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覺曉是誰寫的

來源:趣味百科館 2.18W

孟浩然。《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時所作,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聯想,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春眠不覺曉是誰寫的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首句破題,寫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對朝陽明媚的喜愛;次句即景,寫悅耳的春聲,也交代了醒來的原因;三句轉爲寫回憶,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爲惜春。全詩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言淺意濃,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

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爲“孟山人”。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

孟浩然的詩歌主要表達隱居閒適、羈旅愁思,詩風則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詩見長。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傾大力寫作山水詩的詩人。他主要寫山水詩,是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寫政治詩與邊塞遊俠詩,後期主要寫山水詩。

其詩今存二百餘首,大部分是他在漫遊途中寫下的山水行旅詩,也有他在登臨遊覽家鄉一帶的萬山、峴山和鹿門山時所寫的遣興之作。還有少數詩篇是寫田園村居生活的。詩中取材的地域範圍相當廣大。

孟浩然主張作詩不必受近體格律的束縛,應當“一氣揮灑,妙極自然”。《孟浩然集》有詩267首,其中五言古詩63首,七言古詩6首,五言律詩130首,七言律詩4首,五言排律37首,五言絕句19首,七言絕句8首。從中可以看出,除69首古風外,全是近體詩,而五言律詩又最多。可以說他是盛唐詩人大量寫作近體詩的第一人。

但這些詩大都不能算是嚴格合律的近體詩。如《舟中晚望》《洛下送奚三還揚州》《洞庭湖寄閻九》《都下送辛大之鄂》《與諸子登峴山》等詩,皆與五言律詩的對偶不合。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作者是誰?

開篇明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一詩。孟浩然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他的成就都體現在反映田園生活的詩作中,他的詩作通俗易懂。

今天,他的很多詩句仍被人們廣爲傳唱。

孟浩然的《春曉》一詩還被選入了國小語文教科書中,成爲學習詩歌的啓蒙之作,也成爲了打開唐詩寶庫這扇門的一把鑰匙。《春曉》還被改編成兒歌,成爲了幼兒接觸唐詩韻味的最佳選擇之一。因爲孟浩然的《春曉》,這首詩有其獨特的亮點,讀起來韻味十足,朗朗上口,自然流暢。原詩如下: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詩題中“曉”,就是天剛亮的時候,像“拂曉”這個詞語就是指天快亮的時候,詩題“春曉”則是指春天的早晨,天剛亮的時候。這首詩是五言絕句,全詩四句二十字。

每一句都是一幅清新的畫面,意境真切,這是本詩最大的特點。《春曉》賞析一、“春眠不覺曉”如夢初醒,自然真切的,如詩如畫的一個早晨起句“春眠不覺曉”緊扣主題,這一句詩經短短的五個字,內容卻很豐富。這一句如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如流水般徐徐道來。

在一個春季的早晨,詩人睡醒了。常言道“春困秋乏”,一般到了春季,由於代謝增加和生物鐘的改變,人們更容易感到疲憊,睡眠時間自然就會長一點。這句詩也印證了孟浩然無憂無慮的田園生活。

孟浩然雖然布衣生活,卻沒有衣食之憂,並沒有過着“晝出耘田”的辛苦農耕生活,從詩句中讀出,孟浩然醒來之後是怡然自得的,而且還躺在牀上。“不覺”二字讀來非常舒服,非常自然,淺顯易懂,接近直白地表達,但是依然不掩其清新脫俗的韻味。整句詩中未曾出現人物形象,但“春眠不覺曉”這五個字將詩人一覺睡到天亮的這件事情不着痕跡地描繪了出來,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幅天色已明、萬物初醒、晨光絢麗、空氣清新的春景圖。這句詩是如此的詞真意切,充滿了詩情畫意,把一覺睡到自然醒能說得這麼富有詩意、富有美感,也就數這位內心無憂無慮的田園詩人孟浩然了。

詩人一覺睡到天亮,睡眠質量很高,完全趕走了春困,渾身說不出的輕鬆愜意舒服,當然心情也是很好的。二、“處處聞啼鳥”,如此的春日早晨,如此的良辰美景,怎麼能少了鳥兒的歌聲呢?這一句緊承第一句,這是詩人還躺在牀上就感知到的,從窗外傳來的陣陣悅耳的鳥鳴聲,這是一個迷人的早晨,這一句詩充滿了活力,充滿了和諧歡快的音樂感,爲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就是“處處”二字,這兩個疊字連用,恰恰透露出一個信息,就是們孟浩然居住的環境非常好,庭院四周都是綠樹環抱,鳥兒的鳴叫聲纔會從各個角度傳入詩人的耳中。這樣的一個庭院是理想的居住環境,少了紛繁的建築和人聲的嘈雜,這樣的一處家居環境也是孟浩然這位田園山水詩人的安居之所。其次就是“聞啼鳥”,在這樣一個自然睡醒的早晨,一醒來,嫋嫋的鳥鳴聲就傳入耳朵,悅耳動聽,無形中爲這個早晨增添了不少的生機與活力,一個春意盎然的早晨,一個如此的良辰美景怎麼能少了鳥兒的歌聲呢?這一句詩沒有寫出樹木的繁茂,卻從一個側面寫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面。

