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1.66W
的意思

卒章顯志,是指在文章結尾時,用一兩句話點明中心、主題的寫作手法。“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題、中心。

1、這是一種常見的寫作方法,恰當運用這種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結構美,有“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

2、卒章顯志是立意手法之一。

3、唐代傑出的現實主義大詩人白居易在《新樂府序》中說:“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

4、”在文章結束時,作者將要表露的胸懷、志向很自然地說出來,給人一種鼓舞和向上的力量

5、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就是運用這種手法的典範。

6、開頭先說寫文章的緣由,再概括地描寫巴陵勝景,然後再詳細描寫兩景兩情,最後以議論帶抒情的方法收筆,突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主題。

7、文章題目雖是“岳陽樓記”,但不僅是記敘、說明,而又狀景、抒情。

8、在抒情的基礎上,筆鋒一轉,寫出對“古仁人之心”的求索,以“卒章顯志”作結,一下子把文章提到一個很高的境界。

9、擴展資料寫作方法屬於藝術表現方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

10、也叫表現手法,是指在文學創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運用的各種具體方法和技巧。

11、常見的有:懸念,照應,想象,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首尾呼應、襯托對比、託物言志、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啓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實寫與虛寫,託物寓意、詠物抒情等。

12、託物言志託物言志就是通過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現自己的志向和意願。

13、託物言志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一種表現手法。

14、所謂託物言志,也稱寄意於物,是指詩人運用象徵或起興等手法,通過描摹客觀上事物的某一個方面的特徵來表達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15、欲揚先抑在作文中,採用這種手法,先表達對所描寫的事物或人的不滿之情。

16、然後,一般來說,總是在一兩件小事中,突然轉變了看法。

17、但在轉變過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18、這種手法的好處是,能夠很好的表達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節多變,形成波瀾起伏,造成鮮明對比,容易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19、借景抒情借景抒情不同於託物言志。

20、是指作者帶着強烈的主觀感情去描寫客觀景物,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表達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21、通過景物來抒情,是一種寫作手法。

22、它的特點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23、在文章中只寫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寫代替感情抒發,也就是王國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

24、對比對比,是把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的表現手法。

25、對比是把對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較,讓讀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

27、就是把事物、現象和過程中矛盾的雙方,安置在一定條件下,使之集中在一個完整的藝術統一體中,形成相輔相成的比照和呼應關係。

28、運用這種手法,有利於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徵,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

29、前後照應指文章中的前伏或交代與後文相照應。

30、如魯迅的《爲了忘卻的記念》開頭說:“我早已想寫—點文字,來記念幾個青年的作家。

31、這並非爲了別的,只因爲兩年以來,悲憤總時時來襲擊我的心,至今沒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搖,將悲哀擺脫,給自己輕鬆一下,照直說,就是我倒要將他們忘卻了。

33、後文有許多地方與這段文字相照應。

34、這些前呼後應的文字,不僅使文章結構嚴密無隙,而且反覆嘆詠,強化了感情表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