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誰提出的

來源:趣味百科館 1.09W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這句話出自春秋戰國時期孟子的《孟子·梁惠王上》一文,意思是敬愛自己家的老人,也敬愛別的老人;呵護自己的孩子,也呵護別人的孩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誰提出的

孟子,名軻,字子輿 ,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爲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爲“亞聖”。《孟子》一書不僅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也是中國古代極富特色的散文專集。

孟子以“言近而指遠”爲“善言”(《盡心》下)。他的文章前襟如話,明白曉暢,而又寓意深遠,真正實踐了自己的主張。其文氣勢充沛,感情洋溢,邏輯嚴密;既滔滔雄辯,又從容不迫。

用形象化的事物與語言,說明了複雜的道理。其形式上雖然沒有脫離語錄體,但相比之於《論語》有了很大的發展。《孟子》一書對後世散文的發展影響深遠,如賈誼、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等散文家,他們說理的痛切、感情的激烈、氣勢的奔放、詞鋒的銳利,都受到《孟子》的影響。

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矣,千取百焉,不爲不多矣。

苟爲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後稱梁惠王,姬姓,魏氏,名罃(《戰國策》作“嬰”)。

公元前370一公元前319年在位。魏惠王是有史明確記載的第一個在開封定都的國君,對開封的發展有着巨大的歷史貢獻。

他所修築的大梁堅城,奠定了開封城的基礎;他所開鑿人工運河鴻溝,使開封城四周水道暢達,景象萬千,頗具名都氣象。開封仍以多水而著稱於世,享有“北方水城”的美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