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壽命一般是多長

來源:趣味百科館 2.45W

古代人壽命一般是多長的答案是:不到40歲

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統一、明確的答案。雖然在歷史的各個朝代中,人的平均壽命長短不一,但在1949年之前,平均壽命在40左右,這是相對比較靠譜的數據。

夏、商時期由於社會生產力十分低下,所以人們的生活條件也極度落後。大多數情況下基本上都處於,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狀態之中。在這種環境中生存,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考驗,所以生活於這兩個朝代的人,平均壽命只有15-18歲。

據不完全統計周代至秦朝時期,人們的平均壽命大約只有20歲左右。這個年紀在現代社會只是剛成年而已。

雖然說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只能活到20歲,但是在周朝和秦朝時期,由於各種戰爭連綿不斷,以及多種苛捐雜稅的影響,即使想長壽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隨着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升,以及生活和生存所需要的必需品逐漸增多。生活在這四個朝代的人,相比較於先秦時期來說,平均壽命大約提升了一倍左右,但也只不過才22-33歲。

1.戰爭多,古代戰爭多且頻繁,大多數男丁都被抓去從軍,戰死沙場的年輕士兵太多了,兵力不足時甚至老弱婦孺一樣被充軍。很多人流離失所,最終無家可歸。

2.近親結婚,古代人很多都是近親結婚,而近親結婚對下一代的身體會造成各種可能性的疾病。而且天生體質較弱,經不起一點風寒,承受不了身體出現任何變動。

3.醫療條件是硬傷,不管是有病也好,還是女生生育也罷,沒有好的醫療條件,人的身體在面對疾病的折磨時,大多會治不過來。

古代人壽命一般是多長

凡事總有例外,在相對“短命”的古代,文人羣體普遍高壽。

先秦兩漢時期,生卒記載明確的文人有20人,平均壽命爲58.4歲。這其中孔子活了73歲,荀子74歲,莊子83歲,孟子84歲,墨子92歲,漢朝的伏生活了92歲。

隋唐五代79人,平均壽命爲65.6歲,“藥王”孫思邈活了141歲,以“歐體”傳世的書法家歐陽詢85歲,“柳體”的創造者、大書法家柳公權88歲……

古代文人的平均壽命,大概是古人平均壽命的一倍左右。

古代文人以聖人爲楷模,多數時候能保持一份心靈上的恬靜與淡定,可以說精神上是充實的,助於養生。

學而優則仕的指導思想給古代的文人鎖定了人生目標,從而也培育了他們頑強韌性的特性,年近花甲仍孜孜讀書以求功名的大有人在。

勤於用腦有益於健康,文人自是用腦很多,腦細胞充滿活力,衰老的自然慢些,也只有身心都健康人才能長壽。

其實古人平均壽命的統計學數字很低的原因,主要是被較高的嬰兒死亡率拉低了。一旦跨越過未成年人這道坎,古人的壽命並不低,大多能活到五六十歲左右。

而如今本世紀末中國將是亞洲的十大長壽國之一,平均壽命將達到72.6歲,專家預測2300年人類平均壽命95歲,這個數字聽起來讓人覺得很是欣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