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的作者是誰

來源:趣味百科館 1.39W

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是宋代詩人陸游的組詩作品。

第一首落筆寫銀河西墜,雞鳴欲曙,渲染出一種蒼茫靜寂的氣氛,表現了有心殺敵無力迴天的感慨。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的作者是誰

第二首寫大好河山,陷於敵手,以“望”字爲眼,表現了詩人希望、失望而終不絕望的千迴百轉的心情。詩境雄偉、嚴肅、蒼涼、悲憤。宋代愛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爲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

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信念始終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爲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爲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詩9300多首,是文學史上存詩最多的詩人,內容極爲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詞作數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

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放翁詞》《渭南詞》等數十個文集傳世。陸游 〔宋代〕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萬里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千仞高的華山聳入雲霄觸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壓迫下眼淚已流盡,他們盼望王師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這組愛國主義詩篇作於公元1192年(宋光宗紹熙三年)的秋天,陸游當時在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南宋時期,金兵佔領了中原地區。

詩人作此詩時,中原地區已淪陷於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時雖值初秋,暑威仍厲,使他不能安睡。將曉之際,他步出籬門,心頭棖觸,成此二詩。本詩是其中一首。

清華大學教授蔡義江:黃河和華山當時都在敵人控制之下,詩人極力歌頌河山之雄偉,以引人後兩句,尤能起到發人深省的藝術效果。山河如此,民心如此,我們堂堂中國爲何總不能振作起來而有所作爲呢?“王師”北伐就那麼困難?朝廷裏享受着厚祿的當權者難道就忍心讓千百萬“遺民”年復一年地受金人的欺壓蹂墉而永遠失望嗎?如此等等,都是這首小詩中所包含的潛臺詞。山東大學教授鄒志方:此詩妙處在於,感慨由虛景生髮,運用詩思從對面飛來手法,明明是詩人北望而有感,卻出以遺民“淚盡”“南望”而有情,感慨便加深一層。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的 詩人簡介?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

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

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於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後,升爲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後,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

陸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表達了作者的一腔憂國憂民的愛國思想。《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代 陸游原文: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譯文:三萬里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聳入雲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壓迫下眼淚已流盡,他們盼望王師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這首詩的意思?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全詩的意思:三萬里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聳入雲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壓迫下眼淚已流盡,他們盼望王師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全詩如下: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簡析:這首詩用歌頌高山大河的奇觀美景來襯托神州陸沉的悲痛,抒發廣大民衆的情高意切來諷刺統治者的麻木不仁;將時代社會的矛盾衝突,既全面深刻地揭露,又高度集中地概括於二十八字之中。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這首詩的作者是誰?這首詩作者想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情感?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宋)代著名(詞人)、詩人(陸游)這首詩愛憎分明,感情真摯、沉痛,尤其是前兩句用誇張手法極力讚美祖國半壁河山的壯麗,正所謂“以樂景寫哀,則哀感倍生”. 詩中運用誇張和想象,真切地反映了在金國統治下,北方人民遭受的苦難和他熱愛祖國、盼望南宋王朝的軍隊早日收復國土的思想感情;表現了詩人對淪陷的壯麗河山、苦難百姓的深切懷念和念念不忘收復失地的愛國熱情;字裏行間也流露出對南宋統治者長期未能收復失地的失望和悲憤的心情.前兩句是寫景,描寫祖國北方的壯麗河山,“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三萬裏”和“五千仞”是誇張的語言,讚歎黃河的長遠和華山的高聳.“東入海”寫出黃河浩浩蕩蕩奔流入海的磅礴氣勢;“上摩天”表現了華山巍峨高峻直刺雲天的壯美雄姿.後兩句是在寫景的基礎上抒情,寫淪陷區人民的痛苦、失望.“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多年來,在金兵的鐵蹄下,淪陷區百姓不知遭受了多少苦難,眼淚都流乾了.“淚盡”二字,包含着無限的辛酸,他們眼巴巴地望着南方,盼望朝廷軍隊前來收復失地,可是一年又一年,他們所等來的只有失望和痛苦.一個“盡”字,表現了淪陷區人民苦難的深重.一個“又”字,表現了淪陷區人民對南宋朝廷的徹底失望.這首詩雖然只有四句,但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和深刻的思想.詩的前兩句用壯闊的景色來襯托後兩句悲涼的心情,使詩中的感情更加沉重,使人讀後產生強烈的共鳴.白話譯文其一迢迢萬里的銀河朝西南方向下墜,喔喔的雞叫之聲在鄰家不斷長鳴。疾病折磨我幾乎把救亡壯志消盡,出門四望不禁手搔白髮抱憾平生。

其二三萬里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聳入雲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壓迫下眼淚已流盡,他們盼望王師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