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多事種芭蕉出自哪部作品

來源:趣味百科館 5.89K

《秋燈鎖憶》。《秋燈瑣憶》是清代文人蔣坦所作散文集,內容記述了他與愛妻秋芙的日常生活瑣事。

這是一對情深意篤、才情清絕、心性淡遠的夫妻,他們意趣高雅,性情相契,儘管生活貧寒,卻整日涵泳於琴棋書畫中,陶然忘憂。

是誰多事種芭蕉出自哪部作品

他們既是一對夫妻,又是兩個韻友。《秋燈瑣憶》是一種“憶語體”,也就是回憶錄的意思。文辭極美,敘事傳情栩然哀切,輒催人淚下。據說秋芙天生體弱,卻生具慧根,悟性奇高。

凡古琴、繪畫、詩詞、書法等雅業,觸手便通,讓人訝異難解。有道家的高人說她是曇陽轉世,蔣坦認爲是真的。秋芙曾寫過這樣兩句詩“空到色香何有相,若離文字豈能禪。

”其境界之高,似非凡人氣象。秋芙從小篤信佛法,誦經禮佛二十年,三十多歲的時候,終於西去了,真正是“人間不許見白頭”。蔣坦,字平伯,號藹卿,浙江錢塘人。

生卒年按其文章推算與後人考據,約爲1818-1863年左右,終生秀才,善文章、工書法,著有《息影庵初存詩集》及《百合詞》二卷,《夕陽紅半樓詞》二卷;其妻關瑛(即秋芙),亦負文才,著有《夢影樓詞》,解音律,善彈琴,尤喜佛經。夫婦偕隱家園,聯吟禮佛,出則文壇吟社,客滿樽盈。道光七年蔣坦與青梅竹馬的表妹關瑛(秋芙)訂婚,道光二十三年成婚,長年居住於杭州西湖。

一日蔣坦在芭蕉葉上題句:“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秋芙續曰:“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秋芙患肺病十年,常感嘆:“人生百年,夢寐居半,愁病居半,襁褓垂老之日又居半,所僅存者,十一二耳;況我輩蒲柳之質,猶未必百年者乎?”據考,關瑛約於咸豐四五年間(1854-1855)病卒。咸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攻杭州,蔣坦避禍慈溪,投靠朋友王景曾,又回錢塘,不久餓死。

著有《秋燈瑣憶》、《息影庵初存詩》、《集外詩》、《微波集》等。徐世昌《晚晴蓉詩匯》曰:“後秋芙死,藹卿爲制《秋燈瑣憶》,皆幽閨遺事”。秋芙被林語堂形容是中國古代最可愛的兩個女性之一,另一個是沈復之妻芸娘。

“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是誰的詩句?

何人無事種芭蕉化用李清照的《添字醜奴兒》原詞爲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

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作者在這首詞裏寫她聽到雨打芭蕉而引起身在異鄉的愁思。“北人”,清代《歷代詩餘》等一些本子作“離人”,然宋陳景沂所編《全芳備祖》錄入此詞,作“北人”。

芭蕉是南方的植物,作者從北方逃難到南方,聽到在故鄉所未曾聽見過的這種聲音,頓增異鄉之感,所以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風也蕭蕭雨也蕭蕭?出自清詞人納蘭性德《採桑子·誰翻樂府淒涼曲》原詞爲誰翻樂府淒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裏何曾到謝橋。

請問“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是誰寫的,出自哪裏,有什麼典故?

上聯: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下聯: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秋燈瑣憶》蔣坦這本書是清代浙江錢塘人蔣坦回憶與愛妻關瑛(即秋芙)生活瑣事的散文。其文辭極美,敘事傳情栩然哀切,輒催人淚下。

秋芙和沈復之妻芸娘被林語堂形容是中國古代最可愛的兩個女性。

作者:貓頭鷹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是誰多事種芭蕉?

從前有個詩人,因家門前風吹芭蕉葉的沙沙聲吵得他無法靜心寫作,而在心煩意亂間寫下: “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 詩人的妻子,匠心獨具,看後抿嘴一笑,揮筆寫下: “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 這個故事雖然短小,可其中蘊含的意味卻發人深醒,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呢?一開始以爲自己是對的,可後面發現錯了,卻埋怨開始做的那個決定而不肯承認自己先前的愚昧。 但也並不是只要是錯誤的決定就一定不能做,凡事總有例外,比如桃花源裏的三結之義,雖劉、關、張三人皆是壽命不長,可他們活的精彩,活的流芳千古,活的永垂不朽!將自己的名字永載入了文學史冊!再比如諸葛孔明,雖一生征戰沙場,沒有安享田園之樂,但他凡事運籌帷幄,笑傲天下,死,也了無遺憾了! 話又說回來,例外歸例外,真正錯誤的決定就像已經開放的桃花一樣,沒有一朵是可以再次變回花苞的,但在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卻難免會做一些讓自己後悔的事,可做了就要敢於承擔,要趁我們還年輕,經得起失敗,花苞還未完全綻開的時候搏一把,但搏的同時要經過深思熟慮,能避免的風險就避免,確定所有風險都構不成阻礙的時候才能下定論。