還有就是詩句中沒有寫明是什麼鳥兒在鳴叫,只用一個“啼”字和一個“鳥”字,就把各種鳥兒的鳴叫聲都表現了出來,高度的凝練,其實我們也能想象的出來,這就是鶯歌燕舞的場景,百鳥爭鳴的場景。在這個“處處聞啼鳥”的早晨,怎麼能缺少了花香呢?有鳥語也要有花香呀,這纔是春天的美好景象。可是花香呢?“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聽着鳥兒的歌聲,一時非常愜意,他突然記起來昨天晚上颳風了,也下雨了,此刻他才如夢初醒。“夜來風雨聲”這一句是詩意的轉折,詩人沉浸在歡快的鳥語中,突然記起了屋外開放的花兒,夜裏可是又颳風又下雨的,正在開放的花兒怎麼樣了?風吹雨打之下,花瓣會不會掉落呢?會不會落紅滿地呢?昨天還是春風和煦、春暖花開、風和日麗的一個好天氣,昨天孟浩然還在欣賞百花齊放滿園春的景色。

可是天氣說變就變,夜裏就是颳風下雨,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春天天氣的多變。孟浩然本打算今天繼續欣賞這悅目的滿園春色,可是一想到花兒被風吹雨打,內心不由得擔心起花兒的命運來,“夜來風雨聲”是詩人的回憶,回憶昨晚的風雨,這句轉折是插敘的寫作手法,展示的是一份天氣的晴雨表。敘事中插入回憶,天氣的變化,詩人內心的微妙變化都高度集中在“夜來風雨聲”這一句中。

也讓這樣一份美麗的春景畫卷更多了一些層次。“花落知多少”落紅滿地是詩人不願看到的,這是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真實寫照。更是詩人惜春的真實情感,全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都在這一句中得到了昇華“花落知多少”是詩人內心的擔憂。

孟浩然很清楚花兒是經不起風吹雨打的,外面是不是已經落紅遍地,花兒是不是已經失去了昨日萬紫千紅的嬌豔?這是詩人內心真正的擔憂。這一句似落花之聲的悄無聲息,和昨夜的風吹雨打的聲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句又好似詩人內心在喃喃細語,卻道出了詩人無限的惋惜之情。落紅滿地大抵是一件令人傷心的事情,這更加表達出了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真實感情。從這句詩中也能看出來孟浩然所擔心的重點,春天萬物生長的季節裏,雨水是很珍貴的,常言道“春雨貴如油”,田地裏的莊稼應該是最需要雨水滋潤的。

可是詩人擔心的卻恰恰是開放的花兒,這是詩人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詩人恬靜自然性格的真實反映。全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也都體現在這一句中。孟浩然的《春曉》一詩,全詩以“春曉”二字爲題,以詩人在不知不覺中自然醒來起始,繼而又寫到充滿生機的百鳥爭鳴聲,轉而回憶昨夜的風吹雨打之聲,最後在詩人內心“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惋惜聲中結束。

全詩將四幅春景圖呈現在人們的眼前,每一幅畫面都是如此寫意,又如此情真意切;每一幅畫面又是這麼引人入勝,富有生活氣息、富有生活情趣。將詩人純真自然的性格刻畫了出來,將詩人真實的情感細膩生動地表達了出來,讀此詩餘音未了又耐人尋味

春眠不覺曉的作者是誰?

春眠不覺曉的作者是誰?:“春眠不覺曉”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隱居鹿門山,後入長安謀求官職,考進士不中,還歸故鄉。《春曉》即是他隱居鹿門山時所作。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作者是誰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代表詩作《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此句詩的大意是指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不知不覺就到天亮。

意境優美,清新活潑、明朗暢曉,抒發詩人內心萌發的深厚春意。

詩句短小雋永,婦孺皆知,是兒童啓蒙讀物中最常見的詩句之一。

春眠不覺曉的作者是?

是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 本名不詳(一說名浩),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孟浩然前半生主要居家侍親讀書,以詩自適.曾隱居鹿門山.40歲遊京師,應進士不第,返襄陽.在長安時,與張九齡、王維、王昌齡交誼甚篤.有詩名.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而亡.孟浩然詩歌絕大部分爲五言短篇,題材不寬,多寫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雖不無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並稱,其詩雖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造詣,而且是繼陶淵明、謝靈運、謝眺之後,開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之先聲.孟詩不事雕飾,清淡簡樸,感受親切真實,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時所作,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聯想,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題,寫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對朝陽明媚的喜愛;次句即景,寫悅耳的春聲,也交代了醒來的原因;三句轉爲寫回憶,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爲惜春。

全詩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言淺意濃,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詞句註釋⑴曉:早晨,天明,天剛亮的時候。⑵聞:聽見。啼鳥:鳥啼,鳥的啼叫聲。⑶夜來:昨夜。

⑷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白話譯文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來只聽到到處有鳥兒啼叫。

春眠不覺曉,的作者是誰?

春眠不覺曉的作者是孟浩然。春曉朝代:唐代作者:孟浩然原文: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是一首惜春,看似極爲口語化,卻既有悠美的韻致,行文又跌宕起伏。作者以“不知——知;知——不知”的句式,將春天的景物展現給讀者。不知清晨,但是卻知道報曉的鳥兒鳴叫;知道春風春雨的光顧,卻不知道落英多少。詩人就是這樣在反覆周折的句式中來描寫大好春光的。

全詩以清新活潑、明朗暢曉的語言來描寫春天的秀麗景色,抒發詩人內心萌發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濃,景美而情切,並且給人留下鳥啼無意,而落花有情的不盡韻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