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爲什麼偷襲珍珠港?

來源:趣味百科館 2.17W

​世界各地人民的英勇反抗,長期的戰爭使得日本資源嚴重缺乏;北上攻打蘇聯從西伯利亞廣袤的土地上攫取石油等資源的策略失敗;美國對日本實施了石油禁運,凍結了日本在美國的所有資產。珍珠港事件是指在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聯合艦隊的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夏威夷瓦胡島上的飛機場的事件。

珍珠港事件之前,由於美國的制裁,日本國內石油儲備只夠2年使用,也就是說,兩年之後日本必定會在戰爭中失敗。

日本爲什麼偷襲珍珠港?

當時的日本面臨兩選擇:就此服軟,臣服於美國,承認戰爭失敗,從中國撤軍。南下爭奪太平洋地區,和美國撕破臉,繼續進行戰爭。首先,如果日本屈服於美國,承認戰爭失敗從中國和越南撤軍。日本國內肯定不會同意,日本國內的經濟危機勢必會讓日本崩盤,其結果是任何人都沒法承受的。

如果南下進攻太平洋地區,雖然勢必會讓日本面臨美國的怒火,但日本卻能獲得維持戰爭用的資源,讓日本短時間能避免戰爭失敗,並且獲得翻身的機會。第一個選擇,日本必定會戰敗,第二個選擇,日本則有機會勝利,雖然機會很渺茫,但兩者相害取其輕。所以日本決定進攻太平洋地區。

最後日本決定和美國在太平洋進行爭霸,那必定要面對美國強大的太平洋艦隊。於是日本海軍決定偷襲珍珠港,消滅美國艦隊,爲日本贏得先機。這次襲擊徹底地將美國和它雄厚的工業和服務經濟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了軸心國在全世界的覆滅。

此後盟軍的勝利和美國在國際政治上的支配性地位都是由此及彼的。從軍事史的角度來看,對珍珠港的襲擊標誌着航空母艦和潛艇,以及艦載機取代戰列艦成爲海軍主力的轉折點。大型戰列艦決戰的時代過去了,航空母艦取代戰列艦成爲新的海戰王牌,海軍航空兵作爲新的決定性力量登上海戰舞臺。

但世界海軍強大的美國對於“航空制勝”這一點一直到後來珊瑚海海戰和中途島戰役後才明白過來。日本偷襲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1941年12月8日,美國和英國對日本宣戰。美國廣播電臺反覆廣播:“珍珠港遭到偷襲!”羅斯福總統大聲疾呼:“必須記住這個奇恥大辱的日子!”接着,澳大利亞、荷蘭等二十多個國家也對日宣戰。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原因是什麼?

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珍珠港成爲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日本偷襲珍珠港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歷史原因美國的“黑船”叩開了日本的國門,日本人對美國卻一直心存憂慮。一戰後,建立起華盛頓體系,在遠東地區確立了新的國際政治格局 ,該體系的形成,使以歐洲爲中心的國際舞臺發生了動搖,逐漸形成了英法主宰世界、美日爭奪霸權的格局。

《五國海軍條約》使英國正式承認了美英海軍力量的對等原則,標誌着英國海上優勢從此終結,並使日本的擴軍計劃受到限制。

二、現實原因1、從1931年開始日本與中國交戰,日本於1932年佔領了東三省。從1941年1月日本開始計劃襲擊珍珠港以取得戰略優勢,經過一些海軍內部的討論和爭執後從年中開始日本海軍開始爲這次行動進行嚴格的訓練。2、日本在中國、東南亞的戰爭,遭到了美英中荷四國對日本的石油禁運和經濟制裁。日本無法消滅和佔領美國,他需要通過局部戰爭的勝利,讓美國做出讓步。

3、日本方面(至少暫時)消滅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力,同時日本方面認爲通過此次偷襲行動可以打擊美國軍民的士氣  。擴展資料“偷襲珍珠港”的結果1941年12月7日凌晨(夏威夷時間),日本以大量海空軍突襲美國在太平洋的主要海軍基地珍珠港,致使停泊在港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幾乎全軍覆沒。日本對珍珠港的突襲以損失飛機29架、特種潛水艇5艘的微小代價,炸沉炸傷美停泊在港內的全部8艘戰列艦和10餘艘其他大型艦隻、20餘艘中小型艦艇,擊毀美機約180多架,斃傷美軍3500餘人,摧毀和損壞了港內、島上的大部分設施,取得巨大戰果。

