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7.46K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麼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

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歡愉和沮喪。表示了古仁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處事深遠與豁達胸襟。以,因爲。該句用了互文修辭手法。

這是中國的傳統儒家士大夫思想,講究淡然平靜的心態。不以己悲,是一種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即無論外界或自我有何種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

意義:

這句話的外在意思是不因外物(財物、外物)的豐富、富有,個人的獲得、擁有而驕傲和狂喜;也不因爲外物(財物、外物)的丟失、損壞,個人的失意潦倒而悲傷。

內在涵義是指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種恆定淡然的心態,不因一時的成功和失敗而妄自菲薄,無論何時都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不因外界的好事而興高采烈,也不因爲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垂頭喪氣,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受外界的影響。

出自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陽樓記》: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爲,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譯文:

哎呀!我曾探求過古時仁人的心境,或者和這些人的行爲兩樣的,爲什麼呢?(是由於)不因外物好壞,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時,就爲百姓擔憂;不在朝廷做官而處在僻遠的江湖中間就爲國君憂慮。他進也憂慮,退也憂愁。既然這樣,那麼他們什麼時候纔會感到快樂呢?古仁人必定說:先於天下人的憂去憂,晚於天下人的樂去樂。”呀。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與誰一道歸去呢?

詞句註釋:

嗟(jiē)夫:唉。嗟夫爲兩個詞,皆爲語氣詞。

嘗:曾經。求:探求。心:思想(感情心思)。

居廟堂之高:處在高高的廟堂上,意爲在朝中做官。

廟堂:指朝廷。

處江湖之遠:處在偏遠的江湖間,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