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中,拱伏無違的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8.53K
猴王出世中,拱伏無違的意思

拱伏無違”的意思:

拱伏無違的意思是抱拳舉到頭上,彎下身子。

拱伏無違”的出處:

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

原文:

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爲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爲王?”衆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美猴王。

白話譯文:

你們剛纔說有本事能夠進得來,出得去,不傷到自己的人,就拜他爲王。我如今能進來也能出的去,出去又能進來,同時也等於給我們大家尋找了一個安安穩穩、閉着眼睛就可睡覺的家,你們怎麼不拜我爲王?”衆猴聽說後,抱拳舉到頭上,彎下身子。

猴子們聽到他說的話,立即跪在地上沒有一個違背的,一個個按照年齡排位次,朝着上方禮拜。都稱孫悟空爲千歲大王”。自從那天以後,石猴高登王位,將石”字隱了,所以稱爲美猴王。

《西遊記》的介紹: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遊學。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在那裏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讚譽。

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爲流傳。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爲《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中國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文學鉅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