美太平洋艦隊遭此打擊,完全喪失了元氣,在以後的6個月時間不得不躲入偏海,暫避鋒芒。日本得以在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猖獗一時。然而,也正是由於日本偷襲了珍珠港,才促使美國堅定地走到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前臺。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原因是什麼

偷襲珍珠港也稱爲珍珠港事件,它是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此後美國正式參與第二次世界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達到最大化。以下是我爲你精心整理的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原因,希望你喜歡。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原因 襲擊珍珠港的目的是爲了(至少暫時)消滅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力。

襲擊珍珠港計劃的策劃者山本五十六本人認爲一次 成功 的襲擊只能帶來一年左右的戰略優勢。從1931年開始日本與中國交戰,此前日本佔領了滿洲。從1941年1月日本開始計劃襲擊珍珠港以取得戰略優勢,經過一些海軍內部的討論和爭執後從年中開始日本海軍開始爲這次行動進行嚴格的訓練。 日本偷襲珍珠港會成功的原因 日本人成功偷襲珍珠港的原因衆說紛紜,有陰謀論的,有玩忽職守論的,但無論哪種解釋都承認一點,當時沒有高度可靠的技術從雷達屏幕上分辨出飛機是敵是友。

其實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盟軍就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1939年9月3日,英國向納粹德國宣戰,就在同一天,英軍的雷達上出現一個亮點,並顯示它在迅速的跨越英吉利海峽。由於無法確認身份,防空警報的尖叫第一次劃破了英倫的天空,事後證實這是一架來自盟友法國的飛機。

第二天,英國空軍的布倫海姆轟炸機編隊轟炸德國漢堡後返航,在飛越泰晤士河上空時,被判定爲敵方飛機,遭到了防空火力的攻擊。 如果無法判定飛機是敵是友,縱然雷達使得早期發現和預警成爲可能,在實戰中,雷達誤判帶來的問題可能不比解決的問題要小。因此實現敵我識別(Identification of Friends or Foe, 簡稱IFF)就成爲雷達技術必須解決的問題。

戰爭終究有結束的一天,昨日的劍今天能重新銷熔鍛造成犁,是所有 愛好 和平的人的期望。在戰火中磨礪出來的敵我識別這把利劍,又怎樣在和平的天空下找到自己的歸屬呢? 敵我識別最初的目的只是要分辨目標是”敵“是”友”,但是在安全性的要求下,身份識別空間早已不是1 bit那麼簡單。20 bit的身份空間能容納下超過100萬的信息量。

或者說如果德國人願意,他們在二戰時就可以給每一架飛機,每一輛坦克一個特定的識別編號了。這麼強大的分類能力真正轉化到民用領域,要等到20世紀70年代初,電子器件的價格大幅下降時才成爲可能。在民用領域使用微波來確定 物品 的“身份”就是RFID(Radia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 技術的應用範圍總是和價格息息相關,RFID是被用作標籤來區分不同物品的。

沒有理由標籤的價格比物品本身還要高。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隨着RFID產品價格的降低,使用RFID追蹤的物體已經從最開始的火車,大型貨車,發展到牲畜,貨櫃,再發展到隨身攜帶的身份證,門禁卡,未來,每一件商品,哪怕是一盒牛奶,都會有一個RFID,這就叫做物品等級標籤(item-level-tag)。 可以想象一下未來每一件商品都有一個射頻標籤的生活吧。超市結帳再也不用排起長龍,等待商品一件一件的從條形碼錄入賬單了。

只需要推着 購物 車經過有射頻標籤讀取器的門,就自動完成結帳。回到家中,冰箱上的射頻標籤讀取器又會讀取所有食物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在適當的時候提醒你冰箱裏食物的狀態。 珍珠港事件不是僞造的 這是真實的,開戰前美國海軍一直壓着日本海軍,那是之前美國英國日本 三國 的協議,日本海軍大約爲美國海軍的百分之七十。但是珍珠港事件之後,日本海軍就佔優了。

隨後日軍橫掃東南亞。美國剛開始是不想參戰的,屬於被逼的。 讓人沒想到的是,日本的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美國,直接被美國打垮,而且當時希特勒也發怒,質問日本爲什麼要做出去惹美國的這種愚蠢之極的事情,當美國的兩顆原子彈降落在日本時,日本不得不屈服,因爲這樣的炮彈足以摧毀整個日本島。

