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是指從哪到哪

來源:趣味百科館 6.6K

走西口是從山西中部和北部出發,一條向西,經殺虎口出關,進入蒙古草原。一條向東,過大同,經張家口出關進入蒙古。

走西口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遷徙”事件之一。

走西口是指從哪到哪

民間所說的“走西口”中的西口指長城北的口外。走出山西殺虎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攬經商天下的歸化與綏遠、庫倫和多倫、烏里雅蘇臺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區。從明朝中期至民國初年四百餘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山西人、陝西人、河北人背井離鄉,打通了中原腹地與蒙古草原的經濟和文化通道,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繁榮和發展。西口,狹義的西口指長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殺虎口,陝西府谷口,河北獨石口,即晉北人、陝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匯點。

西口是晉商、陝商出關與內蒙外蒙貿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羣包括晉北人,陝北人,河北人。後西口泛指在長城以北的內外蒙古從事農業、商品交易的地方,包括陝西北部的神木口,河北北部的張家口以及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走西口是中國歷史上一次著名的、大規模的人口遷移活動,與此相同的還有闖關東、下南洋,10年前,一部《走西口》電視劇,生動地還原了這一段歷史,“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在難留”這一首蒼涼而悲愴的民歌《走西口》,唱出了多少人的心聲,也是跟隨着歌聲,主人公田青和姐夫樑滿囤,從山西出發,背井離鄉,開始了闖蕩的生活。

明朝時期,中原還沒有完全消除北方勢力的威脅,成祖皇帝在邊關設九鎮,防禦外敵,合稱九邊重鎮,到明朝中後期,雙方關係有所緩和,也確實需要通商往來,於是,在張居正等人的主持籌劃下,明王朝與蒙古俺答汗簽訂了“隆慶和議”,其中就有通商互市一條,隨着政策的開放,漢人和蒙古人越來越多地聚集到邊境做生意,於是乎,這些被開放通商的地方,就被稱作“口”。那爲什麼要走西口呢?中國人的鄉土情懷也許是全世界最重的,爲什麼這些人要背井離鄉,到異地生根發展呢?山西、陝西、河北是中國歷史上開發最早的地區,是農耕文明的搖籃。隨着明清時期人口的增長,導致這些地區地少人多,簡單來說,人均面積減少了,再加上地方豪強勢力的侵佔,普通老百姓辛苦一年,還養不活一家老小,必然要自謀出路;明朝中後期,一直到清朝中期,西北災害頻發,陝西最爲嚴重,有些人選擇舉起義旗造朝廷的反,比如高迎祥和李自成等人,也有人選擇逃離此地。

樹挪死人挪活,只要有心,總能找到生路;內、外蒙古地廣人稀,正需要有人來開發這一片廣袤的土地,主動招募關內人到來,提供了各種優惠政策,到了清朝,更是鼓勵放墾蒙地、發展農業,這極大的刺激了在家鄉生活艱難的關內各省人們,走西口成了種不錯的選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