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憤不啓不悱不發是誰的教育思想

來源:趣味百科館 2.91W

孔子最早提出啓發式教學。他提出的“不憤不啓,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啓發和開導。

“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說的是:學生如果不經過思考並有所體會,想說卻說不出來時,就不去開導他;如果不是經過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就不去啓發他。

不憤不啓不悱不發是誰的教育思想

出自《論語·述而》:“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譯文:孔子說:“不到學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時,先不要去開導他;不到學生心裏明白,卻又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時,也不要去啓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進行了。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14年。

孔子還是一位古文獻整理家,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是中華文化中的核心學說儒家的首代宗師,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爲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和他創立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又被稱爲儒家文化圈。

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孔子的經濟思想主張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孔子所謂“義”,是一種社會道德規範,“利”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謀求。

在“義”“利”兩者的關係上,孔子把“義”擺在首要地位。他說:“見利思義。”要求人們在物質利益的面前,首先應該考慮怎樣符合“義”。他認爲“義然後取”,即只有符合“義”,然後才能獲取。

孔子還主張“學而優則仕”,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從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須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修養,所以孔子強調學校教育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