日本當時爲什麼偷襲珍珠港

日本當時偷襲珍珠港是爲了保障南進作戰計劃的順利實施。1941年12月7日凌晨(夏威夷時間),日本以大量海空軍突襲美國在太平洋的主要海軍基地珍珠港,致使停泊在港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幾乎全軍覆沒,史稱“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位於夏威夷羣島的瓦胡島南端,與駐有美軍的關島、馬尼拉港構成錐子形,插向西太平洋,是日本南進擴大戰爭的主要障礙。

1941年初,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策劃襲擊珍珠港,以保障南進作戰計劃的順利實施。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直接結果就其戰略目的而言,對珍珠港的襲擊從短期和中期的角度來看是一次輝煌的勝利,它的結果遠遠超過了它的計劃者最遠的設想,在整個戰爭史上,這樣的成果也是很罕見的。在此後的六個月中,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無足輕重。沒有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威脅,日本對其它列強在東南亞的力量可以徹底忽略,此後它佔領了整個東南亞、太平洋西南部,它的勢力一直擴張到印度洋。

日本爲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偷襲珍珠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基地事件。日本從1941年中就開始向東南亞的擴張,引起了這個地區主要強國的不滿,爲了給日軍一點警戒,美國凍結了對日的貿易,其中重要的是高辛烷石油。

沒有石油,日軍的戰爭機器就無法運轉,艦艇拋錨,等於無法繼續侵略,爲了確保正常侵略,掠奪石油,日軍決定冒險一擲。

1941年12月7日,日軍成功實施了珍珠港突襲。可就是日軍的這一場成功的突襲,讓日軍在二戰中更顯得銳氣十足。加上日本的石油只能維持半年的時間,日本明白,要麼從中國撤兵,停止對外擴張,外交上向美國靠攏。要麼自組旗幟,南下奪取戰略資源,繼續加強對外侵略。

南洋有美國,英國,荷蘭的殖民地,進軍南洋就等於向美英荷三國宣戰。

日本爲什麼偷襲珍珠港的原因

日本法西斯偷襲珍珠港的陰謀策劃已久。蘇德戰爭爆發後,日本也急不可待地想擴大侵略戰果,而駐守夏威夷羣島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就成爲他們進入太平洋的最大障礙。

日本向東南亞的發展也引起這個地區主要強國的不安。

爲了給日本一點顏色看看,美國停止了對日本的石油供應。而沒有石油,日本飛機無法起飛,艦艇無法航行,侵略計劃也就無法繼續實施。爲了迷惑和麻痹美國,日本派出特使到華盛頓進行談判,要求和平解決兩國的矛盾。與此同時,偷襲珍珠港的特遣艦隊則祕密開赴珍珠港。

珍珠港事件中,日軍共炸沉美主力艦4艘,重創1艘,炸傷3艘。另外,炸沉、炸傷驅逐艦、巡洋艦等各類輔助艦10餘艘,擊毀飛機188架,機場全部炸燬。美軍官兵死傷4500多名。

日本僅損失29架飛機。而日本駐華盛頓代表直到日本飛機攻擊珍珠港一個多小時後,纔來到美國國務卿赫爾的辦公室,遞交了一份最後通牒。赫爾氣得滿臉通紅,激動地說:“我在50年的公職中,從未見過這樣無恥卑鄙的政府和虛僞歪曲的文件!快點把他們趕出去!”第二天,美國電臺向全國廣播:“珍珠港遭到卑鄙的偷襲!”美國總統羅斯福氣憤地對全國人民說:“這個恥辱的日子必須記住!我們一定要給予有力的回擊!”美國正式對日本宣戰。

偷襲珍珠港事件之後,澳大利_、荷蘭等20多個國家也對日本宣戰。自此,更多的國家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日本爲什麼要偷襲珍珠港呢?

偷襲珍珠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基地事件。日本從1941年中就開始向東南亞的擴張,引起了這個地區主要強國的不滿,爲了給日軍一點警戒,美國凍結了對日的貿易,其中重要的是高辛烷石油。

沒有石油,日軍的戰爭機器就無法運轉,艦艇拋錨,等於無法繼續侵略,爲了確保正常侵略,掠奪石油,日軍決定冒險一擲。

1941年12月7日,日軍成功實施了珍珠港突襲。可就是日軍的這一場成功的突襲,讓日軍在二戰中更顯得銳氣十足。加上日本的石油只能維持半年的時間,日本明白,要麼從中國撤兵,停止對外擴張,外交上向美國靠攏。要麼自組旗幟,南下奪取戰略資源,繼續加強對外侵略。

南洋有美國,英國,荷蘭的殖民地,進軍南洋就等於向美英荷三國宣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