正月十五,陽曆2月15日

元宵節,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時間爲每年農曆正月十五。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爲“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爲主。

正月十五燃燈習俗的興起也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佈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爲法定之事。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游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開燈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開始“試燈”,十五日夜爲“正燈”,民間要點燈盞,又稱“送燈盞”,以進行祭神祈福活動。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習俗也有着重要的推動意義,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爲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着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後來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南北朝時,元宵張燈漸成風氣。梁武帝篤信佛教,其宮中正月十五大張燈火。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更爲密切,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佈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爲法定之事。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在國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爲人所知。正月十五這一天晚上,中國人素有賞花燈、吃湯圓、吃元宵、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

元宵節幾號

習俗

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爲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爲漢惠帝。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祕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襄耳中,劉襄爲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衆臣擁立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爲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據說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爲重大節日。

元宵節是中國自古的傳統節日,據說元宵賞燈始於上古民衆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羣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源於佛教說。這種說法主要是胡申生先生主編的《社會風俗三百題》中:“佛教教義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無量壽經》有‘無量火焰,照耀無極’說法。在佛教教義中,燈一直是作爲佛前的供具之一。而且佛教經典中反覆宣傳:‘百千燈明懺悔罪’(《菩薩藏經》),‘爲世燈明最福田’(《無量壽經》)。逢遇佛教盛會都要大明燈火。在佛教傳說中,於正月十五張燈有關係的是有關佛祖神變的事蹟。

據《僧史略》載,佛祖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東土正月十五,爲紀念佛祖神變,此日需舉行燃燈法會。東漢明帝時,摩騰竺法蘭東來傳教,漢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變之日燃燈,並親自到寺院張燈,以示禮佛。自此以後,元宵燈便蔚然成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