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戰幾年

來源:趣味百科館 1.46W

內戰幾年的答案是:十四

國共內戰,又稱國共戰爭,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兩大政黨及其武裝之間在中國境內爆發爭奪全國政權的戰爭。國共內戰最終以國民黨政府遷往臺灣而結束。廣義上指是1920年代末至1940年代末在中國境內發生的一場長期戰爭,也是近現代世界歷史中規模最大的一場內戰。

國共內戰交戰的組織共有兩方,一方爲中國共產黨及其軍隊(第一次內戰爲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次爲中國人民解放軍),另一方爲國民黨統治當局及其軍隊(“國民革命軍”以及1947年行憲後到1949年的“中華民國國軍”)。整個戰爭共分爲兩次,中國國民黨稱爲“剿匪戰爭”與“抗共衛國戡亂戰爭”,中國共產黨則稱爲“土地革命戰爭”(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與“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或“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第二次國共內戰以國民黨政權經廣州、重慶、成都直至遷往臺北而結束。

中華民國時期的中國,戰災連年,天災不斷,社會弊端叢生,底層人民生活艱苦。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說過,1949年以前,中國平均每年有30~70萬人死於飢餓,而人口的平均壽命則不足45歲。

毛澤東認爲,民國時期的階級剝削,人民生活負擔加重,附屬於各帝國主義勢力的各個軍閥之間的割據混戰,民國的政治制度腐敗、腐朽,中國仍然處於半封建、殖民地狀態等問題,是中共紅色政權能夠發生並存在的根本原因,中國人民不堪重負,支持革命,也是中國紅色革命力量能夠在艱難環境下迅速發展壯大,並將必然獲得最終全面徹底勝利的根本原因。

在民不聊生的民國時期,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通過革命的方式,重新奪回權利和土地,成爲了人民尋求生存權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徑。而中國共產黨則認爲,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特別是大地主階級和大買辦資產階級,其生存和發展,是附屬於帝國主義的。

他們代表中國最落後的和最反動的生產關係,阻礙中國生產力的發展,其政治代表是蔣介石的國民黨右派。而一切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於他們的一部分反動知識界,被國共內戰時期的中國共產黨視爲敵人。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戰爭》中,更加明確地指出:中國革命戰爭的主要敵人,是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 。中國農民羣衆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羣衆,是革命戰爭的主力軍,中國革命戰爭的領導者,就是中國共產黨。

中國傳統的王朝更迭模式進行到1840年~1911年的時候,因爲西方資本主義殖民勢力的入侵而出現了與以往不同的變化。帝制在西方資產階級民主的呼喚中滅亡,但是封建的舊勢力舊思想在中國卻遠沒有滅亡。孫中山等人領導的辛亥革命並不徹底。以袁世凱爲首的一大批清朝舊官僚參加革命,才最終迫使清帝退位,建立了北洋政府。雖然革命黨人想通過和平的方式對這個政府進行西方現代式的資產階級民主化改革的嘗試,但是並沒有成功。儘管如此孫中山等革命黨人依然堅持着他們對西方式的民主形式的癡迷。而過於理想的革命黨人無法使用選票等和平手段來說服手握兵權的軍閥首腦。

這一切讓革命黨人認識到,沒有軍事力量就不能達到目的。孫中山在廣州組建國民政府,創建“國民革命軍”,於1926年發動北伐戰爭,討伐北洋軍閥。與共產黨和蘇聯的合作也是從那個時期開始的。同時孫中山從蘇聯引進的黨掌握軍隊的模式。這樣中國就出現了黨控制的軍隊。孫中山對於中國民主進程的本意是:“軍政~訓政~憲政”。可是孫中山沒有想到的是在國民黨掌握了軍隊之後,革命陣營發生了分裂,國民黨率先破壞了與共產黨原本牢固的政治同盟。

內戰幾年

1927年馬日事變和四一二政變之後。大量共產黨人被拘捕或屠殺,共產黨人的活動也轉爲地下。共產黨爲了反抗國民黨的鎮壓,利用手中控制的少量的國民革命軍武裝反抗。1927年,共產黨發動了南昌起義,建立了自己的軍事力量“中國工農紅軍”,而原本的國民革命軍,大多數被國民黨控制,繼續北伐統一全國。從此,軍隊爲黨的事業而戰,國共兩黨都有了自己的武裝,內戰爆發。192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八七會議”,爲了對抗中國國民黨政權的鎮壓發動了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創建紅軍,開闢農村根據地,進行土地革命,以農村包圍城市來武裝奪取政權。後來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1930年至1934年間 [5] ,國民政府先後調集兵力重點對共產黨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實行五次“圍剿”,前四次遭到失敗,但在最後一次“圍剿”中,迫使中央紅軍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徵,從江西瑞金轉移至陝西延安。

1935年華北事變爆發,中華民族與日本侵略者的矛盾上升爲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1937年的七七事變更是加劇了中日之間的民族矛盾。西安事變後,國共雙方經過談判決定停止內戰,共同抵抗外來侵略者。國共合作期間由於兩黨所代表的階層利益不同,仍摩擦不斷。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國共之間矛盾升溫,國民黨一邊假意和談一邊積極搶佔地盤,準備發動戰爭。

1945年8月,蔣介石在日軍投降前後三次發電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商談“國際、國內重要問題”。毛澤東同月偕同周恩來、王若飛前往重慶進行談判,並於10月10日,國共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國共雙方同意避免內戰,但未能就共產黨政權及軍隊的合法性達成共識,不久國共內戰全面爆發。毛澤東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搭配蜂擁而起的學潮,並取得蘇聯贈予的日軍遺留在東北的武器,與國民黨統治者進行全面的鬥爭。在歷經了遼瀋、淮海(徐蚌)、平津三大戰役後,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1949年,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佔領南京總統府,國民黨當局被迫離開南京退至臺

1946年6月 [3] 至1949年9月的國共內戰,也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爭中人民解放軍共計殲滅和收編國民黨軍隊500餘萬。此次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獲得全勝,並於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召開的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宣佈於10月1日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逐步終結了國民黨民國在中國大陸的實質統治和管轄權力;而以中國國民黨人爲首的國民黨政府則遷往臺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