是誰多事種芭蕉

    身爲一介老西兒,地道的北方人,對芭蕉,知之甚少。 不過對同爲“蕉”字輩的美人蕉卻相對熟悉,太原市內不少道路的隔離欄裏就種植有美人蕉。

但話說回來,二者雖皆爲觀賞植物,但區別不小,美人蕉屬美人蕉科,而芭蕉歸芭蕉科,只在南國出現。

好比姓氏,當今神州大地,李姓最多,可誰聽說過“天下李姓是一家”?唐朝的皇上究竟賞賜了多少臣下甚至外族人氏以李姓,怕是連歷史學家們都弄不清楚。 清代蔣坦筆記《秋燈瑣憶》裏有段詩話:一個下雨的秋夜,窗外的雨水淋在芭蕉上,淅淅瀝瀝之聲惹得蔣坦失眠了,第二天,蔣坦便在芭蕉葉上題詞“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原來,這芭蕉是蔣坦的妻子秋芙所植,秋芙亦是個妙人,在看到丈夫的題詩後,她也回題了一句,“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雖是妻子戲言,蔣坦在看到回詩以後,卻豁然開朗,直嘆有悟。原文是:“秋芙所種芭蕉,已葉大成陰,廕庇簾幙。秋來雨風滴瀝,枕上聞之,心與俱碎。

一日,餘戲題斷句葉上雲:‘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明日見葉上續書數行雲:‘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字畫柔媚,此秋芙戲筆也,然餘於此,悟入正復不淺。

” 文中的“秋芙”乃關鍈,字秋芙,清浙江錢塘人,蔣坦表妹及妻。工書、畫、琴及詩詞。多愁善病,誦經學佛。

“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真是妙句,極像宋代詞人蔣捷,讀了一遍,便記住了。也有說這段詩話來自於李漁的,按李漁比蔣坦早了二百餘年,但似乎無實據。

對了,這就是芭蕉頻頻出現在古詩詞裏的最主要原因,葉片厚大而強韌(古代造紙原料之一,或直接當紙題詩寫字亦可),雨點打上去啪啪作響,猶似戲曲舞臺的板點。如果秋雨連綿季節,且在苦雨的南方,雨絲淅瀝,板點沒完沒了,確是件招人心煩的事情。《雨打芭蕉》系一首誕生於近代廣東的音樂佳作。於音樂,筆者是外行,不敢置喙,但單此曲名,就有一種支棱其耳朵去聆聽的慾望對不? 白居易《連雨》:“風雨暗蕭蕭,雞鳴暮復朝。

碎聲籠苦竹,冷翠落芭蕉”,雨自昨日黃昏直下到本日早上,仍然沒有停息的意思。窗外的芭蕉葉面被洗了個乾乾淨淨,顏色更深綠,但傳遞來的感覺是一個字:冷。白的另外一首《夜雨》則變了個角度:“早蛩啼復歇,殘燈滅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哈,芭蕉則成了夜雨的警報器,難寧的心緒,一個輾轉反側的失眠者之形象遂撲面而來。

白居易的好友杜牧乾脆有一首《芭蕉》詩:“芭蕉爲雨移,故向窗前種。憐渠點滴聲,留得歸鄉夢”,看得出來,杜牧對芭蕉的感覺比白居易溫情了許多,因爲牽涉到了故鄉,詩意是,爲啥種芭蕉與窗戶前?就是爲了聽雨呀。謝謝你呀,雨打芭蕉的噼啪聲,你讓我夢迴故鄉。哈,清冷倒是沒有了,換成了心碎。

李商隱筆下的芭蕉則是對失戀的傾訴:“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代贈》)。雨打芭蕉,獨守空閨的人們聽出的則是綿綿無盡的相思。

聽盡芭蕉雨,麗人夜不眠,好悽惶。 在詩人眼裏,芭蕉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繫,對芭蕉爲怨悱,其詩詞也柔婉動人,古人把傷心、愁悶藉着雨打芭蕉一古腦兒傾吐出來,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 既然讓人不舒服,不痛快,不愉悅,那幹嘛還要栽植芭蕉於窗戶前呢? 不行呀,好比文人墨客案上的酒,明知借酒澆愁愁更愁,酒不醉人人自醉,可還是動輒便飲,乃至一醉方休。

沒辦法,這是命。

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原作出自何人,完整的詩句提供下.

李笠翁寫過兩篇關於他的兩妾的文章。一日,餘戲題斷句葉上雲:“是誰多事種芭蕉? 早也瀟瀟! 晚也瀟瀟!” 明日見葉上續書數行雲:“是君心緒太無聊! 種了芭蕉, 又怨芭蕉!” 字畫柔媚,此秋芙戲筆也。

然餘於此,悟人正復不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