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亦何哀,死亦何苦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7.17K

生亦何哀,死亦何苦意思是:生又有什麼值得高興呢,死又有什麼可痛苦的呢?表示有時生並不一定就是快樂的, 死也不一定是痛苦的。告誡人們要有一種淡定的心態,平淡的生活,功利心不要太強。生亦何歡,死亦何苦”這句話出自莊子與莊學後學。

生亦何哀,死亦何苦意思

擴展資料:

莊子的思想包含着樸素辯證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無爲”,認爲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他認爲“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有封”(即“道”是無界限差別的),屬主觀唯心主義體系。主張“無爲”,放棄一切妄爲。認爲一切事物的本質雖然有着千差萬別的特點,但其“一”本同,安時處順,逍遙無待,窮天理、盡道性,以至於命。在政治上主張“無爲而治”,反對一切社會制度,擯棄一切假慈、假仁,假意等大僞。

至樂題解:

“至樂”是首句中的兩個字,意思是最大的快樂。人生在世什麼是最大的快樂呢?人應怎樣對待生和死呢?篇文的內容就在於討論、回答這樣的問題。

1、全文自然分成七個部分。第一部分至“人也孰能得無爲哉”,連續五句提問後,列舉並逐一批評了世人對苦和樂的看法,指出從來就沒有什麼真正的快樂,所謂“至樂”也就是“無樂”。

2、第二部分至“故止也”,寫莊子妻子死時鼓盆而歌的故事,借莊子的口指出人的死生乃是氣的聚合與流散,猶如四季的更替。

3、第三部分至“我又何惡焉”,指出“死生如晝夜”,人只能順應這一自然變化。

4、第四部分至“復爲人間之勞乎”,借髑髏之口寫出人生在世的拘累和勞苦。

5、第五部分至“是之謂條達而福持”,借孔子之口講述一個寓言故事,指出人爲的強求只能造下災禍,一切都得任其自然。

6、第六部分至“予果歡乎”,指出人的死生都不足以憂愁與歡樂。

7、餘下爲第七部分,寫物種的演變,這一演變的過程當然是不科學的,沒有根據的,其目的在於說明萬物從“機”產生,又回到“機”,人也不例外;從而照應了首段,人生在世無所謂“至樂”,人的死與生也只是一種自然的變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