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腔改良是誰

來源:趣味百科館 2.35W

崑山腔改良是誰的答案是:魏良輔

魏良輔崑腔的唱法在流傳的過程中也有稍稍的變化,形成了崑山、蘇州、無錫三派,各具風格。

魏良輔(1489-1566),字師召,號此齋,晚年號尚泉、上泉,又號玉峯,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嘉靖五年(1526)進士,歷官工部、戶部主事、刑部員外郎、廣西按察司副使。嘉靖三十一年(1552)擢山東左布政使,三年後致仕,流寓於江蘇太倉。爲嘉靖年間傑出的戲曲音樂家、戲曲革新家,崑曲(南曲)始祖。對崑山腔的藝術發展有突出貢獻,被後人奉爲“崑曲之祖”、在曲藝界更有“曲聖”之稱。

崑山腔改良是誰

魏良輔熟悉音律,初習北曲,因不及北人王友山,乃鑽研南曲。他的家鄉盛行弋陽腔,而他卻厭鄙弋陽,爲改變所處的藝術環境,於嘉靖年間(1522——1565年)來到了當時南戲北曲十分活躍的太倉,居住在太倉南碼頭(現太倉市南郊鎮)。

在當地駐軍中,有很多人通曉音律,魏良輔常與他們切磋技藝和商討樂理。這時,他結識了駐地的一位南曲專家、太倉衛百戶過雲適,常向他請教,每次度曲都要等到過認爲滿意了方肯罷休。他還請教從安徽壽州(今壽縣)發配至太倉的善絃索、北曲的戲劇家張野塘。當時張正在軍中服役,對魏的求教欣然應允,兩人結爲摯友。後來魏良輔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張野塘。

以後,魏良輔在過雲適、張野塘等人的協助下,吸收了當時流行的海鹽腔、餘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調的某些特點,對流傳於太倉崑山一帶的戲曲唱腔進行加工整理,將南北曲融合爲一體,既可使南曲“收音純細”,又可命名北曲“轉無北氣”,從而改變了以往那種平直無意韻的呆板唱腔,形成了一種格調新穎、唱法細膩、舒徐委婉的“水磨腔”(崑腔)。它以清唱的形式出現,終於使崑腔在無大鑼大鼓烘托的氣氛下能夠清麗悠遠,旋律更加優美。

同時,魏良輔對伴奏樂器也進行了改革。原來南曲伴奏以簫、管爲主要樂器,爲了使崑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將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樂器集合於一堂,用來伴奏崑腔的演唱,獲得成功。魏良輔從此名聲大振,被譽爲“國工”、“曲聖”,乃至崑腔(南曲)“鼻祖”。

著有《曲律》(一名《南詞引正》)一書,是論述崑腔唱法及南北曲流派的重要著作。

崑劇,原名崑山腔,發源於元末明初的蘇州府崑山縣,是中國戲曲的劇種之一,被譽爲百戲之祖。崑曲主要以中州官話爲唱說語言,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曲笛、三絃等爲主要伴奏樂器,糅合了唱唸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

崑劇行腔優美,以纏綿婉轉、柔漫悠遠見長。在演唱技巧上注重聲音的控制,節奏速度的頓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講究,場面伴奏樂曲齊全。水磨腔這種新腔奠定了崑劇演唱的特色,充分體現在南曲的慢曲子中,具體表現爲放慢拍子,延緩節奏,以便在旋律進行中運用較多的裝飾性花腔。

崑劇的表演,是一種歌、舞、介、白各種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綜合藝術。通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形成了載歌載舞的表現形式。其舞蹈身段大體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說話時的輔助姿態和由手勢發展起來的着重寫意的舞蹈;一種是配合唱詞的抒情舞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