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狗是什麼意思啊

來源:趣味百科館 1.05W
芻狗是什麼意思啊

芻狗: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們重視的祭品,但用過以後即被丟棄。後引用以喻微賤無用的事物或言論。

《莊子·天運》載: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牲畜,因爲用不起豬、牛、羊等大的牲畜。隨着社會風氣的演變,人們漸漸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隻狗形來代替,就相當於後來在拜祀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芻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典出《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tuó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譯文:

天地是無私的,它沒有偏頗,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是無私的,也同樣像對待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老子表述了自己無神論的思想傾向,否定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觀點。他認爲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沒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對自然界萬事萬物不會產生任何作用,因爲萬物在天地之間依照自身的自然規律變化發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二是老子又談到無爲”的社會政治思想,是這對前四章內容的進一步發揮。他認爲,作爲聖人——理想的統治者,應當是遵循自然規律,採取無爲之治,任憑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會採取干預的態度和措施。

熱門標籤