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

來源:趣味百科館 1.08W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出自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生查子·元夕》,所以這兩句寫的是元宵節。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

1、原文

《生查子·元夕》全詩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2、賞析

其中“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情景交融,寫出了戀人在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情話綿綿的景象,製造出朦朧清幽、婉約柔美的意境。但是從如晝燈市到月上柳梢,光線從明變暗,兩人約定的時間又是“黃昏”這一落日西斜、素來惹人愁思的時刻,皆暗示詞作中戀人的情感故事會朝着悲劇發展。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日?

01

元宵節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指的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也稱上元節。出自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意思是: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後同敘衷腸。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歐陽修著名的一句詩句,寫的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時間爲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該句詩出自宋代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全詩是: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意思是: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花市燈光像白天一樣雪亮。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後同敘衷腸。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光與燈光同去年一樣。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淚珠兒不覺溼透衣裳。

此詞言語淺近,情調哀婉,用“去年元夜”與“今年元夜”兩幅元夜圖景,展現相同節日裏的不同情思,彷彿影視中的蒙太奇效果,將不同時空的場景貫穿起來,寫出一位女子悲慼的愛情故事。上閿描繪“去年元夜時”女主人公與情郎同逛燈市的歡樂情景。“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起首兩句寫去年元宵夜的盛況美景,大街上熱鬧非凡,夜晚的花燈通明,彷彿白晝般明亮。“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女主人公追憶與情郎月下約定的甜蜜情景,情人間互訴衷情的溫馨幸福溢於紙上。從如晝燈市到月上柳梢,光線從明變暗,兩人約定的時間又是“黃昏”這一落日西斜、素來惹人愁思的時刻,皆暗示女主人公的情感故事會朝着悲劇發展。

下闋寫“今年元夜時”女主人公孤獨一人面對圓月花燈的情景。“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一年過去,眼前的景象與去年沒有兩樣,圓月仍然高掛夜空,花燈仍然明亮如晝,但是去年甜蜜幸福的時光已然不再,女主人公心裏只有無限相思之苦。之所以傷感,是因爲“不見去年人”,往日的山盟海誓早已被戀人拋諸腦後,如今物是人非,不禁悲上心頭。令人肝腸寸斷的相思化作行行清淚、浸溼衣衫。“淚滿春衫袖”一句是點題句,將女主人公的情緒完全宣泄出來,飽含辛酸蘊藏無奈,更有無邊無際的苦痛。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

所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即是說月亮黃昏已經升起來了,那就應該是滿月了. 滿月的特點是與太陽此升彼落,出現在黃昏,消失在清晨!

在這首歐陽修的詩中是元宵節,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歐陽修描寫元宵夜情侶們相會的詞句成爲千古絕唱。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着重要的推動意義。

元宵,原意爲"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演化爲"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爲世代相沿的習俗。

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